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 加大开发海洋文化旅游线路的建议
领衔人 | 刘盟 |
建议内容 |
一、案由 宁波市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加大镇海新城都市绿核生态休闲和宁波帮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推动开展招宝山一海防口片区大遗址保护工程,加强与江北慈城一荪湖片区、慈溪达蓬山片区的衔接互动,主动融入宁波一舟山港片区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建设成为宁波市都市旅游东部门户、近郊型旅游目的地和海洋旅游板块的重要节点区。近年来,我区切实在旅游项目开发、旅游线路整合、旅游产品推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但与宁波周边快速发展的旅游业比较,我区旅游产品开发还存在资源优势发挥不明显,旅游产品升级速度慢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我区海资源优势,加快海旅游产品开发,有效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也是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我区开展“海文化旅游”线路具有较大优势 (一)加快海文化旅游开发是我市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镇海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扶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实施细则》等旅游发展政策,多次召开“全区旅游发展大会”,明确了旅游产业定位。2019年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以新一轮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着力打造宁波市重要的旅游度假休闲基地;以环境为形、文化为魂,不断塑造镇海旅游业的特质和亮点;以项目建设和服务提升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全区旅游业发展水平;以强化领导、完善政策为统筹,努力形成全区旅游业发展的合力和氛围,推进推动全区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就总体而言,镇海旅游开发中“海”的文章做得还不够,海丝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充分挖掘,海丝旅游发展布局还不够均衡,旅游线路主要集中在区内原有旅游景点打造,海丝旅游局面尚未打开,许多海丝旅游开发上还是空白,海丝开发利用应是镇海旅游的又一新的突破口。 (二)加快海文化旅游开发是提升我区旅游竞争优势的手段。在我们公司接待的一些游客中,经常有游客提出:在镇海能不能去看大海,感受海洋文化。但是按照旅游线路设计,我区的海景产品没有有效开发,难于满足内陆游客在感受镇海旅游文化的同时,感受海丝文化。同时,从目前情况看,很多对海丝文化旅游有需求的游客,只能到舟山、象山去感受海景文化,我区往往成为他人“嫁衣”。所以,加大海丝旅游产品开发是提高镇海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三)加快海文化旅游线路开发,镇海有一定的优势和基础。镇海因海而生,镇海因海而商。充满智慧的镇海人,挟江东去,纳百川而聚汪洋;扬帆西来,奔四海而成名帮。发展海丝旅游产品,我们有着“三张”历史文化名片。我们有着知名的“海防文化”悠久历史,“海天雄镇”、“浙东门户”为发展海丝文化提供了历史渊源。建成并开放的海防历史纪念馆、海防遗址等承载了厚重的海防历史文化,诉说华夏民族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等抗击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同时,镇海是“宁波商帮”的重要发源地,以诚信、敬业、进取、开拓、创新为核心的“宁波帮”哺育了众多的百年老店和名牌企业,一代又一代的宁波人从这里走向世界。镇海又是我国古代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启碇港,对外贸易的发源地。源远流长的古代港口文化、大气磅礴的新时期港口文化,都能在镇海这座海洋资源丰富、港口和区位优势突出、文化底蕴深厚的海港城市体现。充分利用这三张历史文化名片,打造海旅游产品,弘扬民族精神的旅游线路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推动海文化旅游开发,统筹海陆旅游资源,将大大完善镇海旅游产品的结构体系,更好的拓展镇海的旅游空间。 三、加大海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的几点建议 (一)科学规划,统筹开发。开发海文化,我们目前已经有东南第一山美誉的招宝山,古海防遗址;叶氏义庄、包玉刚故居、邵逸夫旧居、郑氏十七房古建筑群等宁波商帮名人遗迹;九龙湖旅游区野趣浓郁,景色秀丽,成为旅游开发的热土。是否可以在现有的旅游路线上再挖掘江、海、港口资源,由江到海,研发与海文化有关的旅游产品。 (二)加强建设,开发观海景点。七里屿灯塔位于宁波市镇海区甬江口七里屿岛上。老灯塔建于同治四年(1865),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镇海抗英、抗法保卫战中,曾发挥重要作用。它是出入宁波、杭州湾的主要导航灯塔,是宁波港的门户标,也被称为宁波的“镇海神针”。灯塔历史悠久,是我国乃至远东最早的灯塔之一,现保存完好。 七里屿历史文化悠远,又有科考价值。可以将此地打造由江到海的地标景观,串联沿途的港区风景,形成观海,重走海丝路的特色旅游路线。