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嘴鸭又回来了 宁波植物园蝴蝶湖畔成候鸟天堂
图为斑嘴鸭近照。(鲁一青 摄)
轰隆隆的铁路高架桥下,黑天鹅悠闲游弋,斑嘴鸭结伴觅食。11月25日上午7点,这是宁波植物园蝴蝶湖畔动物与自然和谐温馨的一幕。据悉,野生斑嘴鸭群体已连续5年主动入驻此地,目前抵园数量20多只,后续“大部队”正陆续抵达,拟在镇海过冬。
“2017年10月底,我就在宁波植物园内发现了斑嘴鸭的踪影。”鸟类摄影爱好者鲁一青说,当时,他在拍摄宁波野生鸟类时透过镜头发现斑嘴鸭在湖面游弋。由于相距较远,加上斑嘴鸭第一次在此地出现,有些怕生,鲁一青赶在第二天早晨再次返回拍摄,终于确认。
斑嘴鸭属于冬候鸟,通常是深秋来、初春去,它是鸟纲、鸭科的鸭类动物。体型大小和绿头鸭相似,体长50~64厘米,一般重量在1公斤左右。现场观测可以看到,斑嘴鸭的嘴巴很有特色:上嘴黑色,先端黄色,脚橙黄色,脸至上颈侧、眼先、眉纹、颏和喉均为淡黄白色,远处看起来呈白色,与深的体色呈明显反差。翼镜绿色,具金属光泽,爪黑色。植物园工作人员晓晓特意关注了这一事件。通过3年观测,他留意到,斑嘴鸭一年更比一年亲近人。“第一年斑嘴鸭有点怕人,躲在水上森林附近水域,远远地游荡。”晓晓说。2020年,由于疫情关系,该园游客人数大减,斑嘴鸭的数量一下子增加到了近200只。晓晓认为,这与蝴蝶湖的优越地理环境有关。几年前蝴蝶湖建成后,始终维持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湖内浮游生物、鱼类丰富,吸引候鸟觅食。
2021年10月底开始,晓晓每天清晨去观测,终于在11月初见到了久违的斑嘴鸭。来往5年,斑嘴鸭变得更加大胆,和蝴蝶湖常住居民黑天鹅、大白鹅以及其他鸟类等和谐共处,同时也变得不太怕人,在湖面上大胆追逐嬉戏。预测接下来的一周内,斑嘴鸭将和去年一样大量归巢。
“斑嘴鸭在蝴蝶湖出现,说明镇海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且游客们爱鸟意识提升,热爱自然,使其更宜生存。”宁波植物园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查阅资料获悉,斑嘴鸭主要栖息于岸边水生植物或芦苇密生的湖泊池塘和江河中,善潜水。黄昏时分散飞到湖边或稻田、泥塘觅食。杂食性,主食植物,也吃螺类及昆虫等。繁殖在5~7月间,在草从中营巢。一窝产卵6~12枚,呈淡黄色或白色,卵重平均54.2克;由雌性承担孵化,孵化期24天。有的每年可繁殖2次。可能系部分家鸭的祖先,从遗传资源的角度看,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2000年8月1日,它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