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提升老城品质,重塑招宝古城活力的建议
领衔人 | 许锦绣 |
建议内容 |
2015年底,镇海区顺利实现了行政经济中心向镇海新城转移的重要战略目标,为全区经济社会转型提升盘活了新空间,注入了新动能。与此同时,历经千年文化积淀的镇海老城——招宝山街道也迈入了加速推进城市功能转型提升的新阶段。 镇海老城虽然没有大城市的喧嚣繁华,没有名山大川的气势磅礴,但老城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依山靠海的天然港口,得天独厚的沿江景观,更有闻名全国的镇海中学。2018年底出台的《镇海老城保护与更新实施规划》将镇海老城定位为“江海门户、书香智城”。确定将老城从南到北依次划分“活力滨江、老城居住、历史文化、招宝山海防、田园创研、先进物流、都市工业、高端制造”等8个特色风貌区。 两年来老城以北镇海“物链港”特色小镇初具规模,南街菜场设施改造完成、人民公园提升及地下停车场的建造、沿江路景观带更新等各种老城改造提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老城百姓翘首以待老城的新面貌。但老城居民认为老城历史的遗留问题不少,例如老城道路狭窄,小区陈旧导致停车难问题突出;街道两侧商铺凌乱、布局不合理;对海丝、海防文化特色重视不够,海防历史博物馆利用率太低;老城体育设施陈旧,没有适合居民锻炼的合格塑胶步道等。如何留住老城的“根”与“魂”,进一步提升老城品质,重塑招宝故城活力迫在眉睫。为此建议: 将需要保护与发展的“滨江活力风貌区、老城居住、历史文化风貌区和招宝山海防风貌区”等有机结合起来,利用这些风貌区的各自特点和优势,进一步提升老城品质,重塑招宝古城活力,打造宜居海滨古镇。 1、充分利用百年名校镇海中学的美誉,做大做强书香智城。目前2号线已经通到聪园路,不久也会将镇海和北仑贯通,老城的交通已经四通八达、非常便利。建议将南大街的鼓楼至城河路段打造成有镇海老城自己特色的步行街,改造两边的店铺,集书店、书吧、学习室、特色餐饮、宁波特产、零食铺于一体,既能让莘莘学子或其家长课余或工作之余有看书、休闲、用餐的地方,还能吸引周边游客领略镇海老城特有的书香特色。 2、充分利用千年故城的海丝、海防文化特色,有机结合滨江活力、老城海防两个风貌区,在海军码头至招宝山的沿江景观带增设海丝、海防街景雕塑、小品景观、故事介绍,将沿江景观带和招宝山海防博物馆全线贯通,吸引各地莘莘学子和游客来了解老城海丝、海防特色文化。 3、进一步提升老城品质、提升居民获得感。随着区政府搬离老城,年轻人基本上都向新城发展,留在镇海老城区的大部分居民是中老年人,老年人生活节奏慢,晨起慢跑、饭后散步、广场舞是最适合中老年人的锻炼方式。镇海的沿江公园从海军部队到招宝山脚下,全长3000米,江边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是老城居民饭后散步、健身、运动的好场所。无论晨起、还是晚饭后,每天都能看到江边或沿江路上都有很多居民散步、快走、跑步,长久在水泥路面上快走、跑步不仅达不到锻炼目的,反而会损伤锻炼者的踝关节和膝盖。建议进一步提升沿江景观带的品质,在沿江公园铺设一条合格的塑胶步道,为老城居民提供一个安全且环境优美的锻炼场所,提升老城居民获得感。 4、加快道路拓宽和老小区改造,想方设法尽可能在老小区或附近道路边设置出一些停车位,更重要的是加快各小区附近的智能停车场建设,解决老城居民燃眉之急。 |
主办单位 | 招宝山街道 |
答复意见 |
对区政协十届五次会议 第55号提案的答复 许锦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提升老城品质,重塑招宝古城活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招宝山街道紧紧围绕产城融合、品质提升中心工作,坚持多策并举,扎实推进老城有机更新,充分挖掘文旅潜力,着力打造“江海门户、书香智城”。 一、强化组织保障、形成工作合力 区委成立老城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亲自统筹指挥老城更新与保护各项工作。招宝山街道与物流枢纽港管委会机构整合,加速两个区域相向融合发展,形成北产南居中融合的空间格局。街道牵头多次组织召开老城提升专题研讨会议和开展专项工作调研,细致认真的梳理群众意见和老城发展需求,精准把握老城发展定位,科学编制老城发展规划,充分研究招宝山城区发展现状和未来可能,实现老城城市建设的有机更新,焕发古城的活力和魅力。 二、立足长远规划、积蓄发展动力 委托宁波市规划院系统研究编制《镇海老城保护与更新实施规划》,以提振老城活力为抓手。