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0662/2023-201339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成文日期: 2023-03-24 体裁分类: 公告
发布机构: 招宝山街道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招宝山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3-03-24 16:16 来源:招宝山街道
字号:
分享: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面对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经济下行压力陡增的严峻考验,招宝山街道(物流枢纽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执行“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打造面向全球的江海门户、外联内畅的科创实践区、书香人文的魅力古城区”的目标定位,克难攻坚、勇毅前行,办成了一些实事,推动了一些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要事,实现辖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效。全年实现税收9.4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22.49亿元,增速居各镇街第一;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9亿元,增速居各镇街第三;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其他营利性净服务业收入、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等优势指标实现稳步增长。具体来说,有四方面成效:

一是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编制完成街道新一轮产业规划,围绕“现代贸易物流+高端制造”的产业定位,聚集发展“专精特新”,招宝磁业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加速项目建设,实现传化宁波供应链中心、LCP甬川聚嘉项目二期竣工投产。完成天衡制药搬迁改造项目主体建设,多个药剂进入GNP认证阶段。开工建设招宝磁业增资扩建、招宝智能产业园等项目,推动氢氧化镍项目正式落地,招宝制造谷、傲普储能等项目建设推进顺利。加强要素保障,整备1350余亩低效用地,清退高耗低效企业8家,盘活闲置厂房22390平方米。顶格兑现各类政策奖励9361万元,惠及市场主体675家。发行专项债项目4个,到位债券资金6.83亿元,位居全区乡镇街道第一。申请中长期贷款、贴息贷款、政策性基金项目5个,获批授信72.35亿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累计新注册企业457家,注册资金合计37.7亿元。首次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实际利用外资实现零的突破,引进服务业项目100余个,储备华大机械、格林美孚、磁编码器等一批优质项目。

二是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更新迈出坚实步伐,制定城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成功入选国家城市更新试点示范区域。老旧小区片区化改造开工率100%,四个片区完成改造。新增加装电梯7台,数量全区第一。建立健全旧改后续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宁波首例片区化物业管理项目成功入驻。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后海塘基础设施提升一期工程、产业园配套保障性租赁用房项目完成开工任务,招宝山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进度超前,张鑑碶拆迁安置房、西门公园停车场、远一路下穿铁路等项目有序推进,城西片区养老中心主体完工,城河路苗圃路至南大街段全面完工,2号线二期后通段开通运营。高质量开展“精特亮”创建,完成红色薪火传承精品线验收及特色街区文化广场改扩建工程。完成区定9个地块年度清零任务,清零率100%,居全区第一。完成“三改一拆”10.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三是共富共享基础不断夯实。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在全区率先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总浦桥、白龙2个社区获评省级未来社区,西门、车站路、顺隆、后大街、张鑑碶、城东等6个社区入选浙江省第五批和第六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单。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试点推进“强社惠民”集成改革,通过盘活利用闲置国有房产、回购改造空置场地等方式,建成38个全龄共享空间,新增普惠托位140个,2个“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入选首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名单,创新众筹互助养老模式入选省级共富最佳实践。坚持把有限财力向民生倾斜,区、街道两级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宝山幼儿园获评浙江省现代化学校。推进示范型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政务服务事项办件量全区第一。守护居民健康,新冠疫苗接种率超全区平均水平。着力促进全民精神富有,打造全省首个15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圈,高质量举办宋韵、书香等主题文化节庆活动50场,常态化组织开展惠民活动630场。

四是安全稳定底线不断筑牢。圆满完成二十大维稳安保任务。开展除险保安“百日攻坚”行动,完成省政府挂牌的6个重点隐患问题整改工作,重点推进燃气隐患专项治理,从源头上提升居民燃气安全水平,街道风险管控指数位居全市第一。积极调处化解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全年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40件,成功率99.7%,交办的11件信访积案全部清零。健全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招宝山派出所获评全省模范公安基层单位。挂牌成立招宝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启动“大综合一体化”指挥中心建设,顺利承接504项首批基层赋权事项,推动基层治理“看得见、管得着、管得好”。积极推进“数字赋能社区治理”探索实践,通过省级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验收,《数字赋能居民自治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索》实验创新获评优秀。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是落实省市区党代会部署、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招宝山街道(物流枢纽港)将2023年作为招宝山全域振兴的“争先进位”之年。新的一年,招宝山街道(物流枢纽港)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上级决策部署要求,纵深推进招宝山建设五年行动计划,以实干挑起重担,以实招应对挑战,以实效回应期待,确保交出过硬答卷。

