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场监管局高效推进“浙江e行在线”系统应用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中短途绿色交通工具,凭借其便捷、经济的特点,满足了人民群众出行刚需,但随之而来的交通和消防事故也越来越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同时,还存在部分企业合规经营意识淡薄、生产销售使用环节非法改装现象突出、回收利用管理体系尚不健全、骑行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备案非标车辆亟待淘汰置换等问题,电动自行车综合整治迫在眉睫。近日,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我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快速响应,全力开展“浙江e行在线”推广应用工作,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
浙江e行在线商户端首页有数据统计、车池赋码、车池进销、车池换电、车池回收、信息公示等几个选项。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车辆赋码中,由厂家在“浙品码信息管理系统”中根据车辆信息对库存的产品完成“浙品码”赋码打印并寄送经销商完成车池赋码,需要注意的是,经销商自主赋码时,需要仔细核对,赋码错误将影响下一步车辆上牌合码登记;车池入库需要首先扫描车池的浙品码二维码,扫描完成后获取车池的基本信息,如果基本信息不存在则无法进行入库,如果存在则进行入库操作,同时更改库存;在车池换电时,要先确认换电车辆并扫描电车辆的浙品码二维码确认车辆信息,再确认旧电池生产企业,根据企业名称搜索蓄电池的生产企业,随后输入旧电池的编号,确认旧电池信息,最后扫描新电池的浙品码,确认新电池的基本信息。
目前,“浙江e行在线”已全面落地开始使用。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全区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必须通过“浙江e行在线”平台对所有库存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完成“浙品码”赋码,无码车辆一律不得销售;消费者网购电动自行车、蓄电池也需赋“浙品码”后才能上牌,购买时务必核对车、池是否标配销售;所有车辆登记上牌前必须对赋码车、池进行扫码绑定,绑定不成功将无法登记上牌,需经销商进行重新更正赋码,无牌电动车一律不得上路。
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聚焦群众期盼、聚焦社会稳定”的关键小事。让我们携起手来,牢记规则,依法经营,珍爱生命,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