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弄堂里的凡人善举 他们用爱“打包”假日专餐
“阿婶,今天的豆腐羹味道交关好……”12月9日,在招宝山街道建筑新村小区,54岁的盲人吴师傅摸索着打开饭盒,尝了口饭菜后连连夸赞。三年以来的每个双休日、节假日,这样的场景总会按时上演,而这一口热腾腾的饭菜,也成了吴师傅生活里的一道暖光。
吴师傅口中的“阿婶”,是居住在同小区的76岁老人周月英。周阿姨和老伴是建筑新村小区的老住户,她上午在南街菜场出摊卖蛋,下午空了,便会来凉亭和邻居聊聊天。
三年前的一天,周阿姨和往常一样在凉亭和邻居拉家常,突然看见了一名陌生的“外来客”踉踉跄跄经过凉亭。向邻居们打听后得知,“外来客”吴师傅是老房子拆迁后搬来的新住户。“他一个人生活,看不见,还凶得很。”起初,面对脾气看似有些古怪的陌生住户,大家都有些避之不及。但周阿姨却因是家中长姐,从小拉扯6个弟妹长大,看到没人照顾的吴师傅后有了恻隐之心。
通过观察,周阿姨发现每到双休日和节假日,吴师傅的家门口便有一地散落的咸菜、馒头等残渣,物业多次沟通都不见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周阿姨带着自家做的家常菜找到吴师傅。“小吴,阿拉老头子今天菜烧多了,你要是不嫌弃,拿去尝尝看。”带着这份可口的饭菜,周阿姨敲开了吴师傅的家门,也敲开了吴师傅的心门。
“我的视力残疾是家族遗传,只能隐约看见一丁点光影。”在周阿姨的暖心问候中,吴师傅打开了话匣子,“我每天按照固定路线,摸索着乘公交车到澥浦福利院打零工,工作日单位供饭,但是一到双休日和节假日,就只能吃些现成的咸菜和馒头对付一下。”听到吴师傅的诉说,周阿姨心中不免有些酸涩,在和老伴商量以后,决定为吴师傅支起专属“假日饭桌”。考虑到他看不见,也为了避免邻居说闲话,周阿姨决定在每天必经的凉亭,把准备好的热乎饭菜送到他手里。
此后三年,爱心餐从未间断。平日,鱼、虾、菜、蛋等新鲜食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逢年过节,菜品则更是丰盛,春节6道年夜饭,国庆8天休假餐,让长期孤身一人的吴师傅体会到家人常伴身边的温暖。
周阿姨的老伴也非常支持周阿姨的做法,甚至还会提醒她:“少聊会儿天儿,该去给小吴买菜了。”担心吴师傅吃得不卫生不新鲜,老两口把自家闲置的小冰箱搬到他家;害怕吴师傅吃得不安全,夫妻俩会尽量挑出鱼虾蟹螺的刺和壳;看到吴师傅常年穿旧鞋,二人把只穿过一次的新皮鞋送给他……
然而,老两口对吴师傅关心得越发频繁细致,质疑声也随之而来:“都是在图这瞎眼的财产。”“想方设法骗盲人的钱。”
面对质疑,周阿姨很是坦荡,特意在凉亭人多的时候,当着邻居们的面说了个明白:“我什么都不图,也不求回报。小吴自己一个人,又看不见,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力所能及就帮一把。我还要提醒小吴,不管谁向你要钱、借钱,绝对不要给。”这一举动不仅让质疑的人都闭了嘴,也深深打动了其他邻居,他们开始像周阿姨夫妇一样,隔三岔五地为吴师傅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看到大家向吴师傅伸出援助之手,周阿姨也为之动容:“我目前可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积德行善,让我开心快乐,这比金山银山都重要。”周阿姨表示,“我的年纪越来越大了,这‘小饭桌’还能支多久我也不知道,但只要我还会动,就会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