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统筹岸线资源,强力支撑宁波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领衔人 | 楼巧琳 |
建议内容 |
宁波石化产业建设始于1957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形成了镇海、北仑、大榭三大石化产业集聚区,宁波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具备了较强的产业基础。其中,镇海片区即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园区),在201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893.3亿元,占全市石化产业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拥有规模以上企业约100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园区拥有石油化工、化学品制造、医药化工、化纤、化工装备等产业,其中石化产业是园区的绝对主导产业,石化产业工业产值占比超过90%。 截至2019年底,镇海片区已形成年原油加工能力2300万吨、130万吨乙烯、205万吨二甲苯、70万吨ABS、30万吨环氧丙烷等,其中,镇海炼化2300万吨/年炼油装置为国内单厂最大规模。 镇海区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宁波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的决策,目前在推动建设镇海炼化改扩建工程项目(1500万吨炼油能力和120万吨乙烯)、镇海炼化15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项目、英力士苯领高新材料(宁波)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年ABS项目、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改造提升项目、中金石化年产300万吨PTA工程和中金石化年产300万吨PTA改扩建工程等等。 随着以上项目的逐步落地投产,预计在2023年园区液体化工品年输入量、输出量均将超过5000万吨。园区液体化工品物流运输目前主要依靠公路、管道、水路,其中公路主要用于近途、中等数量运输;管道主要是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水路主要是镇海港区,其拥有九个液化品专用泊位,年设计吞吐能力560万吨。 除原油、成品油外,大量的液体化工品需要外销到市外或华东等地。开辟安全、低成本的运输物流通道无疑为园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镇海区泥螺山围垦地块属于镇海港区的预留岸线,起止点为龙山到海天路,大约有1.3公里,目前建设有镇海电厂煤码头和镇石港口码头,其中镇石港口码头主要运输砂石料、大件设备等。该区域与镇海港区分列园区两头,周边布置有中金石化、富德能源、英力士苯领、镇海炼化新项目等园区主要企业,建议相关部门科学统筹岸线资源,深入研究岸线可利用情况、航道水深等情况,整合现有码头资源,在泥螺山围垦地块优化发展液体化工码头,打造园区物流新通道,强力支撑宁波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的建设。 |
主办单位 |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
会办单位 |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住房和建设交通局 |
答复意见 |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楼巧琳委员提出的“关于科学统筹岸线资源,强力支撑宁波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收悉,经我们研究,现提出协办意见如下: 科学统筹岸线资源有利于支撑石化产业集群发展,作为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我局对照部门职责答复如下: 1、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既无岸线规划和建设权限,又无港口、码头管理权限。建议由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综合研判科学规划岸线资源,如涉及港口许可事项,可由我局对接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2、在规划、建设及后期监管阶段涉及我局管理事项,我局将予以大力支撑及协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