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提升庄市公交设施及资源的建议
领衔人 | 杨燕惠 |
建议内容 |
原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去年在宁波市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完善出行服务,加快推动公交建设由“基本适应”向“群众满意”的转变,要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公交都市创建,优化规划布局,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政策保障,让群众有更好的出行体验。 庄市辖区近几年庄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人口快速积聚,城区范围不断扩大,群众对城市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通出行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民生“关键小事”。随着三官堂大桥通车、逸夫路和北外环贯通,今年年底我们又将迎来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的开通,如何优化庄市公交对外的接驳和内部的微公交循环,同时改善候车环境,成为亟待考虑的问题。 庄市街道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设村(社区)16个,人口15万,其中户籍人口5.3万,流动人口6.5万,大学生3.2万(2021年将恢复到4.2万)。有市级医院两个,另有万科1902广场、金色广场、1688新青年广场等多个商圈综合体。辖区人口密集,住宅小区集中,学生数量多,文创企业以及综合商圈服务业又吸引了大量顾客流、职工流,日常公交出行需求很大。 庄市目前公交资源及设施的优化主要面临三方面问题: 1.城市核心区变化较大。推进全域城市化之前,庄市集镇(老街)范围,即兆龙路西南段与兴庄路合围区域,一直是庄市人流、物流最为密集的地方,主要的公交线路基本都是围绕兴庄路、兆龙路(目前各有6条公交途径)布局的。但是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庄市的人口聚集区逐渐向东西两个方向扩展,东边主要集中在明海大道东侧和逸夫路西侧之间区域,西边则是兴海南路两侧区域。变化后的城区范围扩大,周边涉及到大量住宅小区、学校、幼儿园和商圈,需统筹考虑对城区主要点位的公交线路覆盖。 2.道路客观条件限制较多。庄市辖区交通道路情况复杂,南北向、东西向的道路很少,小路多、路网密集,且存在同心路这样的环形道路。此外,部分路段幼儿园、菜市场、住宅小区入口密集,道路本身路面不宽,高峰时段或遇到其他项目施工时交通压力非常大,以兴庄路为例,高峰时段容易出现违停等现象造成道路拥堵情况,降低了公交车的运行效率。 3.公交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除了优化公交资源外,广大群众还希望能有一个更加舒适的公交候车环境。公交候车亭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不但是乘客享受舒适便捷公交出行的驿站,也是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三官堂大桥通车后,庄市作为镇海对外形象展示的前沿,部分基础设施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亟待进行一次整体提升。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庄市核心区内同心路、同源路等路段上的候车亭还只有一根电线杆式的站牌,缺少遮雨棚等必要设施,日晒雨淋对乘客候车造成不便,这样的候车亭与庄市的城市定位也并不相符。 1.统筹调整区域换乘站点布局。在辖区主要道路上统筹设置换乘站点,发挥站点辐射作用。以辖区内的6条主要道路,即宁镇路、中官路、兆龙路(庄俞公路),明海大道、庄市大道、逸夫路为基本框架,对庄市公交进行优化调整,在各条道路上选择性设置1-2个站点,作为公交线路集中辐射点,供乘客换乘主要的区内公交、跨区公交和轨道交通。例如,宁镇路上可以选择三官堂站,让1-2条经过庄市的跨区线路或微公交到此处经停,既方便居民换乘其他区域的公交,也可加强与地铁接驳。 2.酌情调整微公交线路规划。从民生需求、换乘需求出发,尽可能通过微公交线路的规划调整填补新建住宅小区、商圈出现的公交线路空白。例如菱洲雅庭、瀚宁府、宁大花园等住宅小区,1688青年广场等商圈目前公交站点未能覆盖,建议结合逸夫路、庄市大道的线路布局增加微公交线路、班次,线路设置尽量接近居民区、菜场商超、幼儿园、医院等民生服务机构,尽可能满足老年人买菜看病、幼儿园上下学接送等民生需求,力求实现“车站近一点,候车时间短一些”。同时,酌情增加早晚高峰的发车频次,或采用“招手即停”的方式,加速公交微循环。 3.规划建设特色旅游专线。目前,永旺村民想到位于勤勇村的卫生院配药没有公交车坐;永旺路光明段和勤勇段还没有通公交线路,村民想要到宁镇路换乘公交、地铁的难度大;一些重要的旅游景点、名人故居,例如永旺花海、包玉刚故居、邵逸夫故居等也没有公交线路串联,不利于乡村旅游发展。建议在农村范围内新增一条农村微公交线路(或旅游专线),串联起宁波帮博物馆、包玉刚故居、邵逸夫故居、江南第一学堂、宁波植物园(1号门)等主要景点,钟包、汉塘、光明、万市徐、永旺、勤勇等特色农村,一方面统筹联动辖区内的商帮文化资源,另一方面综合促进永旺路沿线的四村联片规划建设,实现主要村道公交贯通,满足农村居民就医、入学、外出等需求。 4.改造提升公交候车亭。建议对城镇核心区和农村旅游风景区周围的公交候车亭进行一次彻底排摸,在排摸的基础上对“光杆”候车亭等辖内主要道路上的公交候车亭软硬件统一提升改造。软硬件提升方面,设施应更加智能化、信息化,功能应更加精准、高效,配套搭载贴合城市道路沿线各站点实际需求的功能设施,可参考地铁站台的指示方式,引入电子站牌和公交到站查询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公交候车亭的换乘、引导作用,让老百姓能够更清楚、快捷地查询到交通路线及车辆到站信息。氛围营造方面,定位应注重庄市“商帮故里、院士之乡”的人文特色,把候车亭灯箱广告作为本土文化宣传窗口,依托庄市老街、江南第一学堂、宁波帮博物馆、包玉刚故居、宁波植物园等一些旅游景点沿线的候车亭重点介绍庄市旅游特色景点及“宁波帮”故事。 |
主办单位 | 区住房和建设交通局 |
答复意见 |
杨燕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提升庄市公交设施及资源的建议”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1.针对统筹调整区域换乘站点布局。目前市公交集团1路、521路、微25路已符合经过庄市的跨区线路或微公交经停三官堂站点的要求,其中1路连接镇海片区、江北片区、海曙片区,521路连接镇海片区、江北片区、鄞州片区及高新片区,微25路以微线形式填补庄市片区部分线网空白。 2.针对酌情调整微公交线路规划。我局年初已拟定802路由宁大学生二村至宁大学生二村(环线)优化调整为公交汉塘站至公交汉塘站(环线),调整走向:汉塘路、逸夫路、中官西路、思源路至思源路毓秀路后恢复原线;中官西路思源路后改走中官西路、逸夫路、汉塘路。填补逸夫路瀚宁府、宁大花园等住宅小区线网空白。 3.针对规划建设特色旅游专线。新辟庄市街道支线(公交庄市站-金色荣湾南),设计线路走向:陈倪路、庄市大道、庄荣路、芳辰路、同心路、庄市大道、镇宁西路、永旺路、光明村村道,将对永旺路光明段和勤勇段进行有效连接。 4.公交候车亭作为道路附属设施,一般在道路提升改造时同步配套建设。部分道路建设时未配套建设公交候车亭,此类公交候车亭只能通过零星公交候车亭项目建设。但从2020年起区财政就不再安排零星公交候车亭建设资金,所以目前我局没有此类项目的建设资金。我局会积极向财政等部门争取相关的建设资金,尽早在部分路段上改建公交候车亭,以改善居民的候车条件。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为公共交通的完善和发展提出宝贵的建议,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