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澎湃动力

发布日期:2022-09-29 08:56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在投资近2000万元的宁波镇明转轴有限公司年产140万支节能伺服电机轴数字化车间,看到这里的22个自动化单元正持续运行,机械臂自动生产伺服电机轴。镇明转轴长期坚持创新发展,致力于各类电机轴、汽车轴、风力发电轴、新能源驱动电机轴、泵、阀轴与特种电机轴的研发与生产。今年前8个月,镇明转轴实现产值约1.24亿元,呈现逆势增长态势。

提质扩面

镇明转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该公司年产140万支节能伺服电机轴数字化车间的生产设备已到位,并投入生产。下个月,该项目将实现软硬件匹配。“数字化车间项目是创新发展的一部分,我们要为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厚积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75岁的镇明转轴董事长乐可永乐呵呵地说,镇明转轴抢抓数字化改革契机,努力探索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变。

截至目前,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占全区规上制造业企业比重达15%。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占比居全市首位。“我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数量达84家,其中市级51家、省级10家。”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镇海炼化获评国家级智能工厂,博汇化工获评省“未来工厂”,野马电池等3家企业入选市“未来工厂”,我区新智造群体培育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2021年以来,我区围绕省新智造区域试点建设要求,创新实施智能化改造“125”提质扩面行动,制定了最优惠智能制造政策,对实施智能制造项目的企业,给予生产设备最高15%的补助;对于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补助比例还可以提高至18%。每个月举办的“5G+工业互联网”现场会、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座谈会、项目推进会、政策辅导会等多种形式对接活动,让企业家们实施数字化改造的意愿更为主动。

先行先试

“虚拟巡检系统利用视频、红外、在线检测仪器等实现智能巡检,可降低员工接触危险介质概率,直接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日前,在市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驾驶舱,宁波巨化董事长周强述说宁波巨化“5G+工业互联网”项目正释放出安全等方面“看得见”的效益。

2021年以来,我区谋划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行动,通过政策引导、标杆树立、环境优化、服务对接等多种举措,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在智能装备、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中的应用落地。

“重点推进‘5G+工业互联网’在石化、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行业重点企业中试点示范、复制推广,让‘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不仅仅属于少数企业,也让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营模式‘飞入寻常百姓家’,赋能更多的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先行先试,也让我区在全省全市占据重要位置。2021年,野马电池入选国家级两化融合项目;家联科技等13个项目列入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我区入选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一;天衡制药等13个项目列入市级“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我区入选项目数量居全市第一。

更让企业欣喜的是,自2021年以来,招宝磁业、恒河材料等我区多家企业“5G+工业互联网”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市区两级共兑付奖励资金超过4700万元。

稳步推进

自2020年以来,我区经系统谋划,在全市率先开展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攻坚行动,大力推进轴承、紧固件、液压、汽配、石化等行业数字化改造。

轴承行业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紧固件行业提质增效工作方案与轴承、紧固件行业数字化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的先后出炉,助推加快了我区轴承、紧固件等关键基础件产业集群发展。

我区发力政策引领,对于轴承、紧固件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最高给予50%补助。同时,我区充分调动企业、智能制造服务商、评审专家、行业协会等各方积极性,形成推进合力,取得显著成效。

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0%,降低成本逾10%……目前,我区轴承行业数字化改造已基本完成,相关企业释放出不俗的发展红利。根据计划,今年年底前,我区将完成紧固件行业数字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

今年开始,在市经信局指导下,我区制定出石化行业数字化改造方案,全面启动石化行业智能化改造,大力推广ERP、MES、DCS等工业软件在生产和管理全过程中的普及应用,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地理信息、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应用于生产等各个环节。

“我们将深入全面摸排石化企业数字化改造需求,梳理改造企业清单,遴选服务商,依托化工产业大脑,为石化企业提供项目咨询、诊断、评估、实施等全流程服务。”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