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炜灵
在一个不算大的房间里,错落摆放着一排排画架,画架前的人手里端着好似电钻一般的簇绒枪,扣动扳机,枪头沿着画布上提前勾勒出的线条游走,伴随着“突突突”的机枪声,毛线被顺势填充到画布上……
看着以上描述画面,你是否会有一瞬间以为自己走进了纺织车间?但实际却是时下让许多年轻人入坑,成为新一代“扎男扎女”的新潮手作活动——Tufting。
Tufting,可直译为“簇绒”,最开始是一种制作地毯、保暖服装的传统技术,在国外火起来后,被简化的Tufting成了国内手工爱好者的新宠,也是今天我们的采访对象——陈炜灵近期在自家手工坊引进的新产品。
这种原本用于制作地毯的工艺,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众多消费者为它神魂颠倒?通过和陈炜灵的对话,在她的话语中我们也许能找到答案。
制作Tufting
没有师父领进门,全靠自己去修行
从小接触绘画和陶艺的我,开一家手工坊可以说是一直以来的梦想。高中时期,我就发现陶艺在宁波这个市场还是一个相对空白的阶段,如果我开一个陶艺吧肯定能赚钱。于是在读大学期间我入驻了一家画室,有了一块自己的小小陶艺角。
每个打工人都曾做过一个假设——“如果我是老板……”我也不例外,与其入驻他人店铺,不如自己开一家去大干一场。
2020年3月,我拥有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手工坊。
绘画是大学主修,陶艺是自己跑去景德镇学了一个月,到后来店铺增加的项目:流体熊、石膏娃娃、Tufting……基本上都是一边踩雷一边摸索着自学起来的。
我是一个想到的事情就要去做的人,并且我也一直这么执行着。在和我不相熟的人眼里,我常常会被冠上“无脑冲冲冲”的标签,但也正因为有这一股子冲劲,我才能把心中所想一件一件落地。
在摸石过河的路上,不知是一种天赋还是一份幸运,我好像总能比别人早一步看到新事物的商机,Tufting就是其中之一。
大概是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开始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刷到有Tufting这个东西,当时我就觉得这个能火。于是开始联系宁波周边地区已经引入这个项目的实体店,计划先去学习,但对方给到的答案都是只能体验,无法培训教学。
当一个项目开始有热起来的苗头,如果你是参与其中的第一批,你就能分得一块大蛋糕,后面加入的大概率就只能舔盘子。
“不能再等了!”这个声音非常强烈,于是我自己在网上买了材料,开始捣鼓起那堆毛线和机器,那个时候互联网是我最好的老师。
毛线货源不对导致常断线、走针方式错误导致画布破损……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自学,走了不少弯路,做出好多废品之后,我慢慢从小白变成了熟手,现在的我1个小时就能打出一个完整作品。
项目一上线,便客源不断,最火的时候客人要提前一个礼拜预约才能排上号。“不愧是我!”超出预期的结果让我有点小得意,看来自己还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
这里成了他们解压小天地
制作原材料
“你们店真的开到凌晨吗?”
因为在点评软件上,我的店铺营业时间显示的都是凌晨,所以很多客人到店之后都会提这么一嘴。
也有不少人疑惑,你一个手工坊,既不是酒吧歌厅,也不是夜宵摊足浴店,真的有必要开到这么晚吗?
事实告诉我,真的有必要。今年过年那会儿,陪客人做Tufting或是其他手工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我也经常借机发朋友圈,说自己要做这一行的“卷王”。
当然“卷”不是本质,快乐才是内核。很多客人他们来店里做手工,并不是急于求一个结果,他们更享受制作过程,而我也很乐意帮助他们把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
一把簇绒枪、一块画布、几团毛线,这让在城市里疲于奔走的人们能够短暂地停下来慢下来,只专注于眼前的那几个小时,这成了他们独特的解压方式,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愿意自费来我这当“纺织工人”的主要原因。
DIY工艺成品
作息跟着店铺营业时间走,导致我现在已经是个老熬夜人了,不到凌晨基本不睡觉,如果熬夜能有一个比赛,我的成绩肯定不会差。
自己也想过招员工帮忙分担店内的工作,但基本上都干不长久,甚至遇到过来了一天就找借口跑了的,这一行其实没有外界眼中想象的轻松。
不过当客人们把自己的作品发在社交平台上炫耀,绘画培训班的小朋友拉着妈妈来我这上课,老客来店里不为赶进度只是想找我聊聊天……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值了。
从热爱出发,跟着热点走
说起来也是巧,疫情发生了多久,我就创业了多久,算算到现在也有两年多了。
把自己的爱好当成事业,真的很开心,忙碌的工作没有消磨掉我对手作的热情,相反我还从中收获了不少。
彩绘玻璃杯
以前的我是一点就炸,现在变得有耐心多了,这个转变主要源于一群特殊的客人——宁波市民康医院内的精神疾病患者。
两年前,我和民康医院有了第一次合作,为院内的精神疾病患者上陶艺课,作为一种辅助治疗。他们沟通起来与常人无异,只不过对新鲜事物更有好奇心,会不停地向你提出问题,我就需要一遍又一遍和他们解释,次数多了,性子也就慢下来了。
给顾客演示做Tufting
当他们通过你的指导,看着自己的作品脸上出现止不住的笑意时,我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所以这个事情我一直坚持做了下来,但最近因为防疫要求,上课频率有所下降了。
在铺天盖地的营销下,流体熊、Tufting等此类手作迅速火了起来,同类型的店铺也是越开越多,看着日益增多的手工坊,我的内心是矛盾的。
陈炜灵创业的第一家店面
一方面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意味着有更多的人能有机会去接触手作这门艺术,感受它的魅力。但另一方面呢,我也担心它是蹭上热点的“网红经济”,消费者的新鲜感一旦消失,它的热潮也会随之消退。
店内陈列的工具、展品
在一阵焦虑后,我发现与其担心,不如专注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以自己的热情吸引更多还在手作门口徘徊的人一起交流创作。并且我也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有变化未必是一件坏事,现在我就在谋划新的项目,只不过还处于保密阶段,可以小小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