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甬江口地段用地性质实施区域一体化工程的建议

2021-06-16 10:03 来源: 区建设交通局
字号:
分享:
领衔人 徐家明
建议内容

镇海因海而建,自古地位十分重要。宋有“国家雄图”“东南要会”之誉,明有“朝宗古迹”“东南屏翰”“沿海大都会”之称。依托不断深入挖掘的镇海历史文化珍贵史料,调整沿江东路甬江口段用地性质,对镇海区甬江入海口地块进行融合提升、改造,有助于千年古城重塑形象,有助于重现镇海应有的历史地位,更有利于建设现代化“港口强区品质之城”。

一、镇海具有世界级的海丝、海防、非遗历史地位

(一)海丝地位——镇海是古代唯一的官方海丝之路启碇港。

目前海防馆研究积累了大量史料和史实。镇海历来是南北交通商贸之枢纽。盛唐以来,镇海成为遣唐使来华的第一站。宋代的镇海被官方确定为东亚、东南亚各国来朝贡的第一站。明代的镇海,是日本朝贡船登陆中国的唯一口岸。

二、海防地位——镇海是古代政治、军事地位最高的沿海城市(城池)。

唐望海镇不属明州,直隶浙江东道。南宋镇海成为政治地位仅次于国都杭州的城市(城池),沿海制置司也是我国最早的海军衙门。 明代镇海一直是全国的海防中心和抗倭指挥中心,政治、军事地位仅次于南京和北京,有抗倭名臣胡宗宪、俞大猷、卢镗、戚继光、才子徐文长等,作为明代中国的海防中心,镇海是我国的海防文献中心。

(三)非遗地位——镇海的非遗文化传说具有世界知名度。

镇海的民间非遗故事涉及日本、法国、英国的,具有广泛的世界文化基础。镇海非遗故事的产生、流传和演变,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东海龙王,接着有四抗内容。明代以镇海陈塘关和隆庆三年强台风灾害为原型,创作了“水淹陈塘关”和“哪吒闹海”的故事。

二、沿江东路甬江口段用地现状

(一)公共文化用地

沿江东路甬江口段西侧目前是公共文化用地为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97年建馆,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目前,该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沿江东路甬江口终端有安远炮台、抗日碉堡群等文物,及中法战争镇海之役胜利纪念碑等公共文化设施。

(二)企业用地

沿江东路甬江口段东侧目前是企业用地,分别为中交水利水电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油港轮驳公司。终端为港区及一家餐饮店。

三、实施甬江口区域一体化工程的必要性

根据宁波市“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加强东亚文都建设,实施城市记忆和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实施甬江口区域一体化工程,有助于重新挖掘并整理海丝、海防文化,有助于千年古城重塑形象,有助于重现镇海应有的历史地位,实现建设现代化“港口强区品质之城”的目标。尤其是随着大量镇海本土历史文物、海丝、海防文献发现,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已经无法展陈更多的文物和文献。现有的建筑空间也无法更好地为本地市民提供足够的宣教场所,也没有一个学术报告厅作为学术交流场所,本地市民扩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愿望极其强烈。

四、区域融合一体化的成功案例

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它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是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该馆管理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销烟池、虎门炮台旧址与博物馆建筑融为一体。

长兴(太湖)博物馆是一个以太湖为主题的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正在争创二级博物馆中。新馆由美国著名建筑师马歇尔·斯特拉巴拉设计,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新馆址位于中央大道太湖口,是环太湖流域的地标性文化建筑,太湖景区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

五、实施甬江口区域一体化工程的主要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弘扬镇海的世界级海丝、海防文化底蕴,大力推进我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建议实施甬江口区域一体化工程。通过甬江口区域一体化工程,同时实现招宝山景区、海丝文化公园、后海塘湿地公园一体化。

(一)统一利用现有建筑

以海防馆南墙为基线,将墙体与江岸连接线以北的土地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用地。将区域内的中交水利水电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油港轮驳公司的大楼调整土地功能,腾笼换鸟,作为海防馆的建筑用地。将办公大楼进行统筹并改扩建,新增镇海历史展馆、一带一路镇海海丝起碇港展馆、临展厅、学术报告厅、游客互动区域等功能馆(区)。

(二)增设水上(码头、军舰)游客体验区

一是将中交水利水电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油港轮驳公司的码头改建为旅游码头,并搭建水上平台。平时作为旅游亲水区,重要节假日或节庆日作为节庆功能区,可进行“海防、海丝”以及镇海口抗敌故事非遗类主题的水上表演。二是在码头区域引入退役军舰停泊(海测大队有退役军舰),可作为市民、游客体验海洋文化、海防文化的军事体验馆。

(三)实现海防馆与海防遗迹一体化

海防馆改建工程完成后将集爱国教育、学术研究、文物展览、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最大限度提升镇海文化资源,提升镇海全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影响力。同时,扩大用地和功能后,可以盘活周边的海丝、海防古迹,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海防馆与安远炮台、抗法纪念碑、抗日碉堡群、甬江口整合,游客可以实现展厅观展与实地遗址、真实军舰的近距离体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一体化。

 

主办单位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会办单位 区住房和建设交通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发改局,招宝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答复意见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徐家明委员提出的“关于调整甬江口地段用地性质实施区域一体化工程的建议”收悉,经我们研究,现提出协办意见如下:

甬江口区域一体化工程有助于提升我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进一步弘扬镇海的世界级海丝、海防文化底蕴,作为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我局对照部门职责答复如下:

1、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既无岸线规划和建设权限,又无港口、码头管理权限。建议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综合统筹甬江口现有文化资源和用地情况,合理布局突出我区海丝、海防文化底蕴。

2、在规划、建设及后期监管阶段涉及我局管理事项,我局将予以大力支撑及协助。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