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主业 练好内功,“智慧”野马奔向新蓝海
图为野马电池生产车间。
在野马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示范车间,4条碱性电池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运转。该车间采用无人化生产线设计,平稳有力的机械手、操作自如的搬运机器人……这些智能化设备替代了传统的人工。
“每条碱性电池生产线的用工人数从原来的5人减少到1人,每台包装设备的用工人数也能减少1人至2人。”野马电池两化办经理王建裕告诉记者,智能工厂项目建成后,目前每条生产线每分钟可生产600颗碱性电池,平均生产效率可以提高20%,产能增长近30%。
通过机器换人,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在野马电池,这样的智能化生产车间还有不少。近年来,野马电池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不断做强做大,通过市级数字化车间验收,成功入选省级“智能工厂”名单,今年5月还获得了市级“未来工厂”。智能化改造后,不仅生产效率提上去了,产品质量也因此得到了提高。“生产线上产品不良率降低了25%,产品报废率由原来的2.8‰下降为2‰以下。”王建裕表示。
从最初的“智慧野马1.0”开始,这几年企业通过数字化建设不断迭代升级,目前野马电池智能化进程仍在继续,“智慧野马4.0”深度融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5G、数字孪生、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建立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实现生产数字化、制造协同化、管理智慧化。
智能化升级的背后,是野马电池精耕主业、练好内功、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做好做强主业是企业上市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我们的底气所在。”野马电池董事会秘书朱翔告诉记者,今年4月12日,野马电池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企业的业绩和可持续性等都是上市的重要衡量指标。20余年来,野马电池始终根植于干电池的研制,做精做强主业,从未偏离主轨道。企业还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先后被授予“省级研究开发中心”“宁波市企业研究院”称号,2020年研发投入达到3200万元。如今,该企业已成为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的锌锰电池制造商和出口商。
“上市对我们企业来说,是一个契机,有助于提升知名度,推动品牌发展,打开市场。”朱翔表示,目前野马电池国外市场占比在85%左右,乘着上市的东风,未来,野马电池将进一步精耕主业,在设备技术升级、高端人才吸纳、研发平台建设等各方面做优做强,将野马品牌打得更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