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镇海年鉴

发布日期:2022-04-27 15:09 来源:区府办
字号:
分享:

  [概况]镇海区陆地面积246平方公里,现下辖2镇5街道(其中贵驷街道委托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管理),年末全区按户籍口径统计的总户数90547户,人口226846人。全年全社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53.72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4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539.93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207.45亿元,增长12.5%。三次产业之比为0.9︰71.6︰27.5。按户籍人口计算,全社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1.63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76万美元)。全年区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4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217.94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207.45亿元,增长12.5%。三次产业之比为1.5︰50.5︰48.0。按户籍人口计算,区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2.57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40万美元)。全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05.52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96亿元,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城乡社区支出14.49亿元,增长37.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45亿元,增长12.6%;医疗卫生支出5.06亿元,增长16.7%;科学技术支出2.89亿元,增长20.7%;住房保障支出2.50亿元,增长5.6%。

  农业农村稳步发展。全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农业产值9.04亿元,增长3.5%;林业产值0.33亿元,增长6.7%;畜牧业产值0.97亿元,下降17.7%;渔业产值0.14亿元,增长32.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2亿元,增长6.7%。农作物播种面积13.2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41万亩,蔬菜播种面积4.36万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44万亩。粮食产量1.92万吨,蔬菜产量8.50万吨。全年全区农田基本建设开工3处,建成2处,累计完成土石方53.34万立方米,兴建防洪渠道50条,疏通河道51条。农业机械化保持较高水平,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69万千瓦,其中,大型拖拉机67台,小型拖拉机及手扶拖拉机189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659台,联合收割机52台。机播面积2.45万亩,机割面积3.52万亩,机耕率、机割率和机灌率均为100%。主要道路两侧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和农业设施用房整治深入开展,道路清爽行动成绩连续三年位居全市首位。四联小区一期、九龙家苑三期等农房项目相继完工,新增农房6297套,建筑面积75.75万平方米,农民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不断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扩面提质。

  二产发展稳中有进。全年全社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04.02亿元,比上年下降2.4%;工业增加值(生产法)395.33亿元,比上年增长6.9%;利润总额200.18亿元,比上年增长54.1%。全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4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工业增加值(生产法)19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利润总额55.08亿元,比上年增长211.9%。企业梯队培育继续加强,年末全社会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5家,其中,工业总产值超1亿元、5亿元和1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166家、33家和15家。区属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0家,其中,工业总产值超1亿元、5亿元和1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161家、29家和12家。产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绿色石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92.02亿元、31.40亿元和26.8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4%、7.0%和9.3%。全年全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26.12亿元,比上年增长21.1%。

  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建筑业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94.2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59.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9.1%。年末全区拥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66家。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71.3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94.90亿元,比上年下降31.0%,其中,工业投资94.89亿元,下降31.0%;第三产业投资276.40亿元,比上年增长43.9%,其中,房地产投资66.39亿元,下降11.4%。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212.44亿元,比上年增长70.6%;非国有投资158.86亿元,比上年下降22.6%,其中,民间投资137.82亿元,下降21.9%。区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4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全域城市化加速推进。招宝山、蛟川融合发展,招宝山城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蛟川北区新农村建设正式启动。骆驼、庄市加快发展,市民广场、市民服务中心竣工验收,金色广场、明海商业广场建成投用,中国金融数字文化城、保利城、万科城等项目加快推进。澥浦、九龙湖协同发展,工业集聚区、中心城镇改造提升项目进展顺利。作为全域城市化重要抓手的“三改一拆”工作全力推进,拆除违章建筑83.24万平方米,改造旧住宅区、城中村、旧厂区106.95万平方米;征地3200亩,房屋征收拆迁78.7万平方米。

  内贸市场持续活跃。全年全区实现商品销售额1068.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917.64亿元,增长10.6%;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51.28亿元,增长12.3%。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9.74亿元,增长11.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8.60亿元,增长9.7%。年末全区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达284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8.74亿元,利润总额1.55亿元。物流枢纽港成功跻身首批全国物流示范园区,全国首个液化品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年末全区拥有12个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全年实现成交额108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实现成交额746.92亿元,增长26.7%。   

