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家宴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

2021-05-27 09:36 来源: 区市场监管局
字号:
分享:
领衔人 刘晨
建议内容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传统风俗习惯,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现象相当普遍,凡婚丧嫁娶或乔迁、祝寿、孩子升学等都要举办规模大小不一的家庭宴席。在家庭自办宴席过程中,因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各有不同、个人文化素质不同,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千差万别,家庭环境有好有差,对自身要求也不一样,在自办宴席过程中认识也不一样。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保障这一庞大群体的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

一、农村家宴的现状

由于农村集体聚餐的特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并未将此纳入法定监管对象,农村集体聚餐场所也不需要申领《餐饮服务许可证》。以澥浦镇为例,我镇10桌以上的农村集体聚餐,一年约有2500次,一桌10人,以此推算,至少有25万人次参加了农村家宴聚餐。农村家宴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家宴场所不固定。除部分有条件的在村社区文化礼堂承办家宴外,大部分农村老百姓习惯在自己家内设宴;二是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家宴厨师由东家临时聘请,承办厨师雇用帮工等人员;三是家宴规模越来越大,大部分的家宴已在20桌以上;四是家宴档次越来越高,常用到龙虾、鲍鱼等高蛋白类海鲜;五是出现从食材配送到家宴承办“一条龙”的产业模式。

二、存在问题

从现状来看,农村家宴的食品加工各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加工场所条件简陋,卫生状况较差。农村在举办家宴时因家庭状况不一样,普遍存在着场地规模参差不齐、卫生状况差、加工场所条件简陋等问题,厨房也没有任何防蝇、防鼠、防虫等措施。有些农村在举办家宴时家宴时也存在没有专门的厨房场所,甚至空地临时搭棚作为厨房。餐具消毒达不到“一冲、二洗、三消毒”的要求,蔬菜、生鲜及其他食品原料等的清洗由于条件所限达不到卫生要求,餐具乱堆乱放,存在着严重的食源性感染隐患。

(二)家宴厨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流动厨师年龄普遍较大,文化层次低,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不能回答简单的食品卫生问题,且都未经预防性健康检查,未取得健康证明。发生问题后,不服从管理,不配合调查,认为只是亲戚朋友之间的事,与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无关。此外,由于自办家宴,举办人临时请来帮忙的邻居或亲朋好友,人员数量多,其健康状况、卫生意识、法治观念更令人担忧。

(三)操作流程欠规范。加工后待用的食品及其原料在自然条件下存放,大量半成品与熟食长时间混放;食品加工用具、容器属临时租借,生熟交叉使用,清洗消毒设备缺乏,餐具消毒不到位,未对菜品进行规范留样等。

(四)原料采购把关不严。农村家宴所使用的食品原料采购,一般有三种途径,一种是自办家宴的主人亲自去采购,第二种是由自办家宴的主人提供菜单,由民间厨师去采购,第三种是由民间厨师自定菜单然后采购,在采购食品原料过程中安全隐患存在中问题。农村家宴所使用的食品原料采购,由于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及处于经济因素考虑,可能会采购一些来历不明、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产品和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其卫生质量无法保证。食品来源未达到可追溯,一旦发生食物中毒难以追查。

(五)餐厨垃圾未得到有效处理。菜品粗加工、清洗产生的垃圾及剩菜剩饭等泔水,未集中统一回收。泔水等餐厨垃圾大多采用挖坑覆土就地掩埋的方式处理,给环境带来压力。

(六)监管力量尚且不足。虽然各村社区都配备有食品安全协管员,但是绝大多数属于兼职,承担的其他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普遍存在兼而不专的情况。聚餐备案指导工作存在一定的盲区。

三、建议、办法和要求

农村家宴安全问题关系广大农村千家万户,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为此建议:

(一)加大农村100人以上聚餐报告指导制度的推行力度,建立完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村食品安全监督员要增强责任感,落实责任制,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主动掌握本村举办家宴情况,主动组织上门给予全面的指导,及时发现并消除食物中毒隐患,确保宴席卫生安全。同时要完善细节,做到:明确备案程序,明确聚餐须知,明确厨师须知,明确基本卫生设施和餐饮器具卫生要求,明确食品的采购、加工要求,明确聚餐卫生审查内容。强化农村食品安全政府负总责的责任体系,严格落实镇长、村主任为镇、村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具体承担起农村群体性聚餐管理职责,扎扎实实推行农村100人以上聚餐信息报告指导制度,落实奖励政策。

