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时刻!镇海“蹦”出世锦赛冠军

发布日期:2022-11-21 11:03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图为夺冠的中国女子蹦床队队员们(左三为曹云珠,左二为范心怡)。

满分!冠军!中国队赢了!

北京时间11月19日凌晨4时,在遥距镇海1万多公里的保加利亚索菲亚,当2022年世界蹦床锦标赛女子网上团体比赛赛果宣布后,曹云珠激动地捏紧了队友的手,高兴地直跺脚。而她身旁的队友早已是喜极而泣。观众席上的五星红旗在飘扬,掌声、欢呼声响彻赛场。

这支夺冠的中国女子蹦床队4名选手中,有两位镇海区培养输送的运动员:曹云珠、范心怡。这面“镇海分量”十足的世锦赛金牌,标志着浙江实现了蹦床世锦赛冠军“零的突破”。

这一刻,是镇海人的骄傲时刻。而这一刻,也有很多人惦念着两名“镇海的孩子”。

牵挂

“妈妈!我做完了整套动作!我成功了!”凌晨4时许,曹云珠用颤抖的声音,将胜利的好消息第一时间传递给了在安徽老家的妈妈张兴娜。微信的另一头,是妈妈一夜无眠的守候。“我太高兴了。”张兴娜喜极而泣。

“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体育,也支持云珠学蹦床。云珠4岁开始接触蹦床,只练了几个月,就被教练发掘,认为是个好苗子。”谈起曹云珠的成长,张兴娜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她认为,蹦床塑造了曹云珠自律的性格,“练习蹦床必须控制体重,孩子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自控能力、抗压能力都很强。”

运动带来了光彩,也带来了伤病和牵挂。“肘关节骨折、韧带损伤,都是常有的事。”张兴娜告诉记者,曹云珠尽管“伤痕累累”,但从未有过退缩的想法,“孩子总说要超越自己、为国争光,吃点苦不算什么。”

作为母亲,张兴娜把思念埋在心里。自2020年进入国家队以后,加之受新冠疫情影响,曹云珠已有许多年没有回过家乡。“孩子在外,做母亲的总是会担心。”张兴娜说着说着,有些哽咽,“12月1日是云珠的生日,但愿她到时候能够稍微放松一下,多吃点爱吃的。”

回忆

“那时候,曹云珠安静寡言、范心怡活泼好动。现在一想,已经过去十多个年头了。”“一动一静”,是镇海区业余蹦床技巧运动学校校长祝纪明对曹云珠、范心怡的初印象。作为曾经的教练,祝纪明见证了两人的成长之路。

“头发短短的,穿得很简单,笑容有些腼腆。”祝纪明告诉记者,他在选拔时第一次看见曹云珠,曹云珠还是个11岁的孩子。“小曹话不多但特别能吃苦,练体能时总是坚持到最后,每次都保质保量完成,除非倒下。”祝纪明直言,没有见过比曹云珠还肯吃苦的孩子。

吃得了苦,便练就了过硬实力。“小曹小小年纪就和大姐姐们一起参赛,没有参加过省赛,就直接多次斩获全国青少年冠军,早早被征召进了国家队,是一匹不可小觑的‘黑马’。”祝纪明回忆道。

“我叫范心怡,我可以跳得比其他小朋友都高!”祝纪明对范心怡的这句自我介绍,记忆犹新。在他看来,明媚、勇敢、阳光是范心怡的代名词。

“这个小姑娘一直在蹦床上不停地跳,身姿柔软,跳得也很高,有着超越常人的天赋和临场发挥能力。”祝纪明用手比划着高度,沉浸在回忆之中,“那时候我就知道,她一定能取得佳绩。如今,她做到了。”

传承

得知自己的比赛受到镇海人民的关注,两位选手也专门录制了感谢视频,辗转送到记者手里,表达对母校、对镇海的感念。

“正是一代又一代蹦床人的坚持,才有了了今天的成绩。”曹云珠说,“我要感谢镇海、感谢宁波的培养,镇海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祝愿镇海蹦技学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冠军。”

“很高兴大家关注我们的比赛,我想感谢教练和队友,感谢宁波和镇海对我们的培养。”范心怡爽朗地表示,这次比赛算是完成了“小目标”,“这枚冠军奖牌只是我的开始,接下来我会充分准备明年的亚运会和世锦赛,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为自己、为镇海、为浙江省、为国家争光。”

采访的当天尽管是周末,镇海蹦技学校的孩子们依然在日常训练,宛若十多年前的曹云珠、范心怡。

得知两位师姐合力夺得冠军时,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自豪的笑容。“我在学校光荣榜上看到过两位师姐的事迹,她们拿下了很多块金牌,这也深深激励着我。我也要努力练习,为国争光。”学生陶艺稚气却坚定地对记者说。

“蹦床之乡”镇海已是名副其实的“冠军摇篮”,培养出了黄瑞芬、邬海波、曹云珠、范心怡等一批世界级运动员。如今,蹦床运动也已深刻融入镇海的全民健身事业之中,镇海的蹦技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承。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