  开放型经济喜忧参半。全年全区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60.3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进口总额31.86亿美元,增长22.4%;出口总额28.47亿美元,下降17.3%。全年全区引进外商投资项目31个,比上年增长14.8%;总投资额5.8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1.9%;合同利用外资5.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1%;实际利用外资2.8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3%。

  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年末全区拥有星级宾馆8家,旅行社5家,A级旅游景区(点)4个。全年全区旅游综合收入5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5.75亿元,增长15.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590万美元,增长19.5%。接待国内旅游人数766.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1%;接待入境旅游人数5.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0%。招宝山旅游风景区、九龙湖旅游度假区、宁波帮文化旅游区和宁波植物园接待游客人数分别达到161.09万人次、123.61万人次、95.87万人次和36.50万人次。

  交通运输能力持续增强。年末全区拥有营运性公路运输工具4055辆。航运业总运力达到147.87万吨。一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提档加速,三官堂大桥、世纪大道快速路前期项目有序推进,轨道2号线二期正式开工,杭甬复线连接线开展立项。交通出行更加便捷,新增2条公交线路,新建公共自行车网点13个,投放公共自行车500辆。

  邮电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区邮政业实现业务总量7788万元,比上年增长17.3%;邮政业务收入8017万元,比上年增长4.8%;发送信函量82万件,比上年下降20.4%;报刊订销量2517万件,比上年下降11.4%。全年电信业实现业务收入6.71亿元,比上年增长4.8%,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2.4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7.70万户,互联网用户17.58万户。用电量有所增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1.4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7%(见图7),其中,第一产业用电0.13亿千瓦时,增长4.5%;第二产业用电71.37亿千瓦时,增长7.7%,在第二产业中,工业用电71.03亿千瓦时,增长7.8%;第三产业用电6.06亿千瓦时,增长17.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86亿千瓦时,增长17.3%。电力日最高负荷13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5%。

  金融市场喜忧参半。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币各项存款余额632.42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95.39亿元,增长4.2%;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32.75亿元,增长10.4%。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币各项贷款余额612.88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41.59亿元,增长35.1%;非金融企业等贷款余额471.24亿元,下降1.3%。全年全区证券机构证券成交总额1188.86亿元,比上年下降50.4%,其中,股票成交额950.99亿元,下降55.4%;基金成交额22.70亿元,下降66.5%。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4.73亿元,比上年下降26.5%。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数4.58万户,比上年增长1.4%,其中,A股4.47万户,增长1.3%。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建设全面启动,首届全球创新设计大会、“奇思甬动”中国创客大赛成功举办,“宁波慧谷设计小镇”入选市首批特色小镇。年末全区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家,高新技术企业105家,区级科技(科普)示范基地14家,科技型企业194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94家。全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58次,获得省、市科学技术奖5项、专利授权1782项,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18项,引进高新技术项目46项,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252份。年末全区拥有省名牌产品25个,市名牌产品38个。

  教育事业继续领先。年末全区拥有幼儿园59所,在园幼儿13612人;小学23所,在校生23566人;初中7所,在校生9541人;高中4所,在校生5002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2479人。幼儿入园率达100%,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100%,高中入学率达99.3%,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中考总平均分列全市首位,高考一本录取率达43.4%,镇海中学、蛟川书院一本上线率分别达98.3%和83.9%,全省总分前100名达44人。宁波赫威斯肯特学校开工建设;新城中学建设及炼化小学改造(一期)项目继续推进;骆驼实验学校(一期)、职教中心扩建工程建成投用,新建校舍面积5.36万平方米。

  人才开发持续发力。全年全区组织各类人才招聘活动134场。引进和培养博士42人,硕士及副高以上264人;接收各类大中专毕业生2475人,其中,硕士生82人,本科生1358人。年末全区拥有省领军型创业团队2个,市“3315计划”团队6个、个人13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8725人,其中,高级1699人,中级8568人。

