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成文日期:

文件编号:

主题分类:

镇海区人力社保局2021年工作总结

浏览量:

2021年,全局上下锚定目标砥砺前行、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勇毅前行抗击疫情,以实际行动献礼建党百年,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迈准迈稳迈好了“十四五”第一步。在全省人社系统绩效考评中,连续第三年获评优秀,列全省35个优秀县(市、区)第八,较去年再进一位。

一、党建统领增厚度,激发共同富裕建设精神动能

一是全面夯实政治根基。全局系统以“三心”党建为抓手,升级打造党建互动阵地,局机关党建站上新台阶,被选定为区机关党建唯一参观考察点。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轴主线,以主题音乐朗诵会、“你的用心,我能听见”等活动为创新载体,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坚定红色信仰信念信心。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得到市巡回指导组肯定,机关党总支首次被评为“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第四年被评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社保中心党支部首次升格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机关党建工作得到区委林书记的表扬。二是全面压实主体责任。以抓审计问题整改,推动构建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委责任“四责协同”机制,严格落实问题及时发现有效解决闭环机制。目前,13个审计问题已整改到位,3个在改问题正加速处置。增设内设科室财务和基金监督科,严密实施社保基金监管和各类专项检查、审计。工资津贴补贴规范工作有序开展。扎实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标本兼治化解“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劳资纠纷”,得到区委林书记2次重要批示,理顺了工作机制,明确了责任体系。三是全面提质队伍建设。“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忧患意识牢固树立,“三边四比”争先创优进位机制持续深化。局领导班子连续2年获区考核优秀,2人提拔为副处级领导,7人提拔为中层干部。“没有业务就没有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全科业务学习频率高、效果好,人社技能比武成绩保持领先。4名队员参加全国、全省比武,团队名次靠前,个人奖项数量居全市第一。担当作为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平时一诺千金、战时一呼百应”的人社精神有力彰显,抗疫期间,90余名党员干部持续奋战在村社卡口一线,5批37人深入蛟川防控,6人赴奉化和开元集中隔离点封控。20人和1团队分获区抗疫先进个人和先进团队。“事过我手成精品、文过我手成样品”的工作标准掷地有声,2021年度政务信息考核全区第一,1人获得市政务信息优秀个人(除区府办外,全区唯一一个获此荣誉的单位)。

二、招商引才增高度,强化共同富裕建设发展支撑

一是广开渠道引才。设立“雄镇强匠”培育奖学金合作院校增加至12家,“四地十校”百企千岗进校园招聘和“百名青年学子镇海行”活动成效显著,赴外引才活动更精准有效。全年新引进大学生人数首次破万,增幅居全市第二;录取“双一流”高校优秀毕业生党政储备人才30人。新建博士后工作站5个,新入站博士后18名。引进8家重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落户人才金港分园,创新打造人力资源产业总部经济,2021年全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产值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二是多措并举育才。紧缺人才培养有力,37名紧缺人才参加南开大学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成功建立全区首家省级就业见习示范基地、新获评宁波市就业大学生实践(示范)基地11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数量创历史新高,占全市的1/5;2名高技能人才入选国务院特贴专家,33人获评“浙江工匠”“浙江青年工匠”;在市首届技能大赛中,获得单项冠军总数居全市第二。开展“百名技能大师进校园”活动,开展师徒结对,有效激发学生热爱技能、技能成就梦想的热情。三是夯实基础强能。“镇海区新时代工匠培育试点”入选全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首批试点项目和典型案例清单,经验做法相继在省、市会议上典型交流,得到省人社厅表扬信肯定。“1+X”公共实训体系加速完善,区公共实训中心(二期)全面建成,再挂牌1个实训分中心。区技工学校建设被列入区“十四五”规划,完成发改立项和市局审批。辖区企业技能人才等级认定自主评价工作推进有力,新增等级认定企业数量超标完成。全区技能劳动者占从业人员比重达39.51%,居全市前列。

三、就业社保增深度,夯实共同富裕建设民生根基

一是就业服务水平有提升。累计开展用工动态监测调查2万余家次,在全市首家开通宁波市用工服务平台“镇海分平台”,同步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91场,推出各类用工岗位3.7万个,1万余人进场求职。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7万人,失业登记率2.33%,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率34.97%,居全市第二,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镇享乐业”体制机制改革项目入选区共同富裕重大改革清单。二是劳务协作范围有扩展。新拓展6个劳务基地,依托“十省百市千县”劳务协作机制,累计招用14批次共1300余名务工人员来镇就业;携手金阳打造彝海协作“就业链”,引进务工人员58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77人。选派12名专技人员赴金阳开展专技帮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三是创业带动就业有成效。持续打造“一园多点分区”的园区模式,区大创园成功复评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市仅2家),荣获区最美退役军人服务团队。5名大学生获得创业新秀奖,占全市获奖总人数的1/2。全面完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四是社保覆盖面有拓宽。顺利实施社保省级统筹,如期完成1.4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社保补缴,有序接收贵驷街道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实现服务无缝衔接。本地户籍人口各类保险(障)参保率达到99.79%,居全市第二。

四、安全稳定增力度,守牢共同富裕建设平安底线

一是和谐劳动关系持续构建。全年举办2期“和谐同行”劳动关系能力提升培训班,规范新业态劳动关系。加强企业用工监测和监管审批,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完成196家劳务派遣企业年度审验,有效规范用工秩序。二是无欠薪治理成果有效巩固。进一步完善落实工作会商、联合执法和情况通报等制度机制,实现所有在建项目“六项制度”全覆盖。积极参与“浙江安薪”智治工程建设,常态应用“互联网+监管”系统和“劳动纠纷治理一体化平台”,定期组织“双随机”联合检查。全年受理欠薪投诉2700余人次,线索举报(投诉)1200余件,为1.2万余名劳动者追回工资1.2亿余元。三是有效开展纠纷诉源治理。探索运用“互联网+仲裁调解”模式,实现“不跑腿”进行劳动争议调解和开庭。全年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554件,涉及劳动者700余人,仲裁结案率、网络办案率等指标均居全市前列。信访矛盾预防处置和积案化解工作推进有效,全年受理信访件840余件,办结率100%,2021年度全区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优秀,获评全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依法治区工作先进集体。

五、数智赋能增强度,助推共同富裕建设提质增效

一是聚力攻坚“揭榜挂帅”项目。聚焦大学生不同阶段高频事项需求,开发青年人才全生命周期“掌办”数字应用“礼享大学生”,累计访问量超10万人次,帮助近4.5万人次办理了各类事项。入选全市数字社会“揭榜挂帅”榜单项目和全省数字社会案例,经验做法被多家国家级媒体报道。二是绸缪推动“三项试点”。成为省厅在宁波三项试点的联动单位,稳步推进“数字人才”应用、提升“民生一卡通”应用和建设人社应急管理应用的建设工作。注重发挥社保卡在政府公共服务和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载体作用,社保卡发行量、电子社保卡签发量以及社保卡的跨部门应用开通率均全市领先。三是高质量建设标准化大厅。建成启用区人力社保政务服务大厅,成为全省首家人社标准化试点项目。大厅全面推行政务服务2.0平台,建立闭环式业务流程,深入推进无差别受理改革,实现可网办、掌办事项159项,“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100%,网办率列全市第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