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招宝山片区排水功能的建议

2021-06-15 10:34 来源: 区建设交通局
字号:
分享:
领衔人 倪益波、吴民丽
建议内容

招宝山片区地处镇海甬江口,片区地形呈漏斗形,沿江、沿海地段地势较高,内部自然河网极少,仅有过境的中大河末端和完全依靠强排的内城河、后沙河、宏远河、定海河和少量的小微水体。城区建筑密度大,绿地水体比较小,自身排水承载能力极小,远远低于规划基本指标,极易导致内涝。老城区排水基础设施受季节性台风和强降雨影响较大,近几年曾发生严重水涝的灾害,给广大居民生活、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

片区内主要为商住用地,建筑大多在80——90年代建设,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片区内没有实施雨污分流和科学合理的排污排水骨干设施规划,使得大部分建成小区为雨污合流,主干排水在雨季雨污同排,影响片区水环境主体质量。而且片区内骨干排水设施布局不够合理,收集距离过长,管径偏小,相应设施配置标准较低,已经难以适应目前排水的实际需要,急需进行规划建设,群众对城区排水设施建设反响较大。

为此建议:

1、对招宝山片区排水进行重新规划,开辟区域雨水排放主干河道,推进宏远河南延、定海河西延、威海河北延和新建港区河道等重大水利设施,疏解城区部分断头河道,提高片区整体排涝能力;

2、积极实施后海塘区域道路排水设施建设和生态湿地公园二期工程,完善片区内排水网络和提高降水承载能力;

3、积极优化和完善镇海老城区排水骨干管线的规划和建设,以后大街、城河路为功能分割单元,分路径、分层级实现雨水通过城河东路、林庙路、聪园路、沿江路入海口向宏远河、东门泵站、沿江各小型泵站就近排放,缩短收集半径。污水就近集中收纳,分级通过城河路、后大街强排至污水处理厂。在近期即将实施的城河路、后大街、老旧小区改造和园区基础设施提升中要优先规划建设,积极推进老旧小区雨污分流、十小行业沿街排污整治和骨干道路主要排水通道的建设,持之以恒,逐步完善排水基础设施,长远达到区域雨污分流的目标;

4、在分步推进全域雨污分流和提高排水能力的前提下,积极筹划沿江各市政道路配套的排水泵站建设,并积极推广泵站的联调联运,通过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实现雨水就近排放,快速排放,初期雨水的有效纳管处理排放,最小代价、最小限度的对环境产生影响,以提高招宝山片区水环境的整体水平。

5、严格产业环境准入,严格已建项目环境复核,严格执法,坚决淘汰产能落后和环境影响大的项目,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基数。


主办单位 招宝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会办单位 区住房和建设交通局,综合行政执法局
答复意见

招宝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倪益波、吴民丽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招宝山片区排水功能的建议”收悉,经我们研究,现提出协办意见如下:

随着城市品质提升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逐步推进,我局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助力完善招宝山片区排水功能:

我区实施的城市品质提升五年行动,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展示镇海城市形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盼。结合我市正在先行先试阶段的城市更新工作,将全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目前招宝山街道正在实施以老旧小区改造为主的白龙片区更新项目,接下来计划实施西门片区、顺隆-车站路-涨鑑碶片区、后大街-总浦桥-胜利路片区、城东-海港片区等改造,内容包括老旧小区内部及周边道路、设施的提升改造等,我局将协助贵单位共同推进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同时我局结合自身实施的工程提升道路排水能力:车站路(环城西路-苗圃路)及周边支路提升改造工程,通过加密雨水篦、增加支管、疏通管道等措施,解决道路积水问题;城河路(苗圃路-南大街)及周边支路综合提升改造工程,通过在道路两侧新建DN400-600雨水管道,接入南大街DN1000雨水管道,排至沿江路雨水泵站,增大排水能力。城河路(南大街-钩金楼)及周边支路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已于2020年9月进场施工,计划2021年5月完工,拟在南大街至中山路段道路两侧新建DN400-600雨水管道。下步,我局将继续结合道路工程进一步提升招宝山片区的排水能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