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好家风串起清廉文化旅游线 | |||
| |||
这个‘五一’可以到附近哪里去走走?” “清廉家风游线啊,带着小朋友去,不仅可以游玩,还可以研学家训家规,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 威远清风劲,良训继世长。日前,宁波市镇海区推出了一条“海天清韵”清廉家风旅游路线,迅速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爆款”。这条清廉家风游线,以澥浦镇郑氏十七房村为起点,东联宁波帮博物馆、江南第一学堂,最后到达招宝山街道世博之家、“新三宝”家书馆,贯穿镇海老城新城各个历史时期,覆盖宁波帮人士、革命先辈、历史名人的优秀家规家训,是一条主题鲜明的清廉文化旅游线路。 “镇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宁波帮文化、海防文化和崇学重教文化交相辉映,历史名人辈出。”镇海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为清廉家风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图为十七房村美丽乡村景观 在澥浦镇十七房村,至今保留有自宋代以来的非常完整的家谱,家谱记载了家训、族规和典型人物事例,“崇商尊儒、明礼诚信、乐善好施、慈孝睦邻”的十六字祖训,通过家庭教育口口相授,泽被后世。每年冬至,十七房郑氏都会举行祭祖仪式,重温家训。如今的十七房村,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着一快快木质的“家训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处世光明须磊落,持家节俭莫奢行”;有的写着“睦邻友好三冬暖,善语温情六月凉”……成为该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被誉为“商帮摇篮”的江南第一学堂,前身是叶氏义庄,由宁波帮先驱叶澄衷先生于1903年创办,学校以“勤朴肃睦”四字校训和“中西兼容”的教育特色而显著一时,包玉刚、邵逸夫、包从兴、赵安中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宁波帮精英皆启蒙于此,被后人誉为“江南第一学堂”。学堂内介绍了宁波帮先驱们的成长环境,展示了当时的教学课本、教具等学习生活用品,是传承“宁波帮”精神的重要场所之一。 图为群众参观招宝山街道“新三宝”家书馆 一封封泛黄的信纸,一行行熟悉的字迹,小小的家书承载了中国人太多的情感和回忆,也是传承家风家训的最好载体。在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新三宝”家书馆,陈列着近代以来的千封家书和家谱家规,有革命烈士谢伟礼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寄回镇海的最后一封家书,有50多年前老红军从建设一线写给儿女的家书,这些家书从不同方面展示了良好家风,成为家风传承的鲜活载体。 据悉,该区还设计符合镇海历史文化形象的家风文化标识,打造美观实用的家训候车亭、亮丽大方的家训宣传牌,在酒店、民宿中增加镇海特色家风文化的布置,让群众在游玩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接受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熏陶。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条线路,让清廉文化、优秀家风渗透到每一个家庭,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廉向善的良好氛围。”镇海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