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58714/2021-201315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成文日期: 2021-06-08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区审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0年审计工作成果

2021-06-08 15:26 来源:区审计局
字号:
分享:

一、提高工作站位,强化对党忠诚的政治自觉

一是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安排审计重点。2020年,确定了科技创新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城镇生活废弃物处置情况、重大医疗项目建设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等11个重点项目,事前确定审计重点、预设审计目标、加强审计力量配备,做到聚焦重点有目标有抓手。

二是有效发挥市委审计办的统筹协调作用。全年共向市委审计委员会呈报各类报告、专题材料56份,为市委加强宏观决策管理提供参考,获得主要领导批示16篇次。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提出审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和实现路径。

三是充分展示审计人勇为善为的政治担当。全局共有1250人次奔赴对口街道9个社区参与一线疫情防控,党员干部参与率达100%,并派出多人参加“千名干部助万企”行动,赴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先后收到社区街道送来的7面锦旗和2封感谢信,并有1名同志获评全市抗疫先进个人,1名同志家庭获评全市抗疫“最美家庭”。同时,抓紧抓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审计,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的审计保障。

二、发扬斗争精神,认真履行审计监督服务职责

一是聚焦稳增长,着力推进重大政策措施落地见效。2020年,安排了“三促进”等14个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项目,其中促就业、疫情防控等政策跟踪审计项目采取了市县两级联动实施的方式,为推动各项政策落地实施、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聚焦提绩效,着力推进预算法贯彻实施。指导全市审计机关首次完成对全市两级一级预算单位应审尽审的全覆盖审计目标。通过大数据审计和现场审计相结合,在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揭示了预算绩效管理推进缓慢、预算执行率低、资金滞留闲置等共性问题。

三是聚焦惠民生,着力推进民众获得感全面提升。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大对民生领域重点事项、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力度,促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0年圆满实现了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全覆盖的目标。

四是聚焦促责任,着力推进权力规范运行与责任落实。全年共完成了对20个部门(单位)的22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

三、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积极推动审计事业创新发展

一是不断规范机关内部管理。坚持党建引领,以高度政治自觉抓好政治生态建设,强化“靠业务吃饭,靠党建强身”理念,完善“支部建在项目上”党建品牌建设,着力把党建工作“软实力”转化为审计工作“强动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教育,确保“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坚持以巡察整改为契机,认真剖析问题原因,找准“症结”,扎紧制度笼子,及时修订局工作规则、局下属社会团体管理办法等20余项内控制度,实现精细化管理。

二是努力优化审计外部环境。推动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审计整改落实工作机制的意见》,在审计整改制度建设上走在了全省前列。协同市委组织部研究制订了《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会商研判工作操作规程》,进一步提升审计在从严监督管理干部中的作用。加强审计外部宣传,与中国审计报社合作制作的原创短视频《医审伉俪》入围审计署“五个十”正能量作品展播,聚焦质量和效益打造审计精品的经验总结得到《中国审计》和《宁波日报》专题报道。在宁波日报、宁波电台开设专栏“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争当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宁波审计声音”,在“甬派”APP开设“内部审计知识知多少”网络知识问答,得到17万余名网友参与,进一步扩大了审计影响力,提升了审计形象。

三是持续推进审计信息化管理。重点夯实了基础性工作。加强数据归集。加强人才储备,连续2年派出8名干部参加省厅“中级班”培训。同时,下属经责中心加挂计算机审计中心牌子,招录了2名计算机专业人员并组建了一支稳定的计算机协审团队。建成了经济责任审计管理系统,清晰掌握审计频率、周期,实现单位、资金、领导干部多维度动态管理。(宁波市审计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