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宝山街道:一街一视界、一街一特色,让居民幸福满格

发布日期:2022-01-21 08:58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在神秘的北纬30度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的接点处,一场老街蝶变、城市更新正在上演。

鳌柱塔

暗夜垂暮、华灯肇启,招宝山街道改造提升后的文化广场,成为一个天然的文化大舞台,各类自发或有组织的文化活动轮番上演。每到傍晚,各类音乐在优美的环境中,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呈现出一派盛世祥和的美好景象。

今年,招宝山街道新增了两处网红打卡街区。一处是集文化、休闲、购物、商业功能于一体,融合招宝山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的文化广场休闲商业特色街区;另一处则是以海上丝绸之路、大运河等历史文化为主题,以光为笔、影为形,通过河海光影公园艺术灯光展演,在沿江景观带打造沉浸式“夜景观”的河海光影特色街区。

文化广场

古宅新街,时代人文记忆

从招宝山饭店出发,到南大街美食街享受一番镇海风味,再到文化广场漫步小桥流水,穿过新天地特色商业街,领略徐宅、吴杰故居、老城展示馆、鼓楼、镇海中学、唐宅的历史魅力……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一体化的文化广场休闲商业特色街区让镇海老城焕发新生机。

沿道而游,入目之处皆是美景

纵横交错的街巷是镇海老城的“毛细血管”,也是反映老城人文底蕴和历史风貌的名片。站在镇海胜利路与城河路的交叉口,左手边是老城名宅徐宅,复古的双门木窗向外打开,犹在诉说着这里历史悠久。与徐宅一条马路之隔的则是清朝光绪年间招宝山炮台守备吴杰的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漫步在老城充满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的街道上,昔日老破旧的道路如今已“蜕变”成一条集文化休闲绿色为一体的美丽走廊。这片区域曾集中了镇海人民大会堂、青少年宫、工人俱乐部、文化馆,附近还有老年大学,是镇海老城举办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根据老城提升改造需要,新增了以主打文化业态的“新天地”文创街区。放眼望去,街区自然、静谧又古朴,建筑外观以民国风情为基调,彰显街区的古朴,使人重温旧时镇海的繁华与记忆。

沿道而游,一路是景。紧邻新天地项目的这片公园,就是镇海文化广场。虽已入腊月,寒冬凛冽,但漫步在老城文化广场的一角,常有老人坐倚谈笑,儿童嬉戏玩耍,画面悠然惬意。

镇海文化广场的前身为中山公园,承载着老城居民浓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共鸣,至今许多家庭的老照片里还能追寻到当年的一草一木,感受这座城市和人民生活的时代变迁。

2019年,连同新天地项目,招宝山街道启动文化广场改扩建工程。改造提升后的文化广场,把江南园林文化与现代环艺设计融为一体,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闲适淡雅、假山怪石凉亭的怡然自得,又有乔木小草绿地的清新自然、地砖水泥钢构的畅快直接,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高低与平坦错落有致,漫步其中,心旷神怡。

“昨晚这里有活动,今天你也可以来参加。”中午时分的镇海文化广场,王奶奶正向叶阿婆介绍公园近期的活动。改造后的文化广场,更是一个天然的文化大舞台,各类自发或有组织的文化活动轮番上演。“这里有凳子多好啊!”今年80多岁的王奶奶表示,文化广场是她经常漫步、晒太阳的地方。

镇海中学

升级街区,打造休闲商业空间

南大街一头,映入眼帘的鼓楼始建于朱元璋在位时期的明朝洪武年间,为防御倭寇侵扰所建。如今硝烟早已散去,鼓角不再争鸣,从鼓楼进去,大教场经改建后,成为镇海老城开展老底子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孩童在内玩滑板、跳绳、追逐嬉闹;两排大树呈伞状,树下人们三三两两坐着,或相互交谈,或温柔地看着孩子们玩,动态的孩子与静态的大人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门口的鼓楼东路则是镇海的知名老街,两旁店铺林立,不胜繁华。街道历经数百年历史变迁,古老的商业文化在此传承。百年老店大生堂药房、旭日书店、龙赛医院……鼓楼东路商业街不宽,也不长,但却是一条集聚百年老店、网红店的知名街,也是一条追求身体健康与通向学业有成的学士街。

如今,通过“鼓楼西路升级改造”,商业街的环境面貌得到了大提升,道路两侧的店招店牌采取“一户一策”,让商铺设置与街容面貌相得益彰、互为衬托,增强了商业街的文化气息、青春气息。沿街商户们都说,全新的店招店牌既美观又安全,环境变美了。一商户更是笑称:“整个街面干净整洁,每天开门营业时的心情都会好一点。”