目前,七里屿灯塔不具备旅游接待能力,建议区委、区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对七里屿灯塔进行旅游开发,形成江海旅游景区,推动海文化旅游的核心重点旅游产品。 (三)立体线路,多维展示。建议在旅游线路开发中,开通水路旅游线路。加强沿江路景观带的打造,让沿江路景观带上的“明州第一道头”----“利涉道头”(宁波最早的大型码头)再现当年镇海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站的魅力,让展示在沿江路的“万斛神州”复活。游客可在利涉道头乘船进行观光,日观灯塔、入海口,感受海文化魅力;夜游港口灯火阑珊。以此形成水岸相连的旅游线路,既增加了游客在镇海所呆时间,也让游客无需到其他地方赏海景,观海天一色。我希望当有游客再次问我,镇海可以看海吗?我可以告诉他们:您来镇海不仅有人文、山水和芳香的农家,更有江海风光碧连天。搭乘历史之舟,一眼千年,回望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风采。 |
主办单位 |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会办单位 | 庄市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九龙湖镇党委、政府,招宝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澥浦镇党委、政府 |
答复意见 |
刘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 加大开发海洋文化旅游线路的建议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深度排摸,完善“海洋景点”开发建设 一是在前期可行性调研和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七里屿灯塔的观景资源和文化资源。七里屿灯塔具有特殊的可观赏性和历史地位,区文广旅游体育局需要联合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港务局、海事部门等相关单位,邀请有关专家对岛屿是否可以开发,是否值得开发以及开发可能带来的价值和存在问题等进行整体调研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七里屿岛的开发方向,全面梳理七里屿岛和灯塔的文化资源,深挖背后的历史故事,开发符合文旅融合趋势的全新IP。例如在灯塔附近可利用的位置规划建立陈列馆,根据灯塔人的口述,后期仿造历史轨迹中的七里屿灯塔变迁史,并收集相关历史文物,将七里屿岛由纯观光型的景点转化为兼具精神陶冶的文旅融合景区。开发设计七里屿研学游路线和课程,开发配套的文旅产品等。 二是在合理利用先天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打造沿江路“海洋景观”带。镇海是我国古代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启碇港,保存完好的海防遗迹、源远流长的海防文化构成了镇海独特的资源优势,沿江路更是承载海丝文化人气最旺的一条休闲景观带。在后期打造上以沿江路为重点,加强沿江路海洋旅游景观打造和建设。通过修葺海防历史博物馆、中国防空博览园,保护性整修安远炮台等历史遗址,增设体验情景,开放并用好航济亭、仿宋神舟等仿古建筑,将沿江公园、沿江路一体打造为海丝文化公园。 二、规划设计,挖掘“海洋文化”深层底蕴 在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比起舟山、象山等地,镇海的海洋实体景观略显单薄,但是作为中国大运河南端唯一入海口、海上丝绸之路的启碇港,镇海自古便积累了深厚的海洋文化。一方面要承载文旅融合的精神,通过系统整理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四抗历史,宣传镇海海防文化、海丝文化等,增加海洋旅游的厚度和底蕴,增强旅游吸引力。例如通过设计特色的海洋文化研学游路线和课程,分别推出面向学生群体的夏秋季研学游,面向亲子团体的海洋文化体验游以及面向学者大众的海洋文化深度游等来打开各个市场的吸引力。同时设计相关的海洋文化游宣传册,开发系列特色海洋农副产品、纪念商品等,来进一步丰富镇海海洋旅游资源。 三、加强协作,加固“海洋旅游”整体力量 一是加强与政策的对接。鼓励各镇(街道)熟悉并利用好我局出台的《镇海区旅游业发展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支持并引导他们积极引进和开发与海洋文化旅游相关的项目,加强海洋旅游基础建设,加大游客引进力度等。二是加强与旅行社的对接。一方面与旅行社合作发展海洋文化旅游线路,加强游客的直接导入;另一方面鼓励其通过积极落实引进游客奖励政策、旅游节事活动奖励政策、旅游商品开发奖励政策等,调动旅行社致力镇海文旅融合发展特别是海洋文化旅游的积极性,做好上层建筑工程。三是加强与景区的对接。统筹整理景区景点有关海洋文化旅游的资源现状,做好“蓝色海丝游”、“红色海防游”的精品线路设计和打造。切实利用好海防遗址、海丝文化,积极响应“海丝古港”、“顺着运河来看海”的宁波旅游主题形象和口号,开发区内丰富的海丝文旅资源,让利涉道头、市舶司、航济亭、一鑑池、招宝山船场、摩崖石刻等系列海丝遗存在当今得到传承与发扬。四是加强与外部的对接。通过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展会、旅游推介会、旅游节等活动,切实打开镇海海洋文化旅游的知名度,打开在省内及周边市场。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能一如既往地继续关注我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宁波市镇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8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