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的建议
领衔人 | 刘群 |
建议内容 |
目前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 1、住宅小区普遍存在消防设施不能正常维护保养、损坏、失灵甚至是缺失等问题。室内消防箱内无消防水带、水枪,室外消火栓部件损坏、丢失和无水。许多消防设施成为摆设,在发生火灾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多,许多小区主干道车满为患,消防通道不畅通的问题非常普遍。尤其是老旧居民小区,私家车与泊车位数量比率严重失调,致使小区通道阻塞,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开展。 3、小区物业对消防安全管理不够重视。虽然部分居民小区有统一物业管理,但只做一些看门、保洁、收费之类的事,对消防安全工作不闻不问。从业人员缺少基本的消防常识和灭火救援技能。 4、小区部分居民的安全意识淡薄。因小区居民职业不同、接受教育和文化程度的高低,安全知识和意识自然是参差不齐。住宅小区火灾大都是因当事人安全意识淡薄,缺少和未能正确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等所造成火灾事故。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减少和防止火灾的发生: 1、加强对居民小区内消防设施设备排查和整治。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消防、安全、城建局等相关部门对居民住宅小区的消防设施设备、消防通道进行集中排查,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集中整治。首先在整治过程中要落实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对责任小区损坏或缺失的消防设施该维修的维修、该增补的增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特别是安全用电、用气的宣传和安全防护设施的增设和更新。其次是对小区内的消防通道进行划线,标注、设置警示牌,明示严禁占用消防通道,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再次是根据老旧小区特点,增设可移动消防带车,便于再狭小空间施救。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更应注重消防设施的更新和提升,对部分条件受限的小区和主要路段,建议设置临河消防取水口。 2、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力度。由区消防、安全等相关部门组织发动,有偿或无偿提供安全宣传挂图、宣传册等资料。利用小区内展板、宣传栏、楼道小黑板等,有针对性地在住宅小区内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让居民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治观念,从而形成人人重视消防、自觉履行消防义务的氛围。 3、建立和完善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联动长效管理机制。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联动和常态化的监管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管理职能,如消防管理部门、安监局、城管局、社区等,以及小区业主委员会的作用。一是加大对小区物业的监管力度,规范物业服务行为,落实责任主体,提高其员工的消防应急技能。二是建议把基层消防巡查纳入网格化管理范畴,形成物业、社区、街道不同层级的防控体系,并加强考核和日常督察。 |
主办单位 | 区建设交通局 |
答复意见 |
刘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的建议”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督促物业企业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督促物业服务企业依法制定并履行消防安全制度、落实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实行防火安全岗位责任制、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等六大工作职责。对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集中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重点提升从业人员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所有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取得“建(构)筑物消防员”国家注册职业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2018年全区物业企业214人参训,209人顺利取得培训结业证书;2019年94人通过国家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考试和实务操作考试。 二、全市首推住宅小区“智慧消防”系统 为加强全区出租房、住宅小区等重点领域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开展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我局牵头推动住宅小区和多业主商务办公楼“智慧消防”工程,消防入网费用由我局在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资金中列支。目前,有中高层建筑的消控室全部完成“智慧消防”系统安装,住宅小区消控室消防远程网络“DTU”纳入区消防救援大队和第三方同步监管。在全市首推住宅小区“智慧消防”系统并运行。 三、加大物业行业监管力度 物业企业资质要求废止以后,对居民住宅小区的前期物业招标,必须具有同类小区的消防管理经验是一个重要条件。我局和属地街道、社区要求业委会重新选聘物业时,对不具备消防设施设备管理能力的企业进行限制。同时,加强物业服务行业事中事后监管,制定随机抽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加大惩处力度。加快推进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信息登记制度,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物业服务市场监管体制。 四、加强消防法制宣传和逃生自救教育 我局督促物业企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制定居民防火公约和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互动,在社区、住宅小区因地制宜设置消防宣传牌(栏)、橱窗等,适时更新内容。联合属地镇街道以及社区,通过“消防宣传进社区”、“119宣传活动月”等各类活动,向社区居民发放各类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并讲解各类火灾案例,让居民切身感受、掌握逃生自救知识。充分利用主流媒体集中播放高层住宅小区火灾危险性,提醒社会单位和人民群众注意防范。设立“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奖励机制,发动广大群众举报高层住宅小区火灾隐患。 五、加大小区消防安全执法力度 今年计划实现全区社区联合执法勤务室全覆盖。目前,各镇(街道)明确了1-2个社区作为试点,深化部门联动执法,强化镇(街道)统一指挥和协调,推进基层执法力量整合,实现联合执法常态化,着力解决属地“看得见、管不了”、部门“管得了、看不见”问题,综合各部门职能,打造集报案、求助和咨询于一体的联合执法勤务室,同步上墙相应的例会制度和工作制度。对于行政执法公示清单37条有关消防安全的违规停放电动车、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给电动车充电;乱停车占用消防车通道;楼道、走廊乱堆放占用消防通道;车棚车库等非居住空间违规出租供他人居住涉及消防安全的违法行为,通过执法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