通过产业、空间、交通、设施配套和绿化开放空间五个方面,修复老城生态环境,促进老城服务功能转型,再现镇海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精神。目前规划已完成并进入实施阶段。完成老城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同时组织开展《镇海老城停车设施整治实施方案》《招宝山街道重要节点交通组织方案》《老城区文旅发展全域规划》《招宝山滨江区快功能策划和城市设计》等多个专项规划研究,启动张鑑碶地块、中医院周边区块、蛟川桥北侧地块、区政府地块等重要区块的控规调整研究和开发建设。 三、攻坚品质建设、增强提升活力 近年来,镇海旅游风情小镇、物链港小镇已初具规模,随着轨道交通2号线聪园路站通车,车站路—城河路综合改造工程的实施,老百姓对镇海老城品质提升体验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下一步招宝山街道将持续发力,将老城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力提升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重塑招宝古城活力,打造宜居滨海古镇。 1.进一步擦亮教育金名片,做大做强书香智城。积极推进镇海中学改扩建工程和镇海中学校友总会办公场所改造,研究南大街历史特色街区建设,进一步挖掘镇海中学百年历史底蕴,打造彰显地域特色的样板街区,实现老旧街区历史书香文化的有机更新,激发街区共生活力。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水平,研究谋划仁爱中学扩展、中心小学迁建、张和祥小学整合工作。 2.进一步挖掘老城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人文荟萃的“魅力宝山”。重点打造重塑城市发展形象的“历史文化发展轴”强化区域历史文化记忆。通过招宝山文化紫道建设、南大街、林庙路等特色街区和招宝山老城城廓核心区的打造,围绕海防、海丝、运河、商帮、书香等文脉梳理挖掘,系统呈现独具特色的千年古城复兴。做好招宝历史文化遗存的梳理,做精做强有特色有辨识度的地域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目前位于沿江景观带总投资2000万元的河海光影公园一期建设已完成,二期正在紧张施工中,计划6月完成。明越车客渡渔人码头建设、海员俱乐部综合提升及防空博览园改造提升项目已启动前期方案研究,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中。 3.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老城公建配套水平。文化广场改扩建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完工,西门公园改造工程已完成前期方案,计划今年10月开工,生态湿地公园一期将于今年年底完工,届时全新的高标准塑胶跑道沿千年古城墙蜿蜒向西,城西片居家养老中心将于下半年开工建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沿河绿道、健身步道穿点成线,满足老城居民健康运动休闲需求。 4.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解决居民痛点难点问题。招宝山街道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完成180万平方米的全域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实施五分钟生活便利圈,提升城区主要道路和节点景观功能,加大地下空间的使用力度,完成文化广场、西门公园等可容纳约1300辆机动车停放的地下智能停车场建设。在深入推进道路智慧停车建设的基础上,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片区化改造,充分挖掘小区周边“毛细血管”道路停车潜能,老旧小区改造按照应改能改、应改尽改的原则增加停车位,基本缓解招宝山城区停车难和交通拥堵问题。推进公交微循环项目,通过“环+干线”方式,建立分层公共交通体系,通过老城交通微循环,打通拥堵节点,方便老城居民交通出行。 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招宝山街道办事处 2021年5月24日 抄 送:区政协提案委员会、招宝山街道政协联委 联系电话:86295419 联 系 人:忻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