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志愿红”助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创建

发布日期:2021-03-10 08:49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文明,是一座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特质。在镇海,志愿者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行部队之前锋。无论是在车水马龙的交通路口、还是在人来人往的热闹街巷,在忙碌的医院门诊大厅、还是在人流涌动的景点景区,甚至是在居民区的垃圾桶前……在这座城市,到处都有那些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他们用真诚、清澈的心,擦亮这座城市的“文明之窗”。他们用温暖的志愿服务,传递着新时代文明精神。

行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3月2日,澥浦大河沿河出现了一拨身着红色马甲的年轻人,他们“全副武装”,将岸边绿化中的白色垃圾捡拾干净,守护清清河流。这是澥浦镇开展的“万名志愿者随手志愿行”暨“澥小美”巡河护绿活动。这些穿着白色马甲的就是“澥小美”志愿者。2020年,“澥小美”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宁波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在镇海,有着一批代表性的优秀志愿者走出镇海,捧回沉甸甸的奖杯和证书。去年10月,黄背包志愿者协会会长秦红波获评“全国十大最美河湖卫士”,成为浙江省唯一获得该项荣誉的获奖者。201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秦红波正式加入九龙湖黄背包志愿者协会。她从成为一名志愿者开始,坚守了长达7年多公益之路。

如今,九龙湖黄背包志愿者团队已发展至617人。从2016年底至今,秦红波的个人志愿服务时间已超过1664小时,相当于不论工作日、假期,她每天都要匀出1小时以上的时间奉献给志愿活动。秦红波和伙伴们的足迹也屡屡走出镇海,将理念付诸行动,把环保公益带到了全市其他旅游景区以及更大范围。

同年,我区绿丝带环保志愿者总队队长郁振伟荣获浙江省最美志愿者。更令人自豪的是,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郁振伟作为市民代表发言,讲述其作为一名普通市民,在文明城市创建期间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是我们全区志愿者的荣耀时刻。

这些环保志愿者们日复一日地坚持,换来了镇海的四季绿意盎然。而他们的精神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们开始不再乱扔垃圾、乱倒污水,文明出游、文明生活的新风气在镇海盛行。

行动在城乡文明创建中

今年元宵节,骆驼街道箭港湖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格外热闹。在这个传统节日里,社区志愿者和党员为社区的老人、残康人士安排了丰富的活动,通过互动游戏和赠送定位设备,鼓励残康人士积极、健康地生活和康复治疗。

箭港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骆驼街道首个成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该站通过志愿者队伍、文艺骨干队伍、各类宣讲团队,传播党的理论方针、文明风尚、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尚德人物等,还开展“巡河护绿”箭港湖保护行动等各类便民活动,打通了社区与居民的“最后一公里”,弘扬了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文明新风。

当然,箭港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镇海,还有许多村(社区)结合本村(社区)实际,特色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蛟川街道中一社区,有一支美化家园志愿者服务队,由小区居民组织,每周定期进行美化家园志愿活动。在他们的引领下,社区的文明实践氛围日渐浓郁。

目前,我区已构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传习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身为一名机关党员,也身为一名志愿者,我更应该为社会贡献力量。”骆驼街道机关党员史璟说。去年文明城市创建期间,街头巷尾、省测国测点位,志愿者们皆守在一线助力创建。全区志愿者,特别是机关干部志愿者,积极参加“每周约你一小时  争做文明镇海合伙人”系列志愿服务活动,1754名党员干部志愿者下沉一线,奔赴6个镇(街道)88个结对村(社区)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正是借助无数“志愿红”力量,镇海在历次国测省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行动在社会公益大爱中

“多亏了这个‘智慧养老定位器’,协助民警快速找到了走失老人!”3月1日10时30分,招宝山派出所的民警联系到镇海区天愿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陈晨,表示有一位老人在招宝山街道区域内走失了,可家人怎么找都找不到,正好这位走失老人佩戴了前段时间由天愿志愿者在公益活动中发放的“智慧养老定位器”。于是,志愿者们迅速启动轨迹查询,协助配合民警搜救老人。通过轨迹跟踪,在当天12时55分,民警和志愿者在骆驼街道的望海北路与沙河村口处寻回了老人。

“现在回想也是后怕,如果不是轨迹追踪,老人的家人还以为他仍在招宝山街道区域,很难得知他去了骆驼,也不知去哪里找他。幸运的是这位老人佩戴了定位器。”陈晨说,这个“智慧养老定位器”项目,是在区文明办指导下,由区天愿志愿服务中心提供的专为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失智老人及家属服务的一个志愿服务项目,本着快速寻找失踪老人的宗旨,免费为镇海区域内失智老人及易走失人群安装定位器并提供搜救服务。

天愿志愿服务中心成立于2020年4月,并于今年1月成为区慈善总会义工分会的“一员”。该队伍由区内一批有经验、有爱心、愿奉献的优秀志愿者组成,队伍成立以来,已吸引志愿者59人。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已为37位失智老人定向安装佩戴定位器及3家敬老院安装公用定位器,出动搜救求助服务共24人次,并创下家属求助后10分钟寻回老人的“搜救纪录”。

据统计,2019年我区的老人走失报案次数为302次;2020年,为109次。从数据可见,这样的志愿服务效果显现,即使他们所做的是微薄小事,皆是对社会大环境提升一点一滴地积累着大作用。

在镇海,同样热衷于关怀社会弱势群体,援助老弱病残的社会志愿组织还有很多,比如曾一次次在水火中救起生命的海天应急救援队,还有在医院志愿服务,为病人们提供便利的启愿志愿服务队。而这些志愿者们,都是来自社会各界做着不同工作的普通群众。

去年,我区志愿者服务于疫情防控、生态环保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截至目前,我区有青年志愿服务总队、巾帼志愿服务总队、生态环保志愿者服务总队等志愿服务队伍1059支,注册志愿者人数达62789人。据统计,2020年,我区志愿者开展岗位及活动共4098场次。他们穿梭于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忙碌于将爱传递于这个社会的大小家庭中。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