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83974236/2023-201364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成文日期: | 2023-03-24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区商务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镇海区商务局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区商务局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执行三个“一号工程”和“三商”攻坚行动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工作任务,全力履行好经济发展、行业管理、民生服务主体主责,着力提升参谋助手、高效实干、团结协作的能力,打造一支用实干实绩实效诠释忠诚担当的商务铁军。
一、鼓足干劲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围绕8个主要经济指标、12个主要业务指标、14个主要党务指标,用数字说话,努力实现争先创优进位。
主要经济指标:市对区争优指标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5%,进出口总额保持全国占比不下降;GDP支撑性指标中,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0%,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0%,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5%,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5%,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8%,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同比增长5%。
主要业务工作指标:发放4期以上消费券,举办大型商贸节庆活动2场以上,积极创建特色街区4条,争创市级一刻钟便民圈试点1个;加快电商主体发展,宁波综试区平台新增入库企业25家,培育创建10家直播式共富工坊,开展电商领域各类培训15次;完成商贸行业第三方辅助性检查3700家次,完成加油站、重点餐饮、宾馆等商贸企业检查300家次,做到重点行业全覆盖,非重点行业双随机监管;做好夏秋淡季和今冬明春两季青菜种植面积储备650亩,储备生猪活体3000头、冻猪肉100吨、大豆原料30吨,完成方便面、矿泉水、饼干和白糖四种生活必需品储备。
主要党务工作指标:党组研究党建工作不少于2次,研究意识形态工作不少于2次,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及政治生态环境建设状况不少于2次,研究人才工作不少于2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不少于15次,老干部通报会不少于2次。开展党员大会不少于4次,支委会不少于12次,党课学习不少于12次,主题党日活动不少于12次,周二夜学不少于30次。扎实做好疗休养活动服务工作,组织基层工会活动不少于6次,开展法定节日慰问不少于4次。
二、凝心聚力共促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围绕促消费、“地瓜经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安全生产、民生保障5方面,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更高标准更过硬举措推动商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1.着力招大引强,提升发展规模。一是招商引贸做大规模。积极协同探索保税仓储“同罐共储”模式,提高保税仓储罐的利用率,吸引进口企业落户,促进镇海进口规模提升。高效运营以液化品、氢氧化镍新能源产品为主的仓储物流中心,做大做强功能区。二是推动大宗商贸扩容升级。推动厦门建发大宗商品供应链贸易项目等重点项目落地;做好海港贸易、慧谷物产等跟踪服务。巩固物流枢纽港交易中心作用,培育扶持示范企业,尝试开拓海外市场,构建内外贸生态圈。三是加大品牌招引力度。谋划汽车4S产业园,依托全区可用土地及楼宇空间引进高端品牌及新能源汽车。积极引进商贸总部、高端酒店、中高端连锁等项目,提升现有商圈商业能级。
2.促进消费升级,做好民生保障。一是扎实推进特色商圈建设。推动郑氏十七房明清街区焕发活力,同心湖核心商圈提档升级,培育1-2个集文化、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消费新地标。加快蛟北商业邻里中心、骆驼万科商业中心建设升级。谋划推进1-2个一刻钟便民圈市级试点社区,提升商贸惠民便民水平。二是全力做好促消费工作。整合全局资源,谋划系列活动,利用传统假期以节促市谋划购物节活动,组织开展消费促进、商文旅消费、展销展览等活动。三是积极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统筹创建智慧商圈、示范商店,着力提升城市、农村消费。创新“互联网+消费”模式,鼓励小6、润合商贸等电商企业通过业务合作等方式推进传统批发零售企业转型升级,探索建立新零售标杆店试点。以慧谷、萌恒数字经济产业园直播基地为基础,整合资源形成直播产业带,推动直播经济发展。四是做实做细菜篮子应急保障。加强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完善菜篮子保障供应运行机制,确保菜篮子市场平稳运行。继续实施生活必需品、冻猪肉和生猪活体应急储备,提高预防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物资保障能力。
3.精细统筹谋划,健全发展机制。一是提升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作用。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在全区服务业政策出台、重大项目落地、重大园区建设等方面强化统筹协调职能。二是在建立大服务业统筹基础上,推进服务业发展各项任务落实。逐步建立健全服务业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组建重点项目攻坚小组,建立1+2+N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任务落实例会、考核、通报制度,将指标推进、项目招引等内容纳入重点督办事项,每月或每季度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三是提升谋划研究能力。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分析,编制甬江科创区镇海片、镇海老城枢纽港城片区、镇海新城核心商务片、北部生态旅游休闲片区四大片区服务业产业发展研究;做好产城融合启动区(1890)、团桥“一河两街”、蛟川检验检测集聚园、逸夫路商贸地块、光明村区块汽车4S店集聚街区、后海塘B保物流中心等重点服务业项目规划前期工作。四是加大扶企助企支持力度。全面贯彻落实服务业大会精神,系统梳理、调整各类服务业政策,最大限度利用好现有政策资金“盘子”。继续研究推出一批“干货”政策和“硬货”措施,进一步激发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优惠开放的营商环境。