鼓楼另一侧鼓楼东路上便是著名的镇海中学了。百年名校镇海中学不仅是镇海崇文重教、镇海科教文化的浓缩,从这里走出了包括中国两院院士在内的众多科学家、艺术家和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镇海中学对面有一处古宅,名叫唐宅,是一处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明朝时期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目前,唐宅镇海中学校友会已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

走在路上,听着商户和居民你一言我一语,望着他们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街道街区的蜕变和改善,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沿江景观带

水市相融,新潮港口之旅

住在开元曼居酒店,吃在山外山大酒店、新渔庄、石浦大酒店、花园大酒店,逛在上海湾,游在航济亭、海丝起碇港、万斛神舟、镇海渡……如今,在这条总长约1.8公里、集防洪防台和景观园林于一体的沿江景观带上,建起了河海光影特色街区,串联起镇海的传奇历史与浙东文化,也默默见证了这个小城的今昔荣耀。

文化为魂,带来极致光影盛宴

临近春节,年味一天比一天浓了起来。对居民李阿姨来说,去年春节期间在沿江路上演的“运河启航 海丝扬帆”主题艺术灯光秀至今还记忆犹新,绝对能够入选记忆中过年氛围感的TOP1。

伴随着绚烂的灯光,震撼的音效,古船的风帆将镇海老城的历史娓娓道来。如梦似幻的场景中,你可以一瞥镇海千年的风华,也可以感受到镇海前程似锦的未来……

目前,招宝山街道古船大型光影故事互动灯光秀广场已基本完成,共设计约20个景观节点的光影打造。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点亮,各色灿烂炫目的光芒,让人置身在浪漫而唯美的色彩中,还能感受英勇抗击外寇侵略、造船东渡出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等故事。“我们晚上会到沿江路散步,那里经常有灯光表演,随手一拍发到朋友圈就能收获好多点赞呢!”李阿姨笑眯眯地说道。

沿江景观带夜景

梦回大宋,重温海丝运河盛景

镇海,既是京杭甬大运河的终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公元1123年,北宋宋徽宗为派遣使节访问友好邻邦高丽,特敕命招宝山下的造船厂制造两艘“万斛神舟”,从三江口古船码头启程。“万斛神舟”抵达高丽的时候,“倾国耸观,欢呼嘉叹”。如今,我们看到正是按照1:1仿建的北宋“万斛神舟”。“仿佛再现了宁波海运与造船业的发达盛况!”每每有人驻足于此,都会不禁发出如此感叹。

百舸争流通异域,一山招宝耀中州。宋代以来,进出古宁波港的各国船舶大多在招宝山下的利涉道头停泊休整,这座始建于北宋崇宁三年的大型码头被专家誉为“明州第一码头”。“利涉”二字意为“顺利渡海”,寄托着海员家属希望家人平安归来的朴素愿望。汉白玉筑成的牌楼面朝甬江,见证着船来客往的熙攘繁华。

在利涉道头边上,有一座始建于北宋元丰元年的航济亭。航济亭既是高丽使者入宋的第一站,也是他们在华行程的最后一站,建成约50年间共接待高丽使者14批,南宋时期毁于金兵战火。如今的航济亭由中韩合资LG甬兴化工有限公司捐资重建。亭内设立“海上丝绸之路”陈列馆,以图板和实物形式展示着镇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启碇港的历史、“海上茶瓷之路”的古老文化和镇海人勇立潮头、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

古船灯光秀

蝶变老街,讲好城市更新故事

隔着一条马路,又是另一番天地风景。

沿江会KTV、山外山酒楼、茶座……漫步在充满现代商业和城市生活品位的上海湾风情街上,整条街都散发着新潮气息。短短几分钟,就让人的思绪从古代一下子穿越到了现代。

上海湾风情街是高品质商业住宅小区海尚国际的配套商业综合体,主打餐饮和休闲娱乐,是镇海人气最旺的特色街区之一。自开街以来,还吸引了一大批儿童校外培训机构云集于此,上海湾风情街内的“星光里”儿童情景主题街区应运而生。

一个有态度的主题街区,一方面可以满足对购物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有点文艺,或小清新,或艺术范儿。

招宝山街道在营造街区特色、提升街区品质上花了一番心思。装点街头环境、提升街区形象、增加内部氛围、引进娱乐消费、设置才艺展厅,仿佛给“素颜”的街区化了一个精致的妆容,也增添了几分童趣。

星光里儿童主题街区

今年65岁的新镇海人孙建海说,镇海每一天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公交车站台变得童趣了,娃娃机、儿童书店、零食店多了起来,还有儿童汽车和小火车,以后带孙女出去玩又多了好去处,甚至可以待上一天。”说这些话的时候,孙建海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意。在他看来,镇海的“颜值”和“气质”是并存的,这也是他爱上镇海的原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