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索  引  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成文日期:

文件编号:

主题分类:

2022年镇海区“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要点

浏览量:

2022年,全区“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区第十五次党代 会精神,扎实推进“五水共治”碧水行动,严格落实《水生 态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全力打造“污水零直排区”2.0 版本,有效推动河湖由“清”到“美”的转变。全区市管区 控以上断面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80%以上,地表水环境 功能区达标率100%。

一、加快推进“五水共治”工程建设

(一)完善治水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完成北区污水处理厂2号主干管工 程,实现北区污水处理厂达产达标。完成镇海污水处理厂总氮提标主体工程建设。建成石化区尾水深海排放管。开展公共雨污管网改造。完成招宝山片区苗圃路以西的合流管改造,启动苗圃路以东片区改造。完成庄市街道兆龙路(西陆路至路林港段)、陈倪路雨污管道排查与修复。推进后海塘片区的排水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海四路、远二 路和靖远路等雨污水管道建设。推进防洪涝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海岸带生态修复及海塘安澜、清水浦泵站、十字路水库维修加固等工程建设。实施打通断头河以及河道卡口、涵洞改造工程及污染道路初期雨水收集改造试点工程。加快推进招宝山生态湿地建设,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推进庶来泵站扩建及宏远河泵站提升改造、汶溪中心片区防洪排涝等工程建设。实施沿河截污管网上岸工程,开展万弓塘河治理工程,完成蛟川街道棉丰路污水管道建设。

(二)进一步深化雨污分流改造

推进住宅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质增效。结合老 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成招宝山街道西门小区、工农小 区等 22 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成蛟川街道、庄市街道等 8 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施公共雨水管 网排查溯源发现问题的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整治。继续推进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雨污分流工作,完成贵 驷片区企业的雨污分流提升改造工作。

(三)提升农业农村污水处理水平

基本完成农村生活污水进网纳管。完成澥浦镇沿山村、觉渡村,骆驼街道朝阳村及贵驷街道兴丰村、里洞桥村生活 污水改造提升。完成骆驼街道敬德村东陈、黄沙闸生活污水 进网工程。实施九龙湖镇秦山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成方针牛奶厂等养殖尾水进 网纳管工程。开展氮磷拦截沟建设,新建 1 条示范氮磷拦截沟。

二、健全治水护水体制机制

(一)持续开展污染源溯源行动

继续推进公共雨水管网排查溯源工作,完成主要河道周边市政公共雨水管网排查,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间清单。按照“地毯式排查—监测分析—整改治理” 工作流程,从入河排口开始,沿雨水管线,向店铺楼宇、住 宅小区、企事业单位等建设单元进行污染溯源,以现场快速 检测、实验室检测为手段分析污染源,排查污染源头,由责 任单位制订“一点一策”或“一河一策”落实整改。持续推进污染源智慧溯源系统建设,制订《镇海区污染源智慧溯源 系统管理办法》,明确系统信息的处置的职责和要求。建立和健全各类污染溯源发现问题的闭环管理制度,打通从发现、分类、交办、处置和反馈等管理环节,使每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强化日常管理

全面落实镇(街道)属地责任,做好公共设施管护工作。 按《镇海区排水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雨水管线统一养护 的移交工作。进一步落实《镇海区工业企业雨污分流设施运 行管理规定》,规范企业雨污分流设施运行管理,不断提高 运行管理水平。出台《住宅小区排水设施管理办法》,强化 住宅小区排水设施建设(验收)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明确物 业对小区排水设施的管护责任,解决小区管网设施管理不到位、管护不到位,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清掏不到位等问题。 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管理,继续落实畜禽禁限 养管理,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深化“肥药两制” 改革,持续推行肥药实名购买制和定额施用制,加强生产、经销、施用全程数字化监管,防止农村污染反弹。完善河道轮疏机制,合理安排年度河道清淤工程。建立第三方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第三方运维单位管理,运用卫星定位等手段强化河道保洁。建立公共管线污染溯源机制,将雨水管线污 染溯源工作纳入统一养护工作责任范畴。制订《镇海区入河 排口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责任的,落实规范化要求。结合 河道水质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入河排口调查,建立排口清单, 完善排口档案。排查入河排口是否存在偷排漏排、超标排放、 雨污混排等问题,查清雨污混排口的污染源头,对偷设、私设的排口、暗管等,一经发现立即清理、依法查处。制定问题排口的“一口一策”,明确整治的目标、措施、时限和责任,并按期保质完成整改任务。

(三)加强综合执法力度

推进水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强水生态环境监管队 伍建设,继续开展执法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执法 水平。打击超标排放污水,查处通过雨水口倾倒、排放污水 的违法行为,试点餐饮集中区域的技控、人控管理。以问题 为导向,以群众信访、“绿剑”行动、双随机执法为载体, 以立体执法监管网为依靠,持续推进水生态环境监管常态 化。坚持从严执法,做到有案必查,有责必究,有错必纠。 创新执法方式,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强化联合执 法合力,进一步健全信息共享、会商研判、案件移送衔接机 制。高质量推进排水许可证的换证工作,严格雨污分流标准, 做好现场的审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三、持续深化河长制管理工作