4.加速产业集聚,提升发展动能。一是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加大对家联科技、博汇化工等重点企业的服务跟踪,促进新项目尽早落地,提升进出口规模。协助镇海海关加快推进镇海港埠公司开拓集装箱业务,提高镇海口岸集装箱吞吐量。二是打造检验检测集聚区。通过腾笼换鸟,打造石化建安检验检测产业园,建成启迪检验检测园,谋划集成电路检验检测产业园,健全检验检测服务体系。谋划蛟川检验检测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打响“镇海检验检测”品牌影响力。三是整合提升电商园区。推动萌恒数字经济产业园、329创业社区、世创产业园等园区提质升级,构建集平台服务、物流仓储、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全产业生态圈。
5.深化主体培育,增强内生动力。一是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支持企业走出去参展洽谈,积极开拓中东欧、“一带一路”新兴市场与国家。发动出口企业参与国内重点展会,培育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组织参加第133届、134届广交会、中东欧博览会、进口博览会等重大经贸展会。二是加速两业融合。做优石化区两业融合工程,加强端口前移,促进企业融合发展。促进英力士、镇洋发展、博汇化工等工业企业剥离商品销售等业务,努力实现生产项目与配套服务项目同落地、同放量。三是提升商贸层级。整合优化城市商业网点,聚焦骆驼、庄市两个片区,加快打造特色商贸集聚区。加强重点商超管理指导,丰富业态创新经营模式,与周边配套商业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格局。
6.厚植新兴动能,布局新兴经济。一是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深入推进跨境电商、离岸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外贸新模式,深化“跨境品牌出海”计划,发挥遨森电商等龙头企业作用加快布局“一站两仓”等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加强外综服平台企业与本土中小微工业企业联系接洽,提高中小微企业出口规模。二是打造特色楼宇经济。着力加强镇海新城-庄市核心商务圈建设,加强产业发展定位和精准招商,发展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聚焦骆驼片区,谋划打造1-2幢商务特色楼宇,集聚专业服务主体,做强高端中介服务。三是着力培育商贸新型消费业态。开展镇海潮购品牌评选互动,做强商贸“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积极培育船老大、溪山行旅等网红品牌。发展夜间消费市场,建设夜间经济集聚“新地标”、“网红打卡地”,带动消费人气。
7.重视行业管理,筑牢安全防线。一是规范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依托第三方辅助性检查机构,规范住宿餐饮、商超、成品油、电商等重点商贸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指导企业检查有规范、隐患有闭环、演练有落实、投入有保障。督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即时闭环整改,同时完善部门抄报制度,切实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推动商贸安全生产数字化。发挥信息化对安全生产保障作用,探索建立商贸安全生产精密智控平台,实现“防、管、控”三大业务功能,创新商贸企业安全监管方式,进一步强化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监管,提高应急处突能力,防范遏制事故发生。
三、党建统领全方位提升履职能力
围绕“党建+”品牌建设,强组织、建队伍、健机制、严作风,高标准打造模范机关、清廉机关、文明机关,高质量打造“四讲四有”商务铁军。
1.强化政治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贯。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龙头作用,积极依托“镇红·云课堂”“周二夜学”等平台,确保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到每个干部,做到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普通干部全员覆盖。二是着力推进“三建争先行动”。对标“模范机关、清廉机关、文明机关”建设争先行动工作方案,抓紧抓实“七张问题清单”,健全抓党建促发展工作机制,打造新时代机关党建高地,逐步推动党建质量跃升。
2.强化廉政建设。一是规范政治生活。完善落实“三重一大”党内议事规则、作风建设、选人用人、源头防腐等制度机制,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规范运行。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廉政建设融入日常工作、提到重要日程,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二是增强风险防控。紧盯关键岗位、重点对象,深入排摸机关廉政风险点,坚决防控廉政风险。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加大制度执行和权力运行监督检查力度。三是抓好内部管理。常态化组织日常教育,加强机关干部日常监管,开展机关作风效能督查、“集中+日常”警示教育、廉政专题学习等,严守纪法规矩,筑牢廉洁防线,推动清廉商务建设。
3.强化组织建设。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推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全面落实落地,将党建品牌建设与中心工作紧密契合,不断增强组织核心战斗力、向心凝聚力。二是强化干部梯队建设。加强后备干部培养,重视年轻干部使用,在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中锻炼后备年轻干部,为后备年轻干部搭建成长平台。三是持续开展“五问五破、五比五先”机关作风建设,对标先进找差距明方向,搭建平台展风采促交流,提升全局干部履职尽责能力。四是发挥老干部余热,定期交流局工作,听取建议意见,做好老干部节日、生病慰问。五是用心用情履行工会职能,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机关建设、服务机关干部等方面积极作为。
4.强化实干攻坚。一是高度重视民主评议机关工作,广泛征求企业意见建议,将整改反馈贯穿评议活动始终,推动各项整改落实见效,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二是深化“三服务”实践活动,完善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加强走访联络频次,依托商务小分队将助企纾困解忧落到实处。三是对标绩效考评文件精神,找准问题差距,研究谋划部署,压紧压实责任,努力实现总量争先、速度进位、发展创优。四是发挥志愿服务队作用。一方面做好余三村结对帮扶工作,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另一方面依托网格化工作机制扎实有效提升商务领域文明素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垃圾分类等,助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