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建起来 赛事办起来 我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骆驼中学自行车队在训练
2021年是全运之年。我区以“国家蹦床运动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为中心,以备战保障“全运会”为重点,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齐头并进,谱写了体育事业的新篇章。
近年来,我区大力开展各类赛事活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及群众体育水平,呈现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群众体育丰富多彩、竞技体育稳步提升、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余依婷(前排右二)回母校
创造我区全运会新历史
实现金牌“零的双突破”
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中,由我区培养输送的20位运动员发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精神,参加6个竞技大项(游泳、蹦床、帆船、自行车、武术、摔跤)以及1个群众比赛地掷球项目比赛,取得良好成绩,共获得金牌7枚,银牌3枚,铜牌2枚,参赛人数创镇海历史之最,实现我区在全运会竞技比赛和群众比赛中金牌“零的双突破”。
在此次全运会中,年仅16岁的我区游泳小将余依婷表现出色。她作为近两年才冒出来的游泳新星,带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成绩。在本次全运会中,余依婷发挥出色,以4分38秒39的成绩夺得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以2分10秒12的成绩摘得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她不仅称霸本届全运会女子混合泳项目,还代表联合队夺得女子4×200米混合泳和4×100米混合泳两个接力冠军。手握四金,她成为浙江队获金牌数最多的女运动员。
镇海区第二届环老城海防城墙健身跑
我区扎实开展青少年业训工作,储备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竞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在省级比赛中,我区共派出185名运动员,参加游泳、自行车、蹦床、田径等项目的比赛,共获金牌45枚,银牌30枚,铜牌28枚。在市级赛事中,我区共派出316名运动员,参加游泳、自行车、蹦床、田径、拳击、射击、散打等17个项目的比赛,共获金牌52.5枚,银牌42枚,铜牌49枚。其中,射击获得市团体总分和金牌数双冠王,拳击获得市第一名。
蹦技学校学员在训练中
科学培育优秀体育苗子
体教融合不断取得新成效
我区全运会成绩取得新突破,成绩的背后有何秘诀?
近年来,我区积极开展“国家蹦床运动示范区”创建,精心打造“蹦床之乡”金名片,蹦床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镇海区业余蹦床技巧运动学校作为全国唯一以“蹦床”命名的学校、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已有40多年的发展史。该校坚持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为办学宗旨,做到文化学习、体育训练两手抓。在体教融合背景下,校园蹦床运动蓬勃开展。
该校培养了无数蹦技运动员,成绩的背后,是每一位运动员的汗水。他们个个活力四射,为自己的梦想刻苦努力。“我们每天都要记录跳的高度,上午以体能训练为主,下午上专项课,为了心中的梦想,现在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一位小朋友笑着说。
在浓重的教体合作氛围中,老师们积极做好教练员、运动员的后勤服务工作,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目前,全区90%以上的小学和幼儿园正不断开展蹦床运动,并建立起蹦床队。就在今年3月,我区成立全国首个区级蹦床协会——镇海区蹦床协会,为推广蹦床运动和镇海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又增添了新力量。
此外,骆驼中学自行车队作为宁波市自行车队,自2008年成立以来,也孕育出不少优秀人才。就在今年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场地自行车男子团体竞速赛决赛中,由骆驼中学培养的选手严炜明作为浙江自行车队的一员,以43秒19的成绩夺冠,为浙江队争光添彩。
骆驼中学校长林耀表示,自行车训练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是运动员们怀着不放弃的精神,坦然面对挫折,这让每一位师生都深受感动。“每一项成绩的背后都凝聚着许多人的努力,我校为自行车队提供管理、后勤、教学的保障,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确保运动员们在训练的同时,也不落下文化知识。”
镇海区老年人门球赛
群众活动丰富多彩
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每天清晨,在骆驼街道西大河体育公园健身步道上,总会出现一群健身爱好者,他们脚步轻盈,穿梭在这个集绿色、生态、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环形慢跑道上,用运动开启美好的一天。
家住骆驼街道的金师傅是晨跑爱好者,他每天都会和伙伴一起来这里晨跑。“从健身步道建成起,我就开始在这里跑,在这样宽阔漂亮的健身步道上跑步,实在是惬意极了。随着周边设施的逐步完善,参加晨练的人也越来越多。”
随着全民健身蔚然成风,我区体育运动内容也更丰富多彩。各类体育群团组织发挥作用,充分利用全民健身日、传统节假日,组织开展体育赛事,激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带动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全面发展。同时,我区积极打造城镇社区“10分钟健身圈”,并结合特色以及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区首届龙舟赛、全民健身日活动等。截至目前,全年举办有一定规模的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达200余次,群众参与人数达10万余人次,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不仅如此,我区切实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工作。持续、长效地推进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服务,坚持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订制服务”等常态化服务,深入前往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地进行免费体质测试。截至目前,监测人数达2400余人。同时,积极开展地掷球、健身操、健身球操等一人一技体育公益技能培训,全年参与全民健身公益技能培训人数达200余人,确保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总人口的千分之三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实际上岗率达50%以上。
庆祝建党百年“同心同行”龙舟赛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我区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作用,加快提升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贯彻实施体育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不断将体育设施向基层延伸,实用、便利、安全的健身场地设施为群众健身需求提供有力保障。镇海区龙赛体育中心迁建、招宝山全民健身中心建设、西大河体育公园扩建……各项体育设施建设都在不断完备和改善中。今年,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建设1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1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6个百姓健身房,以上8个建设项目均列入省民生实事项目。与此同时,我区每年扩大体育场地建设面积,从去年人均场地面积1.96平方米,增加到今年2.2平方米。区文广旅游体育局也牵头制定《镇海区群众体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镇海区业余训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保障我区体育项目资金顺利运行。
“下一步,我们将会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并加快提升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水平,积极推进区级‘一场两馆’建设,进一步促进我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区文广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