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交警持续深化“平安高校”建设
“同学,头盔要戴在头上扣好卡扣,不是挂在车把手上就行了!”12月20日上午,镇海交警大队庄市中队民警张云和中国科学院材料所的老师一起,共同参与了学校周边道路的非机动车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镇海区有四所高校,且都集中在庄市街道,校园出入口则集中在中官西路、毓秀路、归源路等道路上,周边高校校区、住宅小区、商铺店铺云集,学生公寓宿舍紧密性较高,电动自行车和行人出行较多,交通异常繁忙。
近年来,镇海交警持续深化“平安高校”建设,对校园周边出行环境进行优化和提升,营造平安有序的交通出行环境,推出多项整治措施,有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校园交通安全格局,筑牢校园交通安全屏障。
优化交通组织 完善安全设施
毓秀路与中官西路和宁大步行街形成的“工”字形路口,被宁波大学北校区及其学生公寓、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所包围,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上万人,再加上到宁大步行街游玩的游客,人流量和车流量都非常大,交通秩序面临重大考验。
毓秀路上特别乱,来来往往的机动车和到处乱窜的非机动车,人车混行非常严重,既不安全,通过速度也慢,排队的车辆常常堵到主干道上。”在附近居住多年的王先生说:“改成单行线之后,感觉路宽了好多,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都有自己的通道,好走多了,也不用再担心擦碰了。”
据镇海交警大队庄市中队中队长艾超介绍,为了给广大师生营造平安有序的交通出行环境,2023年6月,交警部门联合建交、街道、学校保卫处等部门实地踏勘,又聆听了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和学生代表的意见,决定将毓秀路的交通组织调整为单行线,缓解拥堵现象。在庄市大道毓秀路路口新增一个红绿灯,在庄市大道全线新增中央绿篱防止横穿现象,对校园外的道路出行环境进行全面提升优化。
警校深度融合 共建共治共享
中队对校园周边高发的交通事故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发现涉及学生骑电动自行车未戴安全头盔、违法载人的交通事故占比60%以上。对此,中队加强勤务,在毓秀路设置交通岗亭,由一名铁骑带领两名辅警,专岗专职,在早晚高峰和上下学高峰期,对该条道路的交通秩序进行管理。
艾超介绍:“中队动员学校老师和执勤交警一起在上学、放学期间,对校园大门周边进行交通指挥引导和巡逻疏导,并针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加大违法整治力度。”同时,还吸收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老师、学生代表等力量成为文明交通志愿者,不断延伸交通安全管理触角,从源头上早发现、早化解风险隐患。
据悉,学校周边非机动车违法行为已从原来的一个小时能查获一两百个违法行为,到目前一小时查处十几个违法行为,学生非机动车违法率下降90%以上,整治效果明显。
开展精准宣传 增强安全意识
“这场交通安全宣传讲座的特别之处在于,所有参与的学生都是之前在道路上曾因交通违法被查获的学生。”镇海交警大队庄市中队民警张云说:“我们通过学校将这些学生集中在一起宣传,让他们学习了解出行常见的交通安全风险点,增强遵规守法、安全出行意识。”
中队创新实施“整治+宣传”“普宣+个宣”的“精准宣传”模式,针对大学生日常交通出行特点以及校园常见交通违法行为,结合典型道路交通事故,以案释法,引导同学们养成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由交警联合辖区各高校保卫处老师一起进行违法行为查处,老师现场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学生信息进行登记,后续集中组织在一起,对有违法记录的学生开展精准宣传教育,并现场与学生签下承诺书,保证今后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再违法。
“下步,我们将主动对接学校建立‘校园门岗制度’,在学校成立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提升动态管控能力,提高学校交通安全自治能力。”艾超介绍:“无论是开学季、毕业季、重大活动日,还是日常的交通安全管理,大队和学校深度联动,共同开展管理,让校园出行安全和交通秩序得到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