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老年代步车管理的建议
领衔人 | 教育体育界别 |
建议内容 |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工具的依赖越来越大,购买老年代步车的人群越来越多。部分老年人因出行刚需,买菜、就医、接送孩子上学等需要,使用老年代步车出行。 但是,这些老年代步车无牌无证且速度很快,很少遵守交通规则,由其引发的交通事故频繁,使本就拥堵的城市交通雪上加霜,老年代步车已成为我区新的交通隐患。监管有空白,想管也没法管,是造成老年代步车乱象的主要原因。 主要存在的问题: 1.老年代步车多数无视交通法规,抢道、串道现象严重。在城区经常看到车体上喷着“老年代步车”字样的貌似微型汽车,或三轮,或四轮,穿梭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没有牌照和保险,开车人没有驾驶证。且老年代步车车体占道宽接近微型机动车外型,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混行、抢道、串道,给自身和其他车辆带来安全隐患,也给城市交通造成一定压力。 2.老年代步车缺乏源头管理。驾驶人没有驾驶证,车辆名为老年代步,实则许多驾驶人不是老年人。 3.有人利用老年代步车进行运营。无证无牌的老年代步车运营载客,不仅扰乱了运营车辆的正常次序,也影响城市形象。 4.由于老年代步车无证无牌,所以无保险,一旦出现交通事故,不能抵御理赔风险,难以解决带来的各种纠纷。 5.老年代步车经常占用城市公共停车位,因其没有车牌登记,因此也无需缴纳任何停车费用。 6.交警部门规定严禁用老年代步车、三轮残疾车等接送中小学生,但是事实上不少祖辈在用这种车辆接送中小学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为此,我们建议: 1.希望相关部门重视起来,加强对老年代步车的监督管理。尽快出台老年代步车管理方面的相关法规,使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2.建议对老年代步车进行牌照管理。必须上牌才能上路行驶,驾驶人必须持有效驾驶证件方能驾驶。 3.加强日常交通查处力度,禁止老年代步车进行非法运营,严抓老年代步车强制性保险、年检的办理审查。 4.加强对老年代步车生产厂家及销售部门的规范管理。厂家销售上路的车辆要达到国家规范技术标准所要求的性能保障。 5.在学校周边上学、放学等繁忙时段严查老年代步车接送学生的情况,一旦查处,应予以惩罚。 |
主办单位 | 区公安分局 |
会办单位 | 区住房和建设交通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答复意见 |
教育体育界别(团体): 您在区政协第十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老年代步车管理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分局交管部门认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方面,全封闭式电动三(四)轮车等“变异车”、“老年代步车”在农村偏远地区以及学校周边接送孩子时逐渐增多,带来新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已引起交管部门的重视。市交警局日前已出台专项整治工作行动方案,全力开展老年代步车等全封闭式电动三(四)轮车严重交通违法专项整治。分局交管部门针对辖区实际,已开展多次全封闭式电动三(四)轮车集中整治行动,特别加强对学校周边接送学生的电动三(四)轮车的严格查处,对该类车辆一律按机动车论处,对无牌无证驾驶的予以扣车、罚款、拘留。今年以来,已查处了一批电动三(四)轮车违法行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对学校周边电动三(四)轮车的查处力度,并结合“五进”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打击整治与宣传教育并行,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呼吁老年人不购买、不驾驶“非标”车辆,全面营造严管严查的高压氛围。此外,一旦发现存在非法运营的车辆,及时移交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进行处罚。 另一方面,全封闭式电动三(四)轮车生产厂商未按规定到相关部门备案,信息未列入合法上牌目录,所以无法在车管所登记上牌,导致该类车辆无牌上路现象较多。如符合安全技术标准并且符合上牌目录标准的,则可以上牌,按规定在上路之前须购买强制保险。如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则不能上牌也无法购买强制保险。我们也积极建议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源头管控,对厂家生产的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无法上牌的三(四)轮车辆进行严管,严禁出厂销售,带病上路。 感谢您对我区公安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宁波市公安局镇海分局 2021年6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