(二)加强日常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农村厨师持证上岗制度。对从事农村宴席操办的流动厨师进行登记,并按照食品从业人员的管理要求,督促其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二是建立责任追究制,明确各监管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明确农村家宴的事主和厨师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于事主举办监管规模内家宴拒不申报、厨师拒不进行健康检查和未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操办家宴,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一切责任由其自行承担。四是农村家宴备案登记列入政府食品安全考核内容,建立覆盖辖区所有社区、行政村的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加强农村聚餐食品安全的分析研判、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三)完善监管网络建设。各村(社区)要建立健全基层食品安全领导行政村食品安全联络点,完善监管机制,明确“谁来管,谁来做”。一是要完善乡镇组织机构建设,明确机构职责,落实专门的办公场所、有牌子、有专职或兼职人员、有各项管理制度、有工作档案资料。二是加强村级食品专职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建设,切实将监管触角向农村一线延伸。三是逐级落实责任,实行片区分片包干,落实片区有责任人和责任领导。初步构筑起“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食品网格化监管网络,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四)完善家宴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机制。市场监管、卫生院等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出台食物中毒事件规范处置流程,开展应急事故演练,对发现的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要迅速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并及时有效地进行妥善处理。

(五)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教育,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婚、寿、乔迁等庆祝活动。印发宣传知识小册子,宣传画报等多种形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送到基层,让所有老百姓了解农村聚餐食品安全知识,理解和支持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增强食物中毒防范意识和常识。在农村家宴备案登记管理的时,努力提高举办者和参加宴席客人的饮食安全意识,努力保障自身健康安全,要把群体性聚餐管理的目的意义,宴席制作卫生知识宣传到每一农家,增强广大自办宴席人员报告的自觉性,确保宴席符合卫生要求,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农村群体性聚餐管理工作涉及广大农村群众健康利益,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惠民工程,务必引起重视,只有不断提高整个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监管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社会进步与稳定。

主办单位 区市场监管局
会办单位 骆驼街道、庄市街道、蛟川街道、澥浦镇、九龙湖镇
答复意见

刘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家宴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2018年起整合资源改造提升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工作(以下简称: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列入了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我局克服困难、强化指导、狠抓落实,建设了一批基本设施完备、实用方便、保障安全的农村家宴放心厨房,赢得了群众的“口碑”。为持续推进这项工作,根据《浙江省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方案(2018-2020年)》的总体要求,我局配套制定了相应的《宁波市镇海区2018-2020年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家宴放心厨房的重要性

农村家宴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农村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随着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农村居民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农村家宴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农村餐饮食品安全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把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将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工作作为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突破口。坚持“乡村振兴,食安先行”的理念,通过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提高农村家宴厨房软硬件设施配置,提升农村集体聚餐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狠抓落实确保年度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扎实推进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把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作为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为民办事的具体措施,确保2018-2020年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完成。一是强化服务指导。强化服务意识,深入乡村社区,加强工作指导,对照建设标准因地制宜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尽可能用最少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果,从而提高建设效率和达标率。二是紧扣时间节点。每年对辖区内的农村家宴厨房建设情况进行摸底,及时了解建设进度,按照10月份完成任务的要求倒排时间表,对“时间过半、任务未过半”的地方进行督导,对个别建设进度严重滞后的进行通报,并指定专人跟踪督办。三是严把建设质量。严把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标准和建设质量,截至目前,2018年建成A级农村家宴放心厨房2家,B级农村家宴放心厨房3家,C级农村家宴放心厨房1家;2019年建成A级农村家宴放心厨房1家,B级农村家宴放心厨房2家;2020年培育农村家宴放心厨房7家。(具体名单见附表1)

三、街道所在乡镇落实监管责任

街道人员村网格管理员深入到村社区及建设现场, 加强工作指导, 对照建设标准因地制宜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问题, 严把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标准和建设质量, 对已建厨房和选点逐一现场检查和细致指导装修。

