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聚力助推制造业高飞远航

发布日期:2021-07-06 09:15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宁波红杉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创新产品烤瓷铝板,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应用;宁波新宏液压有限公司产品卷扬机和传动装置,随“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前往南极,服务国家极地科考;宁波灏钻科技有限公司的净水设备远销非洲,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饮水品质……多年来,我区不少制造业企业深耕细作细分领域,持续创新,引领业界。

挖掘优势,跻身前列

单项冠军企业在制造业占据中高端地位,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在出台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实施意见助推下,截至2020年,我区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3个、国家单项冠军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6家、省隐形冠军企业2家、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5家、市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24家。

2021年5月29日,《摆缸式径向柱塞液压马达》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启动会暨第一次研讨会举行。该标准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制定,新宏液压为主要起草单位。标准创新引领行业发展,这已是我区企业的一致共识。2020年,我区强化标准创新、推进质量品牌建设,新增浙江制造团体标准5项,主持制订国家标准2项、修订国家标准2项,参与制修订8项。

“深挖企业内生动能方面,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强化企业梯队培育与标准创新。”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2020年,我区举办精益管理专题培训班和紧固件企业管理提升专题培训班,培训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者逾700人次;推动管理提升项目提质,实施31个企业管理提升项目,培育6家管理提升优秀企业,将素质提升工程红利惠及更多企业。

2021年,我区以“点单”模式打造“管理提升大讲堂”,推出系列培训7期,培养造就一批懂管理、善经营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队伍。目前,精益数字化管理培训班、智能工厂建设培训班、精益成本管控培训班、薪酬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建立培训班等4期培训班已相继举行,累计培训逾1000人次。“全价值链过程能力构建与优化培训班、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及流程优化再造培训班、企业财务负责人训班,也将在近期逐步推出。”该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在近日揭晓的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0创业创新风云榜颁奖上,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等全区一大批企业跻身榜单。

强链补链,协同发展

2020年第三季度,镇海炼化气相乙烯直供宁波巨化新增管线投用,输送量为每小时1.5吨。该管线投用后,全年可节约运行成本逾250万元,进一步提升镇海炼化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的一体化协作能力。此前,镇海炼化还向金海晨光新增一条丁二烯管输线。

2020年,我区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支持镇海炼化、杜亚机电等三个产业链共同体发展,推出盘福生物首台套产品应用对接会、磁性材料行业协同创新对接活动、重点石化项目与装备制造企业产品供需对接会等7场产业链龙头企业上下游原料、设备及市场对接会。

制造业是我区传统优势产业,我区装备制造业也已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占据重要地位,镇海炼化等业界翘楚企业已开启合作之路。2020年10月,我区举行重点石化项目与装备制造企业产品供需对接会。镇海炼化、恒河科技与宁波巨化等7家重点石化项目企业相关负责人,对接埃美柯、明欣化机与连通设备等近40家全区优质的装备制造相关合作意向企业,寻找拓宽合作契机,共谋高质量发展。

“强化产业链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我区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全力打造石化新材料标志性产业链,围绕‘122’千百亿产业集群,参与建设稀土磁性材料、智能家居等全市标志性产业链。”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推进重点产业链项目实施,建立健全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强链补链项目库,开工建设恒河新材料18万吨石油树脂项目等2个省级产业链创新协同项目,跟踪协调市级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47个。

集聚合力,孕育动能

小微企业园持续孕育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新动能。

截至2020年,全区已建成13家省级小微企业园,其中省四星级小微企业园2家。除围绕“一镇一园一特色”,开发建设小微企业园外,我区还制定出小微企业园入园相关管理办法,量化入园企业单位面积销售、税收、投资等准入条件,明确企业入园审核、退出机制等全生命管理要求,让小微企业园拥有更为强劲的活力。

作为全省22个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区(县、市)之一,我区正深入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 培育优势企业竞争力、提升产业全领域治理能力与提升企业服务能级,有序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方面,我区扩大差别化政策应用。“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针对性实施差别化财政和用能政策。”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A类及部分B类企业通过电力直接交易降低用电成本近1亿元。2020年,全区新增的3134亩工业用地、46万吨标煤用能指标,全部用于保障A、B类企业“增资扩产”。

2020年,全区企业共完成技术改造40家、腾笼换鸟19家、关停淘汰13家、改造旧厂房11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我区制定低效用地(企业)整治提升方案,有计划推进后海塘、三星工业园等低效、老旧工业区块实施收储再开发,持续完善配套设施、强化交通秩序管控与提升整体环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