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服务全覆盖 镇海人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心病”
“退休之后感觉人生一下子失去了目标,日常的生活节奏也和以前完全不同,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2月21日,在区心理咨询工作者协会组织的一场心理沙龙上,50岁的盛阿姨跟大家聊起自己最近的烦心事。
当天的心理沙龙活动中,十多位老人围桌而坐,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说出自己的困惑,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一次团体心理辅导。
区心理协会会长赵丽波介绍,人在衰老的过程中,除了要面对由生理变化带来的挑战,还要应对一系列情绪心理问题。“部分老人对心理咨询还存在一定的误解,觉得这是在治疗精神病。”赵丽波表示,每次活动他们都会精心布置现场,营造出活泼温馨的氛围,避免老人产生抵触情绪。“我们就是给老人们提供一个跟同龄人交流的平台,及时发现有情绪问题的老人,这样志愿者就能主动介入。”赵丽波说。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幸福感。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聚焦“心防”工程,依托区心理协会等组织,打通“区—镇街—村社”三级服务平台,在全区7个镇(街道)设置心理咨询服务站,配备12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村社,就近为居民提供心理评估、科普减压、情绪疏导等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心病”。
此外,为了更好地提升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区卫健局通过定期举行技能培训活动,提升服务团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心理服务做好技术保障,同时利用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热线、健康宣教视频等方式,向群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全区各镇(街道)均组建由患者、辅导员、精防医生、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同伴支持小组,让患者互相带动一起克服疾病限制,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更好地回归社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