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理设置道路停车泊位和收费的建议

2021-06-15 15:49 来源: 区建设交通局
字号:
分享:
领衔人 法正
建议内容

近年来机动车数量激增,不仅导致交通拥堵,还引发了停车难,机动车占道无序停放等问题。政府为加强我区道路交通管理,合理利用道路资源,规范车辆停放,保障交通有序、安全和畅通,于2020年4月起,陆续在城区内各道路启用收费泊车。从表面上看,收费泊车路段已经很少看到车辆停放,收费泊车措施效果明显。但招宝山街道是个老城区,老旧小区密集,停车位资源十分紧张,原本停满车辆的道路停车位都不能满足需求,而如今,大部分车位却空闲着,那么原来的那些车辆都停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停在收费停车位上?

经实地调查和走访社区居民,普遍反映停车收费太高。根据老城区大多数居民的收入,每小时4-10元钱的停车费是大家难以接受的。因此,大家不得已只能到偏僻处违规停放,这就导致原本合规的停车泊位空置浪费,犄角旮旯的地方却停满车辆。

政府实行停车收费的初衷是进一步规范有序停车、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但是,目前的停车收费设置规则及实际效果和规范停车、治堵治违的本意存在相悖之处。镇海老城区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历来以宜居为荣,百姓生活安逸幸福,却因停车收费问题,不仅导致了居民生活成本大幅增加,而且让更多的车辆为了避免缴纳高额停车费而停到了不适合停车的位置,那些收费泊位却长期闲置,造成公共停车资源使用不合理甚至浪费。另外,因为停车收费,导致各企事业单位、宾馆饭店、街面商铺等区域开展了圈地运动,纷纷设立停车道闸,增加了社会运行成本。同时也是因为收费停车问题让人们的活动空间受到挤压,人民的幸福感也受影响。因此,政府为解决停车难问题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调整完善,而不是一刀切。

为此建议:

1、在老城区外围如枫园地铁口开辟停车场,对市区、庄市、骆驼等来老城区上班的市民,可以将车停在停车场,老城区域增设内部循环公共交通,便于市民出行。

2、对不同地点的停车场、道路收费泊位通过差异化收费,调节停车泊位的供求关系。收费标准设置不应照搬照抄宁波市区的标准,应该根据镇海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收费策略,让镇海的市民都能主动将车辆停放到停车泊位。事实也说明,目前的收费策略不利于有序规范停车。

3、根据不同的用户特点,制定停车优惠措施。如制定包月措施以方便需要长期停车的用户。

4、对部分确实需要在公共区域停车位的单位、企业,给予一定数量的车位的优惠政策。

5、运用科学技术。政府要整合城区公共停车场和小区停车场相关信息,进行互联网一体化联网、改造、升级,建设停车App,配备实时停车位地图,显示每个停车场空车位数量、位置,引导司机运用智能手段,方便找到空余车位,以及充分引进智慧停车技术,用电子支付、蓝牙等新技术增加停车场通行能力。今后,把社会公共停车场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营运模式可以是统一营运,也可以是自行管理,做到资源共享,让市民出行方式的选择更多样化。最终的目标是,加强停车场建设,取消路面停车,引导市民将车辆停入停车场。

6、引进市场投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停车场建设,发挥市场主体建设停车场的积极性。用市场的投资兴建地下停车场或多层地上停车场,分时计价,合理收费,精准管理,提升停车场专业人性化服务能力,形成政府、市场和群众三赢。

7、适当下降收费标准。经了解,只要收费合理且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车主们还是愿意承担一定的停车费用的。通勤车主能接受的一天的收费额度,在10元左右。建议适当下调收费标准。

8、制定更加灵活的收费政策。针对不同的地段、不同的停车情况,比如通勤停车、商业区域停车、夜间停车等不同情况,出台更加细化的收费方案。比如,通勤停车可以考虑推出类似公交车包月的形式,满足上班族的停车需求。

希望相关部门加强调研,倾听群众的呼声,实施精细化管理,努力达到群众满意、停车有序的最佳治理效果。

9、收费应合理,可以参照紧邻的小区内车位收费情况,通过制定相应的收费管理办法及合理的收费标准,提高收费停车位的使用率及公共停车位的周转率,解决车辆停放失衡现状,引导车辆合理停放,缓解小区车位压力。

10、改造提升。充分利用城市改造的机遇,一方面增加停车配套设施,拓展停车实用空间,科学布局,推广“升降式停车位”等,提高停车位比例,缓解停车紧张局面;另一方面对现有路边车位特别是交通主干道及小区周边道路的停车位,根据道路宽窄程度及车流状况重新规划和划定,解决道路拥挤的现状。

11、鼓励和提倡在周边的商场、酒店等挖掘潜力,规范建设、推出内部配套停车泊位,供社会车辆有偿停放,缓解居民停车紧张的问题。

12、适当调整累进费率,提供月租、年租等灵活收费方式。通过费率调整,适当降低白天停车的成本,提高白天停车位的使用效率。

13、继续延长夜间停车收费优惠时段,帮助缓解上下班高峰拥堵。将夜间停车优惠时段适当延长,帮助防止部分小区因为小区内部停车位饱和而导致交通拥堵的情况。

14、尝试采取小区业主整体优惠承租等方式,实现小区停车位和公共停车位的相互补充。通过小区物业公司与停车公司对接,通过小区业主团购整租的方式,降低小区居民使用公共停车位的成本,实现小区停车位和公共停车位资源的相互补充。

 

主办单位 综合行政执法局
会办单位 区公安分局,区住房和建设交通局,区国资管理中心
答复意见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招宝山联委、法正、蒋勇、吴华本、肖江剑、俞美蓉委员提出的“关于合理设置道路停车泊位和收费的建议”收悉,经我们研究,现提出协办意见如下:

实行城市道路停车泊位收费,是一项规范管理和倡导市民绿色出行的政策导向措施。其通过价格杠杆引导,提高停车泊位的周转率和使用率,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让公共资源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为了进一步规范有序停车,缓解“停车难”紧张局面,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实现规范停车、治堵治违的初衷,我局将按照职责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结合我区“十四五”交通规划,协同属地街道加强停车配套设施供给、加大停车资源挖潜等工作。

二是在智慧停车一期工程已建成运营4049余个智慧泊位基础上,会同区停车办、镇海文旅集团等单位继续推进智慧停车二期工程建设,力争2021年全区智慧停车泊位增加2000个以上。

三是根据市级有关停车收费文件指引,参考先进城市实践经验,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布局,价格调控的原则,配合区停车办进一步优化我区智慧停车收费政策和区域分级标准,并适当兼顾对弱势群体、特殊人群的政策关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