对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5号提案的答复

2023-05-23 09:54 来源: 镇海区住房和建设交通局
字号:
分享:
领衔人 潘意军
建议内容

一、案由

宁波帮博物馆和宁波帮文化公园坐落于甬江科创区核心区,处于镇海城市会客厅和接轨宁波中心城区的核心区的独特区位,是庄市片区和镇海文脉融汇和绿环交织的关键节点,联结庄市老街、宁波帮博物馆、海丝文化的汇合点,承担传扬继承“宁波帮”发源地的创业创新精神的重要功能,也是庄市片区绿环交织公共活动空间带的重要部分,处于以绿轴体育公园、1688新青年创业广场、同心湖公园、宁波帮博物馆、宁波帮文化公园的文化休闲带和串联甬江景观游憩带的重要节点,处于甬江科创区科学的港中心地带。现状宁波帮文化公园和宁波帮博物馆建设于“十五”时期,分别建成于2007年和2009年,距今已有14年和16年,是庄市街道和科学港的重要公共活动空间。宁波帮博物馆虽然是公共博物馆,现在还是栅栏封闭,宁波帮公园投用16年来,中间虽然有零敲碎打的修修补补,但是整体的环境与品质偏低,与同处庄市街道的绿轴体育公园形成极大反差、人可罗雀,与文化公园的地位存在极大差距。

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推动“港产城文”融合发展。我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新材料科创策源地、宜居宜业宜学福地,奋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品质之城。为积极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高水平高质量推进甬江两岸开发建设”工作部署,经过历史一年半的编制,2022年10月《宁波甬江科创区规划》正式发布,作为作为党的二十大之后市委市政府发布的首个重大规划,甬江科创区是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的科技创新型重点片区,是宁波落实国家战略,推进十四次党代会“六大变革”、“六个之都”的核心抓手,科创区的建设对未来宁波和我区提升创新策源力、区域竞争力、人才吸引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重大意义,将助力宁波和我区城市发展迈向新高度。

《宁波甬江科创区规划》我区被赋予重要定位,197平方公里的规划总面积中,我区占比近4成,是涉及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在“一区四港多组团”空间格局中,我区包括围绕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的“科学港”和围绕国际交流和青年创新的“青创港”。可以说,我区处于甬江科创区规划的核心区域,而庄市街道又居于核心中的核心,庄市街道承载了科研和商帮文化两大定位,同时也是科创区人才居住的最核心片区,片区内是全市乃至浙东片区创新浓度最深厚的区域,集聚了宁波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一大批战略科技力量,同时承载了宁波科创重任的甬江实验室和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均已开工并加快实施。近年来,庄市片区的城市品质已经有了较大提升,但离宁波科创区核心区和科学港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其中非常突出的一方面就是公共活动空间的品质不高,存在较大的短板,其中又以宁波帮博物馆和宁波帮公园片区的差距为甚,宁波帮文化公园和宁波帮博物馆居于庄市片区核心区影响了庄市片区的整体品质。实施宁波帮公园改造和宁波帮博物馆周边环境整体提升工程,将该项目列入镇海区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工程项目刻不容缓。

图一:甬江科创区规划空间结构图

二、存在问题

(一)与甬江科创区核心区重要公共空间的规划定位差距大,不符合宁波“六个之都”和我区“品质之城”建设要求。

一是与甬江科创区重要公共空间的规划定位差距大。公园和博物馆位于科创走廊中官路科创策源线、科创区文化休闲带和串联甬江景观游憩带上,区位及风貌价值高,但未能与科创区重要公共空间的定位相衔接,区块功能单一、部分空间封闭割裂,难以融入创新生态系统,区位价值与现状情况差距大。

二是与庄市镇海城市会客厅的功能定位不符。公园和博物馆位于科创区核心区,紧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宁波大学、甬江实验室等,该区块定位强调科学港功能。周边科研人员、学生群体、居民区的生活及休闲需求,现有公园和博物馆封闭的功能定位难以响应周边老百姓的休闲健身需求。

(二)整体功能不全、品质偏低,与品质之城建设和老百姓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要求差距大。。

一是功能不全。由于建成年代较久,定位单一,且园内设施较为老旧。园内绿植品种匮乏,景观缺乏季象变化,品质风貌处于洼地,缺少健身休闲功能,难以满足老百姓游憩需要。

二是空间差距大。公园占地9.5万平方米,博物馆占地7.5万平方米。但空间使用效率低下、布局混杂,宁波帮博物院的栅栏将周边老百姓拒之门外、空间割裂,难以满足公共配套改造需要,与周边区域缺乏互动。

