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重逢“烟火气”:宁大步行街的“食”光记
图为宁大步行街中浓浓的烟火气。
暮色降临,无尽的街灯成就了镇海一道别致的“夜风情”。2月24日,顺着人流来到宁大步行街,在灯火下探寻巷子里的“食”光记。
一条不足百米的街,花上20分钟东张西望就能走完全部的路。只是当炊烟在人潮涌动中冉冉升起,铁锅与铁勺开始发出“哐当哐当”的摩擦声,火光窜动的铁炉也传来了生肉渐熟的“滋啦”响,至此,你便有了上百个理由在这里驻足。
对于顾客而言,排队是件抓破脑袋的烦心事,然而对于店铺而言,顾客越多,干起活来就越有劲。作为整条街的“当红辣子鸡”,王嘉鑫和他的“王老四臭豆腐”向来都是最忙碌的存在。所有的订单都是现做,王嘉鑫和女朋友分工合作,一个取材下锅,一个油炸灌汁,学生放学的时间点,是两人最忙碌的阶段。“疫情结束,学校也开学了,现在每天能接到三四百个单子。”王嘉鑫颠着勺子,心里乐开了花。
如何将一道街边小吃做到“臭”名远扬?王嘉鑫有着独特的秘方,酥脆的表皮裹着蒜泥鲜气,破开还能看见里面软乎乎的白豆腐,一口下去,充足的汁水可谓是令人食指大动。
步行街上好吃的美食不胜枚举,然而能与“王老四臭豆腐”齐名的店铺并不多见,“花姐锅贴”就是其中的“宝藏”。与其他店铺有所不同的是,这家不过5平方米的小店,竟有着些许家的味道。
“辣酱和醋需要添加吗?”“需要打包封口吗?”20岁的陶盼盼把父亲刚煎完的锅贴打包好递到顾客手上,在她身后,46岁的陶春灵正忙着将老婆花姐新包完的成品齐刷刷下油锅。在一家三口的经营下,小店红红火火、其乐融融。
从疫情时代的“缓过来”,到如今的“火上去”,陶春灵一家三口的小店之所以能够活力满格,凭借的是源源不断的尝试,“宁波人爱吃海鲜,就加了三鲜虾仁馅,卖得就非常不错。”陶春灵 。
诸如“王老四臭豆腐”“花姐锅贴”这般的城市小店,连接的不仅仅是人来人往的顾客,更是整座城市的经济“毛细血管”。随着附近高校陆续开课,宁大步行街的人流量稳中向好。保安主管包勇说,每到周末,整条街的人流总量峰值可达5万余人,美食吸引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还有许多市民。相信不久的将来,璀璨的“夜经济”与“烟火气”,又能成为火爆全网的高频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