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志愿者正登记旅客信息。
“6月17日最后一批旅客已转运到镇海了吗?”6月18日凌晨1时,宁波火车站镇海转运组负责人、区纪委区监委驻区公安分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徐贵水得到转运车辆驾驶员安全回到驻地信息后,又忙着提前熟悉新一天的工作任务。
“即使只有一位旅客,也要服务好。”6月17日晚上11时半,身穿防护服、口戴口罩的石化开发区派出所志愿者徐宁宁,手持印有“镇海”两字的小红旗,通过铁路宁波站重点旅客专用通道,将当天最后一批需要转运的3位旅客,引导至前往镇海的转运车辆。他向工作群上传当天报表等情况,回到休息区域后,时间已是6月18日凌晨。
零距离服务
6月17日,在铁路宁波站期间,因天气闷热与汗水,相关人员身上的衣服经历“干—湿—干”三次。可对于志愿者来说,这是家常便饭。“穿上防护服后,这种现象出现得更为频繁。”徐贵水说。当日13时半,徐宁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顶着烈日,将近10位旅客引导至转运车辆。
“因需要登记,请出示您的身份证。”考虑到穿脱防护服不易等情况,来自镇海文旅集团的志愿者张晓天为减少上洗手间的次数,每3个小时喝一次水,
坚守在铁路宁波站的镇海区转运旅客等候处,只为争取更多的时间零距离、面对面地服务旅客。
宁波火车站镇海转运组负责转运铁路宁波站、庄桥火车站的从重点地区来镇旅客。为守住火车站这一进入宁波的重要关口,从3月15日起,宁波火车站镇海转运组志愿者持续奋战。“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现阶段,志愿者每日从早上9时忙至晚上12时。”徐贵水说。
更暖心服务
“根据最新政策,您需要隔离七天,无法在两天后返回上海办事。”6月17日下午3时,在镇海转运组劝导下,一位来自上海的旅客最终选择返回出发地。
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情况,我市相关政策变动速度较快。“这就更需要我们及时‘吃透’政策,站在旅客角度,将政策讲到位,才能入情入理做好劝导工作。”在休息时间,徐贵水与镇海转运组志愿者也忙着研究最新出炉的政策,只为将工作做得更为细致。
6月16日晚上,老家在江苏的母子三人,从上海而来,准备前往宁波市康宁医院就医。“从上海低风险地区来的人,在宁波7天居家健康监测完成后,该医院才会接诊。”经过多方对接,镇海转运组获悉宁波市康宁医院相关政策。
“儿子大学毕业后生病了。家里原先就困难,本指望着儿子能让家里经济条件能变好,可谁会想到儿子会生病呢。”在铁路宁波站的镇海区转运旅客等候处,在他们等待的两个小时内,来自区建交局的志愿者邱伟江耐心倾听50多岁的母亲述说家中的不幸事,并向他们捐赠500元。邱伟江的微帮助,让母亲的泪水浸润了眼眶。
母子三人在镇海无临时居住场所,也未有亲朋好友可投靠。“住酒店的隔离费用需要自理,对于你们来说费用较高。”当获悉母子三人在宁海有临时居住场所时,镇海转运组第一时间协调宁波火车站宁海转运组,将母子三人转运至宁海。
负责转运车辆驾驶的志愿者龚春光、陈忠勇、华科苗,除规范保养、消杀车辆与安全驾驶外,总主动搭把手帮旅客提行李,及时提醒旅客坐稳、不要落下行李。
更务实服务
“太感谢你们了。”卢大荣妻子张娟连声道谢。6月16日下午1时多,老家在湖北石首的61岁卢大荣因长期患病,坐着轮椅,来到镇海区转运旅客等候处。镇海转运组志愿者看到这一情况,联系铁路宁波站,安排卢大荣享受特殊通道通行服务,并调度车辆,立马转运至镇海。
旅客享受到的更暖心服务,离不开志愿者们的付出。来自区建交局的志愿者金启辉在值班时,正逢岳父离世,在做好镇海转运组后勤保障后,才赶回家中。来自区信访局的志愿者肖锋值班期间,孩子参加高考,却未主动申请调整值班时间。来自区综合执法局的志愿者孙煜虽然轮换回单位工作,但业余时间还时刻关注镇海转运组工作,通报辖区防疫信息,为转运组志愿者鼓劲。
在转运旅客路上,刹车气管出现漏气,导致转运车辆无法实现刹车。来自镇海公交公司的志愿者王安明镇定自若,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利用路边绿化带,将车辆稳稳停住,让旅客转危为安,安全抵达目的地。
“只有更务实的付出,才能将转运工作做得更好。返镇学生,都是镇海自己的孩子,要让他们觉得一落地,就是到了家。对于旅客,我们持续升级服务,像接待家人一样服务旅客。”徐贵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