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擦亮“海防文化”金名片 触摸历史脉搏 传承“四抗”精神
一片海,一座山,一条江,一道塘,围起了镇海这座千年古城,造就了镇海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承载了峥嵘岁月、历史流痕。独特的山水人文是镇海的“品质之源”。2000余年的海防海丝文化,6500年的镇海历史,在这里“述说”。
“天哪,这个倭寇的兵器好长啊,被刺到的话该有多痛啊!以前的革命先辈真是太勇敢了,他们好伟大!““现在的我们生活真美好,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每到假期,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会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周边、市内的中小学都会组织学生来这里感受海防文化。
2022年,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基于“海润文化”,开设“海防海丝筑海魂”项目化德育实践活动,在“双减”之下,学校引导海润学子带着问题,结伴前往海防文化实践基地实践、探索、感悟……
在镇海,海防文化不仅作为对外展示的文化名片,更是浸润到群众的思想文化教育之中。近年来,在“双减”政策的大力推行下,凭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镇海籍院士文化资源,结合传统节庆日文化,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开设了一系列品牌化宣教活动,如20年来长盛常青的红领巾宣讲员、海防海丝进校园、海防创意小课堂、流动博物馆等。
海防重镇越千年、二百余年平倭寇、抗英血战镇海口、雄镇锁钥击法舰、全民抗日雄关魂……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多层次、多视角地再现镇海从“海防重镇”到“现代港城”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演进成因,揭示镇海自古以来作为海防要塞、商贸关隘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巍巍招宝山,滔滔甬江水。位于镇海招宝山的镇海口海防遗址,在宁波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安远炮台在中法战争中立下战功,是镇海口海防遗址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招宝山自唐代以来共发生大小战事46次,留下了各个时期的海防遗址30多处,比较有名的是威远城、安远炮台。还有明清碑群、月城等景点,这些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依稀记录着往昔艰难困苦的历史岁月,同时也是镇海人民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抗御外侮、自强不息的历史见证。
依托古代中国海防中心之一、长三角海防前哨的重要地位,近年来,镇海区做好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四抗”古战场遗址、古城、祖居等海防文化基地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利用。加强海防文化研究,深入解读“四抗”真实史迹,讲好林则徐、戚继光、俞大猷、裕谦等民族英雄在镇海的英雄事迹,拓宽海防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科普及活动,让魅力海防文化从博物馆、纪念馆走进百姓生活。定制海防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推出系列主题文创产品,探索海防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路径。
依托馆藏文化资源,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开发了多元化的海防文化文创周边产品,并获得了实质性成果。其中,《抗法战守情形图》卷轴极具收藏价值,“四小抗”人偶手办屡次获奖,并被评为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商品,还有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方寸之间·遇见镇海”3D便签盒、海防馆环保袋、保温杯、雪虎人偶手办等。
“2022年,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经过长期研究,已考证完成并请专业公司手绘复原宋、明、清时期的镇海古城旧貌,制作了古城动效图。另外,还设计制作了‘镇有荷华’香薰莲盒,这是对宋韵文化的敬仰,更是对海防海丝文化的创新传承。”区文广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步,我区将擦亮文化标识,把海防文化名片全面融入镇海公共文化、旅游、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全面融入主题宣传、文化活动等之中,深入挖掘鲜活的文化故事,推动文化名片传承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