1.凝心聚力推动产业提级争先。把“项目的招引、落地和服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高质量的产业和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发展导向,打好招商“组合拳”,突出发展服务贸易、新材料等产业,建立从意向到签约、落地、开工、建设的“一条龙”服务保障机制,全年力争新招引企业(项目)400个以上,其中重点项目不少于10个,培育形成以物产中大、厦门建发、睿华国际为代表的百亿级大宗商品贸易平台集群,以甬川聚嘉为代表的新材料制造集群,以天衡制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集群,以招宝磁业为代表的磁性材料集群。全力攻坚项目投资,绘制“鱼骨图”,推行专班化,确保天衡制药、LCP二期、宝盈供应链等项目按期投产,完成固定投资26亿元。突出“人、财、地”三大关键要素,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做好精准保障。大力实施人才集结工程,力争申报各级人才项目不少于60个,其中国家级不少于8个。积极运用开发性金融工具,高质量谋划专项债项目,最大限度破除资金制约。狠抓“腾笼换鸟”,积极盘活金属园区、煤炭市场等土地资源,统筹工业园区厂房和配套商务楼宇,力争全年整备产业用地300亩以上,腾挪优质办公用地20000平方米以上。

2.凝心聚力推动城市提质争先。始终秉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实现更大突破。加快空间腾挪,完成征迁11.05万平方米,系统推进产城融合带开发建设。按照基础设施先行原则,开工建设生态湿地二期、镇港北路一期等项目,加快推进远一路下穿铁路、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项目,竣工投用全民健身中心、后海塘基础设施提升一期等项目,启动中心小学迁建、商务办公等项目。持续推进城市更新,编制完成招宝山老城更新落地方案,集中力量开展历史建筑活化、传统街道打造、文化品牌塑形、基础设施提升四大行动,塑造“江海门户,书香智城”风貌特色,打造新时代富春山居图省级样板。高水平推进现代社区建设,全域联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未来社区建设,推广实施“大物业”管理模式,高标准打造两个省级星级城市社区综合体,构建形成舒适便捷、全域覆盖、层级叠加的生活圈服务体系。

3.凝心聚力推动服务提档争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动公共服务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跃升。精细推进“老有所养”。投用西片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探索“医养+服务”嵌入式养老模式,形成街道级居家养老中心医养结合的镇海模板。推出特殊老人持续照护计划,更大力度实施家庭照护床位,长期护理险、认知障碍照护等个性化、定制化项目。打造“三方联动”助餐养老服务场景,探索“安心养”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独居老人幸福指数。精心优化托幼供给。制定学前教育专项规划,谋划托育服务行动计划,构建“5+X”多元化普惠性办托体系。全市率先推进全域幼托一体园办园模式,推动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0-3岁早期教育延伸。精准保障同享共富。进一步提升困难家庭帮扶效率,实现救助“一件事”惠民联办率、困难群众探访关爱率、“幸福清单”送达率三个100%。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和儿童服务管理机构建设,新建街道级未成年人保护站1家,实现社区“儿童主任”全覆盖。

4.凝心聚力推动治理提效争先。坚持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不断提升现代化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守牢平安稳定底线,聚焦老旧小区燃气、建筑施工、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常态化抓实各类风险隐患排查清零。持续加大电信诈骗等各类刑事案件侦破力度,坚决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夯实基层治理网格,优化完善全链条管理机制,推动网格治理协同有力、高效运转。扎实开展信访突出问题集中治理专项行动,确保简单问题不发酵、一般问题不传导。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充分运用基层智治系统,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建成街道综合执法指挥办公中心,积极推进“枫桥式执法中队”创建工作。理顺区、街道两级公用设施运维机制,完成相关设施管理权移交工作,重点做好文化广场及周边设施的养护管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突出人民主体地位,以“家人治家”为特色迭代升级全域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示范化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做强各类民主参与平台,更好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5.凝心聚力推动文化提振争先。坚持以文化升华增强文化自信,围绕讲好故事,展好形象,不断提升招宝山全域的吸引力和美誉度。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年确保在省级以上媒体上展播招宝山的信息不少于100篇次。推进“信息到家”工程,全年发布群众关心的热点要点信息不少于36期。扎实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常态化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少于150次,其中特色亮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10次以上。深入推进城市记忆工程,探索文物、历史建筑等文化遗存活化利用机制,打造城市形象IP,编纂招宝山城市记忆文册,以产业化思路推进文化事业大发展。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持续推进“七个周边、三路两侧、十小行业”整治,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管、用、育“全周期”管理建设。

6.凝心聚力推动队伍提素争先。把握人这一干事创业的最关键因素,坚持实干“争先”、从严“治身”,着力打造一支“静下能想、坐下能写、站起能干、冲锋能成”的招宝山铁军队伍。完善锻炼培养机制,持续深化鳌柱英才“3334”培养工程,畅通多岗位锻炼渠道,搭建成长赛马平台,展示实战练兵行动,助推青年干部全面发展、快速成长。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树立正确任选导向,真正把敢担当、守规矩、善攻坚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优化完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着力解决干部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问题。完善严管厚爱机制,制定完善各类制度机制,开展干部队伍作风集中整顿活动,落实落细关心关爱举措,最大限度调动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