(一)深化河长制工作提档升级

切实压实河(湖、湾、滩)长责任,逐级向下拓宽管理 形式与内容。强化河(湖、湾、滩)长属地管理责任,实现 各级段长与河(湖、湾、滩)长对河道的协同管理。完善河 长圈设置体系,提高河湖圈巡查率、排查率、办结率、水质 提升率,有效提高联防联控水平。着力提升公众协管参与率, 提高问题发现率。提高河(湖、湾、滩)长巡河实效,做到 及时发现、上报并解决问题。完善河长制考核机制,严格按 照星级河(湖、湾、滩)长评分制度,全面推行在河湖长制 信息化平台实行在线考评、月度排行、动态管理,年度综合 评定履职情况,综合考核河(湖、湾、滩)长履职。继续将 河(湖、湾、滩)长的履职情况纳入到各镇街道的考核。

(二)继续推进河道水质提升三年行动

按照水质提升三年行动要求,继续做好 47 条河道治理工作,其中 2021 年度未完成的 21 条,列入 2022 年度计划的 26 条。提前完成甬江支流 9 条河道治理。进一步摸清责 任河道(水体)的问题底数,强化水质未达标或反弹风险分析研判,重点关注水质未达标或不能稳定达标、存在水质反弹隐患、近年来群众投诉较多的水体。坚持问题导向,系统 进行污染溯源,采取人工排查、水质人工监测、无人船走航监测等方式全面排查重点河道的污染来源,对疑似污水排口 进行重点溯源分析,建立拟水质提升河道“一图四清单”(即 河道点位图,问题、责任、项目、时间清单)。充分发挥河 长职能,做好水质提升的总体谋划和工作部署,加强督导。坚持水岸同治,聚焦住宅小区、企业、商铺和农村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头治理和基础设施短板,全面实施提升改造,做到标本兼治。深化小微水体治理,全面排摸,防止黑臭水体反弹。

(三)全面建设美丽河湖

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推动市、区级美丽河湖提档升级, 创建箭港水系市级河湖。建成九龙湖镇“湖山寻趣”美丽河 湖片区,推进澥浦镇水乡寻梦、庄市街道商帮寻根、骆驼街 道中心城区等美丽河湖片区建设。打造河湖文化,完成庄市 街道市级“水美乡镇”创建,建设生态观光廊道、沿河(湖) 绿道,串联外围村落、旅游景区等文化、旅游资源。结合“精 特亮”工程,打造“大运河出海风景线”“红色星火传承线” 等“水之旅”精品线路。

(四)继续开展生态修复与治理

继续推进骨干河道生态缓冲带建设,新建成生态缓冲带3公里。实施南洪门前河、中一河生态化河堤工程,促进河岸植物吸收河水的营养物质。加快推进招宝山生态湿地建设。完成河道整治8公里、河道清淤10公里。科学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放流各类鱼种200万尾。

四、凝聚治水护水工作合力

(一)加强履职督查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组织开展各类督 查活动。充分发挥各级河长的协调和督促的作用,对所任河长河道开展督查,发现和解决河道岸存在的各类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制订落实各项治理措施。继续按照省“污水零直排区”2.0 版的创建要求,定期开展对各镇(街道)开展考核 督查。开展重点涉水领域(行业)监管情况的专项督查,促进监管部门履职尽责。出台义务监督激励机制,调动河道义务监督员工作积极性。健全河道问题响应和处置机制,对于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督办,及时落实整改,实现闭环管理。强化责任追究,对工作不力、问题整改推诿拖拉等现象及时提醒、督办、约谈。充分运用纪检、民主等多方监督职能,完善公检法联动执法追责机制。继续坚持以水环境质量为主导的考核导向,不断优化“五水共治”工作目标考核。加强对市重点管理镇(街道)工作的督促,补齐全区治水工作短板。

(二)加强河道监测

优化全区监测点位布局,完善贵驷街道地表水质考核断 面。开展无人船走航监测,加强重点河道的布点监测,为流 域的污染状况分析和污染源的排查提供依据。及时更新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数据,恢复智慧水务平台,加强数据分析应用,切实发挥“数据大脑”的作用。继续在贵驷街道和其他 重点区域推广河道污染智慧溯源系统,在入河排水口和入海 河流排水口设置物联网智能监控设备,为雨水管网、沿河排口管护管理、排污执法提供数据支撑。对重点污水泵站、全 区易冒溢点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污水管线的智能化调度。 实施游山、广源桥断面总氮、总磷浓度控制,开展入海河流 氮磷减排。制定并组织实施马家桥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一点一策”及全区重点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管控方案。

(三)营造全民氛围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按照省、 市考核要求,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统筹资源,有效覆盖, 进一步动员全民参与治水,大力营造浓厚社会氛围,不断提 高居民群众对“五水共治”工作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强信息报送,强化媒体正面宣传,做好动态成果、先进典型跟踪报道。高标准开展“绿水币”公众护水活动,充分发挥基层 党、工、青、妇和志愿者等组织力量,切实提高问题发现率、 有效活跃度。积极开展“六个一”宣传活动,打造一批有特度的传产进一共治公益宣传“六进”工作的通知》文件,做好“六进”主题宣。以河湖为抓居民感、 满意度,努力实现共治共享、水环境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