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小龙虾要抽虾肠吗?困扰多时的疑惑终于解开了!

发布日期:2020-08-07 08:31 来源:今日镇海
字号:
分享:

高峰期一天最多能吃掉10万公斤小龙虾的宁波人,用剥壳的双手把小龙虾推上夏日餐饮界“头把交椅”。不过吃小龙虾也有诸多说法,其中讨论声最大的就是“要不要抽虾肠”——抽了麻烦,不抽又怕不卫生。象山县市场监管局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专门为小龙虾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数据为大家解开疑惑。

食检中心工作人员以消费者身份购买了城区9家餐饮店的小龙虾,包括大排档美食街、城乡接合部餐饮店和菜场附近的熟食店等,基本上涵盖了市民消费小龙虾的主要生活场景。9个取样点的小龙虾主要来自湖北和江苏,宁波本地自产的小龙虾非常少。

检测人员取样用的小龙虾和餐桌上的一样,是经过烹制的。取样的过程,和吃小龙虾差不多,要把坚硬的外壳和大钳子去掉,留下里面的细滑嫩肉,虾黄、虾肠、虾肉单独取出,达到实验可用的重量。为了对市民生活有一定的参考性,检测人员根据食用习惯,把每个样品进行“五马分尸式”处理为虾黄、虾肠、虾肉及虾肠黄肉混合样等四类样品。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检测人员进行了两次实验,把实验数据放在一起对比,看看有没有误差。食品检测分为快检和实验室检测——快检,用试纸检测做定性分析,用于筛查;实验室检测,则是对食品中的某一元素或物质进行定量检测,科学严谨。对小龙虾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用的是仪器分析,定量检测,相对来说更严谨。

检验结果出来后,根据国标GB 2762-2017要求,水产制品中铅元素的限量为1.0毫克/千克,9份小龙虾无论哪个部位均合格。国标中对甲壳类制品的镉无限量要求,但可参考鲜、冻甲壳类的镉元素限量0.5毫克/千克,也均在限量范围内。而9份样品中,虾肠的铅含量要远高于虾黄、虾肉和混合样,镉含量则在四类样品中位居第二。

实验清晰表明,铅、镉容易在虾肠中聚集,因此吃小龙虾是需要“抽线”的。此外,因为头部聚集了胃、肝脏、性腺等,虾黄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容易被小龙虾自身处理的垃圾毒素所污染,重金属检出值比虾肉高。

值得高兴的是,通过这几年的食品检测观察,小龙虾重金属含量呈递减趋势——近年来小龙虾作为一个产业进行了规范化养殖,市面上大多数是水产养殖基地的货源,小龙虾质量可控,这也让广大小龙虾爱好者能够在夏天放心吃虾了。

而有一种说法——越脏的地方小龙虾长的越肥,这个说法理解有误,脏并不是说水环境质量差,而是指有机物含量、水体营养丰富,小龙虾长得快,如果水体环境不好,比如重金属超标,水质污染,小龙虾也会死掉的。

另外,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提醒大家,小龙虾虽美味,却不可贪食。虽然小龙虾热量不高,但可食部分较少,很难有饱腹感,高油、高盐、高糖的浓浓汤汁更是让人胃口大开,一不小心就会摄入过多热量。想吃又不想发胖的市民朋友,可以买来小龙虾自己烹饪,减少洗虾粉的摄入,将提鲜的白糖换成木糖醇,啤酒换成料酒,并缩短用餐时间,控制在一到一个半小时内。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