三、建议

建议结合甬江科创区的建设,以及镇海区城市会客厅的打造,实施宁波帮公园改造和宁波帮博物馆周边环境整体提升工程项目,并将该项目列入镇海区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工程项目,通过系统谋划和周边资源统筹,擦亮镇海城市会客厅和商帮文化品牌。

(一)打造新型博物馆+文化公园,成为甬江科创区的“精特亮”工程。结合甬江科创区规划及地块周边战略布局,明确公园和博物馆在甬江科创区的功能定位,强化其文化属性的同时增加其科创和休闲健身属性,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与周边区域定位相协调,打造成为集研创服务、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未来消费于一体的新型博物馆+文化公园,成为甬江科创区的“精特亮”工程。

(二)结合滨水空间、道路街边绿化造城市绿道系统,打造科创区城市会客厅新亮点。一是补齐景观品质的基础短板,美化环境,丰富绿植品种,增加色彩变化,增添视觉美感;二是增加公园公共配套设施,按照功能复合、场景营造、产业融合的“公园+”模式,融合叠加生态、创新、生活场景,从传统的感官体验转向内容体验。兼顾科研人群、居住人群,依托高品质的空间打造城市客厅新亮点;三是拆除宁波帮博物馆栅栏,结合滨水空间、道路街边绿化造城市绿道系统,形成开放空间体系,打造新型博物馆+文化公园,增加周边居民游憩空间,提高区域品质。

(三)以绣花功夫抓好精细化管理,打造精致公共空间和活力单元。一是重视公园和博物馆养护工作。由专业团队进行日常养护管理,实施高标准、精细化的养护工作,确保公园“常绿常新”,设施状态良好;二是强化监管责任。建立责任清单,明确责任部门,落实监管主体责任人,形成工作台账。共同保障靓丽、整洁、有序、舒适的公园环境,推动公园品质持续提升,激发公园长久的“生命力”。

主办单位 区住房和建设交通局
答复意见

潘意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宁波帮公园改造和宁波帮博物馆周边环境整体提升工程的建议”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宁波帮文化公园和宁波帮博物馆坐落于甬江科创核心区,地处镇海区城市会客厅的中轴线上,紧邻风华路、中官路、思源路、归源路,串联甬江品质岸线及精特亮科创策源线,周边有轨道交通2号线和5号线,是展现宁波商帮精神的重要窗口。

但诚如您在建议中所述,宁波帮文化公园于2007年建成,宁波帮博物馆于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至今已有十几年,其规划定位、设施配套、使用功能等已经与周边区域发展难以匹配,园区内存在的水质较差、公园内涝、植物老化、设施陈旧等问题也难以通过养护小修等方式更新解决。为此,我局已对园区现状进行摸排,并开始策划改造提升方案,拟从以下几方面对宁波帮文化公园及宁波帮博物馆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提升。

一、历史文化传承。由南往北将宁波帮文化公园划分为前浪商帮文化区、云涌中心活动区、新潮甬现文化区三大主题景观空间,保留修复公园的记忆点,新增综合建筑、空中连廊、文化景墙、健身步道、互动装置等配套设施,以多点的方式将艺术、民俗、娱乐、健康、文化等内容融入景观之中,为新时代商帮精神宣新赋能。

二、功能匹配。通过打造“多维立体步道”、“多元功能复合”,以生态基础设施优化创新空间组织,打造甬江活力带,创造优质交流空间,将宁波帮文化公园建设成为集研创服务、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未来消费为一体的新型文化公园。

三、交通布局。公园内部以慢行通道为主,通过休闲步道、空中连廊链接各个景点;地面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满足地面非机动车停车的需求;新建地下停车场,满足入园游客停车需求,同时缓解毓秀路交通压力。公园外部通过地下人行通道穿过中官路衔接博物馆南侧空旷地块,为进一步打通与博物馆的互联互通创造条件;通过空中连廊连接宁大学生村,保障行人安全畅行;利用风华路现状涵洞作为下穿滨水步道与甬江科创大走廊连接。

四、水系梳理。利用公园南北侧闸门,使公园内部水系自成系统。利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修复等技术,对水系进行净化。

五、智慧管理。开展智慧公园试点建设,通过智能公厕、智能停车、智能安防、智能清洁、智能监控等方式,降低人工成本,降低水耗电耗,提高公园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

通过提升,力争使宁波帮文化公园和宁波帮博物馆成为新时代汇聚宁波帮历史、延展宁波商帮精神、激活甬江科创区、展示镇海地域风貌特色的城市迎客厅。

目前我局已完成宁波帮文化公园初步方案设计,后续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统筹安排,适时启动。

感谢您对城市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并请继续予以关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