四、建立健全农村家宴放心厨房长效管理机制

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工作中不断完善工作方法,讲究工作实效,积极探索农村家宴放心厨房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一方面,积极推动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工作纳入当地政府民生实事和争取当地财政的投入,在宁波市财政局给予奖励基础上,镇海区财政局给予验收为A级的村(社区)2.5万元、验收为B级的村(社区)2万元、验收为C级的村(社区)1万元的奖励。各镇(街道)应根据实施方案,落实资金配套政策。镇海区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工作,扩大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覆盖面,进一步改善农村家宴举办环境和条件。受客观等条件限制无法建设固定农村家宴放心厨房的,推广规范化移动家宴厨房模式,不断提高农村百姓受益面。另一方面,不仅建好农村家宴放心厨房,更要管好、用好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其更好地发挥便民、利民、惠民的作用。充分发挥食安办的作用,对农村家宴放心厨房的集体聚餐的食品安全投入保险,对家宴厨房的使用、管理、设施设备保养维护等要求进行明确,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长期使用问题。

五、推动农村家宴的产业化、市场化、规范化

创新农村家宴工作思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农村家宴管理的方式方法,指导成立了宁波市农村家宴协会及宁波市镇海区农村家宴协会。农村家宴服务团队公司化,强化食材管控,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家宴公司等社会资本建立农村家宴食品统一配送中心,整合辖区内乡厨和“一条龙”加工服务队。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家宴的经营管理,推动农村家宴产业化、市场化和规范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农村家宴食品安全培训,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的管理意识、责任意识。要求承办者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把原料采购关,做好索证索票、食品留样等工作,并强调要树立农村家宴厨师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主动落实主体责任。

六、推动农村家宴厨房垃圾统一清运

各乡镇街道所在自然村将农村家宴举办的日期时间告知乡镇环卫所,由环卫所在宴会后统一进行垃圾分类清运工作、并通报给区城管局进行监管。

再次感谢您对镇海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加大力度,以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热点难点食品安全问题为重点,不断加强监管,持续提升我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附表1 镇海区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名单(含培育名单)

2018年镇海区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名单

序号

名称

地址

等级

1

镇海区澥浦镇庙戴村庙戴文化大礼堂家宴厨房

镇海区澥浦镇庙戴村

A

2

镇海区澥浦镇十七房文化科教中心家宴厨房

镇海区澥浦镇十七房村

B

3

镇海区九龙湖镇九龙湖村文化礼堂家宴厨房

镇海区九龙湖镇九龙村

B

4

镇海区九龙湖镇西经堂村文化礼堂家宴厨房

镇海区九龙湖镇西经堂村

B

5

镇海区骆驼街道敬德村林周文化大礼堂家宴厨房

镇海区骆驼街道敬德村林周

C

6

镇海区庄市街道勤勇村文化礼堂家宴厨房

镇海区庄市街道勤勇村

A

2019年镇海区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名单

序号

名称

地址

等级

1

镇海区九龙湖镇汶溪村家宴厨房

镇海区九龙湖镇汶溪村

B

2

镇海区庄市街道万市徐村家宴厨房

镇海区庄市街道万市徐村前

B

3

镇海区澥浦镇沿山村家宴厨房

镇海区澥浦镇沿山村三七房

A

2020年镇海区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培育名单

序号

名称

地址

拟建等级

1

镇海区澥浦镇觉渡村农村家宴厨房

镇海区澥浦镇觉渡村

B

2

镇海区庄市街道钟包村农村家宴厨房

镇海区庄市街道钟包村

A

3

镇海区澥浦镇湾塘村农村家宴厨房

镇海区澥浦镇湾塘村

B

4

镇海区蛟川街道迎周村农村家宴厨房

镇海区蛟川街道迎周村

B

5

镇海区蛟川街道清水浦村农村家宴厨房

镇海区蛟川街道清水浦村

A

6

镇海区骆驼街道朝阳村农村家宴厨房

镇海区骆驼街道朝阳村

B

7

镇海区九龙湖镇田杨陈村农村家宴厨房

镇海区九龙湖镇田杨陈村

B



附件:

1.蛟川街道关于10号提案协办意见.docx

2.九龙镇关于10号提案协办意见.doc

3.骆驼街道关于10号提案协办意见.doc

4.澥浦镇关于10号提案协办意见.doc

5.庄市街道关于10号提案协办意见.doc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