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物业联盟为幸福生活“加码”

发布日期:2022-09-27 09:13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绿化改停车位,原本多数居民反对的工作最终顺利做通;安装非机动车棚,一开始不同意的居民主动要求安装;加装电梯,最初不配合的居民成了最早签字的住户……在镇海多数小区,居民们都不约而同地感觉到了变化——各方治理力量同声共气、同频共振,困扰心头多年的糟心事变成了皆大欢喜的“幸福+”。

这份变化,正是得益于镇海红色物业联盟的基层全覆盖。近年来,我区针对小区治理“痛点”“堵点”,以党建为引领,把党的领导落到基层末梢,整合物业、居委会、业委会、党员、志愿者等力量形成红色物业联盟,激活基层细胞,破解原本权责边界不清、协调沟通不畅等问题,实现“1+1+1>3”的效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招宝山街道白龙社区于日前顺利完成老旧小区改造。这其中,小区红色物业联盟成了社区、居民和施工队之间的重要纽带。改造之初,红色物业联盟化身旧改政策讲解小分队,挨家挨户为居民讲解旧改工作并及时收集居民意见;改造过程中,红色物业联盟变身巡逻队,在小区中四处排摸施工安全问题,发现后及时和施工队沟通整改。

“小区治理最重要的就是互相联动、互相配合,社区工作人员、业委会和物业一起参与旧改工程,虽然过程艰辛,但最终的效果居民们都很满意。”茗园二区网格支部书记王素英说。

只有党建“融进去”,基层才能“活起来”。镇海区现有住宅小区171个,153个成立业委会的小区红色物业联盟实现全覆盖。镇海出台“365制度”,以抓小区党建、物业党建覆盖和社区党组织领导地位的“三抓”推进党组织有效覆盖,以组织联合、网格联户、事务联商、项目联推、治理联动、成效联评的“六联”规范运行,发挥政治引领、党员带头、居民自治、资源统筹、组织凝聚的“五作用”。

随着“红色物业联盟”的力量充实、提质增效,小区治理“改头换面”。

物业与居民,从针尖对麦芒的为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融洽,庄市街道芳辰丽阳小区交出了一份红色答卷。面对楼上楼下居民因生活噪音引起的邻里冲突,物业企业介入几经调解无果。业委会党支部书记陆仙芬亲手缝制了5双棉拖鞋送给楼上住户,细微之举让楼上居民备受感动,主动联系楼下居民握手言和。为感谢业委会、物业企业对居民“关键小事”帮困解忧,楼下阿姨主动报名当起了志愿者,定期为小区的高龄老人免费理发。

小区物业负责人深有感触:“红色物业联盟传递了邻里温情,小区内有200多名党员、居民志愿者主动认领各类治理岗,物业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居民理解,我刚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希望加入党员队伍更好服务居民。”

红色力量带来“黑榜”小区逆袭。在骆驼街道景城花苑小区,原本居民对物业的印象是沟通难、响应慢。随着红色业委会成立、社区党委力量介入,这个安置小区的变化也显而易见。

77岁的热心老党员刘定伟担任红色业委会主任后,助力物业、社区解决了小区非机动车乱停放、绿化带烟头较多的问题。原来,小区地下停车位通道设计过陡,居民推车上下不方便,就喜欢把电动自行车停在楼道口,三五成群地聊天,造成了烟头的随意乱扔。在取得社区支持后,业委会有了安装非机动车棚和灭烟柱的想法,7名成员每人包干1—2幢,利用3—4天时间走访完700多户入住居民,征求意见统一率在80%以上,目前这一方案已由“纸上”落到“地上”,小区文明创建的压力减轻了,居民心里也更舒坦了。

一个没有楼长的楼道怎么管好、如何变美?2022年6月成立的“楼道合伙人”,也让九龙湖镇龙源社区九龙家苑这个原本楼道杂物乱堆、卫生状况堪忧的拆迁安置小区,来了个“大翻身”。

“楼道合伙人”集结了小区热心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红色业委会成员等30余人,成员各自组队包片一栋楼,带来正能量引导,发动居民打扫装扮楼道。“达到文明美丽楼道标准的楼道,可以由合伙人到社区申请‘楼道梦想基金’,用于楼道的修缮装扮,提升居民的居住环境。”龙源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乌益敏说。

“住在这里的大多是村民变居民,留下了在房前屋后堆东西的习惯,所以以前每个楼道看起来都不太干净。”住在小区三单元的居民郑振康如今就加入了“楼道合伙人”,热心肠的他经常劝导居民的不文明行为,积极参与楼道卫生清理,“现在一走进楼道,看着整洁的楼道和过道的装饰点缀,大家心情都很好,住得也更舒心了。”

“近年来,镇海在红色物业联盟工作上下足功夫,出台政策、做好引导,把千家万户小家庭融入社区治理大家庭,做强基层治理最小单元的硬核力量,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