  文化事业有新发展。“厚德镇海”、“书香镇海”建设全面深化,3人获评“中国好人”,10人获评“浙江好人”,成功创建全国2016年“书香城市(区县级)”。广播剧《给大海点灯的人》获得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奖金奖,戏剧精品《明州女子尽封王》成功创作。引进文化创意企业351家,合计注册资金超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年末全区拥有镇(街道)文化站6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492个。全年组织大型文化演出活动125场,群众性文化活动457次,第三届市民文化节、雄镇大舞台、德国海顿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浙江省话剧团精品话剧《凤凰》等文艺展演相继举办。年末累计开通有线电视用户10.30万户,其中,农村3.44万户。全年新开通数字电视小区9个。

  卫生事业有新进步。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服务机构238家,其中,医院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7家,村卫生室83家,门诊部13家,疾控、监督2家,妇保机构1家。全区共有医院病床2345张,拥有专业卫技人员3274人,其中,医生1104人,护士(护师)1415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103张,医生49人。6个镇(街道)实现云诊室建设全覆盖。

  体育事业有新成绩。全年全区获得国家级金牌16枚,银牌4枚,铜牌5枚,其中,蹦技学校在全国技巧锦标赛上获得金牌10枚;获得省级金牌38枚,银牌19枚,铜牌10枚;获得市级金牌143.5枚,银牌108枚,铜牌105枚。全年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316次,参与人数5.70万人,新增和更新各类健身路径36套。成功举办第二届“吾悦广场”九龙湖(宁波)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年末全区按户籍口径统计的总户数90547户,人口226846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09‰,死亡率4.19‰,人口自然增长率4.90‰。全区女性初婚人数930人,一孩率为66.0%。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127元,比上年增长7.7%。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46元,比上年增长8.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5年的1.823:1缩小至2016年的1.817:1。年末全区私家车(9座以下)拥有量78072辆,比上年增长15.4%。

  就业再就业工作深入推进。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118人,开发(保持)公益性岗位1027个,帮助失业人员、被征地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实现再就业7762人,其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44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65%。

  社会保障提质拓面。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区属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20.31万人、21.33万人、15.51万人、16.18万人和14.0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3%、1.6%、3.0%、7.1%和0.3%。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区拥有各类福利机构8家,床位2190张,福利企业19家。全年支出各类救助金8025万元,募集慈善捐款3293万元,纳入低保对象人数1626人,发放低保金913万元。

  环境整治持续加力。全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2.9%,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主要污染因子氨氮、总磷浓度明显下降。完成河道生态修复11.4公里,清淤20.1公里,关闭94家污染畜禽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年末城市绿地面积2856公顷,绿地率44.9%;公园绿地面积32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7.3%。新增绿化163公顷,完成沿海防护林修复23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达28%。

  社会安全管理成效明显。平安护航G20峰会任务圆满完成,治安形势持续好转,连续两年荣获“省创建法治县(市)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全年全区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128起、死亡34人、受伤1109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8.6%、5.6%和12.6%;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36起、死亡27人、受伤132人,分别比上年下降4.9%、3.6%和7.7%。

  [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正式授牌]9月24日,在2016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暨全球化企业发展中国(宁波)论坛开幕仪式上,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余红艺为镇海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授牌,区委书记薛维海接牌。

  [宁波植物园建成开园]9月28日,宁波植物园开园仪式举行,坐落于镇海区庄市街道的宁波植物园一期正式建成并开园运营。

  [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作]12月26日,宁波镇海保税物流中心(B型)历经7年多时间的申报与建设,正式封关运行,中心关区代码(3120)正式启用,海关监控中心同步启用。

  [镇海电厂搬迁实质性启动]2016年2月,镇海电厂区域整体迁建框架性协议签署,该厂区域整体搬迁工作迈出实质性一步。

  [四个平台建设成效明显]2016年,镇海扎实推进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创新了由一个指挥枢纽、二级指挥体系及四个平台联动组成的“1+2+4”基层治理模式,成为全市第一个实现“四个平台+综合指挥室+全科网格”全覆盖的区县市。

  [建成投用智能化道路运输监控平台]6月30日,区道路运输监控平台启用仪式在区道路运输监控平台展示中心举行。副市长陈仲朝宣布平台启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