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58773/2023-201333 | 主题分类: | 司法 |
成文日期: | 2023-03-27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区司法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镇海区司法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2年度,镇海区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大局,不断增强司法行政履职成效,形成全面依法治区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态势。2022年,区依法治区办被评为全省依法治理创建活动成绩突出集体,“银辉”人民调解品牌被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授予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项目,九龙湖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九龙湖司法所获评省级“枫桥式”司法所,“永和”调解工作室获评省级金牌调解工作室。
一、三级联动,法治建设同频一体推进
一是高标准建设法治镇海。健全法治工作机制,修订完善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名单,统筹召开十五届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法治镇海建设重点工作》,法治镇海建设年度重点任务层层压实;组织实施“法助共富、法护平安”专项行动,督促法治镇海建设六大抓手牵头单位形成各实施方案;做好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项目培育,完成“一规划两纲要”配套实施文件;举办全区领导干部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班,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对全区60家单位开展法治督察,全面推动全区法治工作。
二是高质量建设法治乡镇(街道)。印发《中共宁波市镇海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进乡镇(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九龙湖镇、骆驼街道乡镇(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乡镇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全年各镇(街道)审查规范性文件、行政合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等共计2174件;举办镇(街道)执法人员考试专场3次,镇(街道)持证人员数量由去年底的37人增长至目前的333人,为区综合执法局下沉至6个镇(街道)工作的91名执法人员快速办理双执法主体执法证,有效充实镇(街道)的执法力量。九龙湖司法所获评省级“枫桥式”司法所,全区市级以上所建设率达到60%。
三是高水平打造法治乡村。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村1家、省级5家、市级7家,省级以上民主法治村覆盖率达到34%,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达标覆盖率87%,在全市率先完成两年倍增计划;加强“法治明白人”培育,全区每个行政村(社区)均配有5名以上法律明白人;做好村级事务合法性审查前置机制,探索建立法律顾问参与合法性审查制度,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合法性审查完成率达70%以上。
二、积极作为,法治政府建设提升效能
一是规范政府行政。以提高政府依法决策能力为目标,常态化开展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落实政府常务会议议题法制审核全覆盖,2022年以来审查行政合同20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14件、监管事项569项、执法事项504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项目补偿方案论证及风险评估9件、公共政策文件健康影响评审7件;编制年度《镇海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纳入区政府层面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8个,部门层面6个,镇(街道)层面7个;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管理,全年审查以区政府(办)名义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22件,对部门及镇(街道)制发的8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推进不合法文件的修订和废止,对2004年以来出台的10个涉及农村宅基地政策的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经多次论证修改审查,新的宅基地政策已于10月份出台;开展对《宁波市依法规范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补偿安置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等25件立法项目进行意见征集。
二是严格行政执法。在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上下功夫、想办法。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督促区内26家行政执法部门和6个镇街道完成各部门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组织浙江省统一行政处罚办案系统统一培训,不断提升处罚办案系统应用率,2022年以来,我区通过省统一行政处罚平台共录入相关处罚案件1924件,整体应用率为100%;主动服务全区拆迁拆违等重点工作,多次参加征收拆迁联席会议例会、参与区府办依申请公开答复、信访听证事项终结备案审查会等,为各部门提出法律意见,积极化解相关矛盾纠纷;浙江同璟律师事务所专队服务市重点工程甬江理工大学筹建地拆迁工作,浙江雄镇律师事务所为澥浦镇炼化一体化重点工程提供法律帮助等。
三是持续推进行政复议工作。全年行政复议发案量112件,全区行政诉讼案件55件,行政复议与诉讼“案件比”超过2.0,列全市第一,复议调撤率54.76%,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行政复议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截至目前,新收行政复议案件11件,区政府行政应诉9件。深化行政复议申请基层服务点工作,加强行政复议案件实质性化解,每个司法所设立1个服务点,设立至今共接待复议咨询86人次,初审申请材料9件,参与案件办理9件,协助行政争议协调化解7件;完善行政争议化解机制建设,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对2021年以来行政复议败议案件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进行全面梳理,向相关单位制发执法监督建议书5件,要求其依法予以调查处置,并将调查处置结果形成书面报告。
三、法治惠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优化
一是律师行业高质发展。深化行业人才培育,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镇海区律师行业和专业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针对高层次人才和在高端创新领域律所提出重点扶持举措,2022年至今引进3家律师事务所,目前我区共有律师事务所10家、专兼职律师116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5%和23%;律师事务所创收较去年同期增长35%。专职律师人数突破百人,律师万人比从2.8提升至3.4,完成2022年度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目标指标。
二是普法形式不断更新。落实普法责任制,年初印发年度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实施要点,明确重点普法项目,实施挂图作战;开展“法助共富 法护平安”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70余次,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受教育人数达13万余人次;依托九龙湖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九龙湖法治文化馆、九龙湖宪法公园、法治游步道、法治农家院等法治文化旅游精品路线。九龙湖村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炼化小学被评为首批省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涉外普法工作室被纳入市普法创新推进项目。
三是优化法律服务机制。全省率先推出法律援助前置告知制度,升级“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制定《法律援助业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业务管理,提升法律援助群众知晓率。全年区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来电来访咨询12218人次,受理法援案件共358件,挽回经济损失达1004.8万元,开展法律帮助634件;组织律师团队定期到7个商会提供法律服务,常态化开展企业法治体检530余家,帮助提供法律帮助1047次,全面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四、压实责任,维稳安保坚守防线
一是安保任务周密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护航、法助共富”“除险保安、护航二十大”等文件精神,把维稳安保作为重大政治来抓,成立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做到“六个全力以赴”: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确保重点人群、重点监管场所安全、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全社会安全和系统自身安全,维稳安保总体平稳有序。
二是重点人员依法管控。深入开展社区矫正队伍纪律作风、执法规范化提升年、“三整三查”专项活动,目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267人,无脱漏管、无严重再犯罪情况发生;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引进社会组织开展矫正对象线上教育和各主题修心教育活动;落实刑满释放安置帮教人员“四色”分类管理,全区共有刑释解矫列管对象488人,其中红码11人,橙码33人,黄码7人,绿码437人;完成远程视频帮教中心8个点位建设,2022年以来,开展远程视频会见69次,协助公安、公证、检察院、法院开展远程视频提审、开庭32次。
三是矛盾化解提质提效。大力推进矛盾纠纷化解,编印《2019-2022镇海区人民调解优秀案例选编》;成立区级流动调解专家团队、区启航商事调解中心,推行“一品一律师”模式,成立镇(街)级“品牌+律师”人民调解团队,深入推进区“银辉”调解志愿服务团建设,积极打造“诚悦”“喜悦”“心悦”系列综合性调解品牌,推进政府购买人民调解服务。2022年全区共受理矛盾纠纷12466件,调处成功率99.8%,涉及金额28833.37万元。
四是改革创新有序推进。推进部级“智慧矫正中心”创建,积极谋划打造“智慧矫正”执法音视频管理系统,新的社区矫正中心于2022年8月投入使用,并通过省厅检查验收;推进“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应用试点项目工作,配合做好“乡镇街道合法性数智审查应用”第二阶段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