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 镇海因地制宜走出特色共富之路

发布日期:2022-11-23 10:54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因地制宜,挖掘乡村资源,全力推动农业农村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使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风景变“钱景”。在农业生产领域,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持续推广万元高效种植模式,精心雕琢“小而美”“小而精”的农业品牌,走出了一条具有镇海特色的共富之路。

盘活“沉睡”资源 打造家门口网红地

“原先这里是用来堆放杂物的村集体用房,租给第三方改造运营后,不但成了市民争相打卡的网红咖啡馆,每年还给村集体带来了7.2万元租金。”秋风爽,稻谷黄,格桑烂漫竞开放。庄市街道永旺村的遇见·永旺咖啡馆外,客人坐赏花海美景,细品香醇咖啡。

曾经藏在深闺无人识,永旺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集体厂房出租,新的增收活水干涸。环顾村里家底,闲置的农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却长年“沉睡”。如何唤醒资源“点石成金”,变低端存量为发展增量,成了一道必答题。

几年前,街道在永旺打造四季花海,供游人免费观赏,为村里带来了大量人气。如今这里又有两栋崭新大楼拔地而起 ,成了“永旺·丰味”特色街区。

“我们打造特色街区作为花海的配套项目,引入网红餐饮、休闲娱乐、亲子游玩等业态。目前,街区商铺招商基本完成,商家陆续入驻装修,预计年底开放。”永旺村党委书记郭诚军说,仅特色街区项目每年就可为村集体增收100万元租金,2022年村集体收入预计达450万元。

像庄市街道永旺村这样“盘活”家底的还有隐藏在九龙湖镇大山深处的秦山村,依靠着湿地、草坪和山水资源,秦山村湿地公园摇身一变,被打造成时下最热门的露营基地,据统计,2022年3月营地开放以来,已吸引宁波周边游客近6万人次。

“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可以到基地上班,村民还能在家门口办餐饮办民宿,大大增加经济收入。”秦山村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秦山村已开办了10余家农家乐、民宿,可提供100余个床位、200余个餐位,满足前来游玩市民对住宿、饮食的需求。

盘活“家底”因地制宜发展共富之路,永旺村和秦山村只是镇海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区正在不断挖掘乡村闲置资源,着力提升村集体经济收益,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加大专业技术投入 让农民种地更有底气

“再有半个月,这片双季稻就能收割了,2022年晚稻的白叶枯病得到了有效防治,产量肯定低不了。”11月11日上午,相关人员在九龙湖镇鼎好农场看到,水稻田金灿灿,稻穗饱满,长势良好。

近年来,我区水稻白叶枯病越发严重,水稻白叶枯病是危害我区稻农的“心头病”,为解决这个水稻生产的大问题,我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经过一年的试验,建立了试纸条快速检测水稻白叶枯技术,有效降低发病率到10%以下。

鼎好农场水稻种植户陈欢江说,水稻最怕白叶枯病,损失大的时候产量损耗达50%以上,这对他们的打击非常大,好在2022年白叶枯病得到了及时的防治。“这样我们种粮就更有信心了!”陈欢江说道。

2022年9月份,我区穴培草莓苗出圃,这也是全市范围内首个利用草莓苗穴盘种植技术培育的草莓苗。在以往的栽培中,草莓育苗一般采用大田种植法培育。但周期长,需经春、夏两个季节,特别是高温多雨的夏季,草莓苗容易得灰霉病,产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鉴于往年遭遇,2022年年初农业农村局创新建立农业科技联盟,落实科技资金和农技推广资金共305万,开展包括“草莓穴盘育苗技术”等涉农科技项目12个,其中“草莓穴盘育苗技术”项目向试种的农业经营单位提供一笔25万元的农业与农村科技项目补助资金,减少农户试种的风险。有了2022年试种成功的经验,明年将扩大种植规模,惠及更多农户。

让农民获得真金白银的回报,真正为农民解难题、增底气、强信心,农民的“钱袋子”才能装得更满,丰收的成色也会更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