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58888/2018-201125 主题分类: 综合类
成文日期: 2018-08-09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镇海区农业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农业局2017年工作总结​

2020-06-05 10:50 来源:镇海区农业局
字号:
分享: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提升城乡品质,建设美丽镇海”目标,深入实施治水剿劣行动,提升“森林镇海”建设水平,扎实开展农业农村改革创新,服务全域城市化发展,着力打造一支有“责任、勇气、担当”的干部队伍,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美丽、农民增收,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都市农业体系。

(一)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绿色都市农业

1、扎实推进“两区”建设。以“一带三区五基地”绿色都市农业规划为引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四化”(基地生态化、环境清洁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安全化)同步推进九龙湖科奥蔬果园、宁和花木精品园、朝阳都市农业示范区等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出台《2017年度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筛选出重点扶持项目44个,已完成验收21个,累计下达补助资金612万元,撬动社会资金5120万元。投入280万元完成230亩核星蔬菜基地和210亩常红农场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推进觉渡澥浦沿山片5050亩和骆驼敬德片5000亩粮食基地土地治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其中敬德片提升工程已全部完成,沿山片年底前完成招投标工作。实施滨海耕地1000亩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其中一期一标段已完成杂石清理工作并通过区级验收,二标段预计年底前完成杂石清理。推进新泓口围垦开发造地660亩建设,预计年底可完成300亩的入库工作。大力实施 “机器换人”和“设施换地”,全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已达93.5%,其中机耕水平达到99.9%,机插达到79%,机收达到99.5%,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大力推进九龙湖镇省级“机器换人”示范镇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大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叶菜全程机械化。做好备春耕农机、农资、农药物资供应保障工作,今年是粮食生产历史较好年份,全年早稻播种面积8685亩,亩产超500公斤/亩,晚稻播种面积1.99万亩,估产520公斤/亩。继续推广“旱播水育”模式,全年生产工厂化、商品化水稻秧苗42万盘,提供大田种植1.5万亩,早稻秧苗工厂率约80%。建成集技术推广培训、服务维修中心、烘干加工中心为一体的区域性农机化综合服务中心。巩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建设成果,做好新型农业机械推广和技术培训。大力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排雷“百日攻坚”行动,着力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评选。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完成4家区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和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培育工作。进一步推进“三品一标”建设,今年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个,绿色食品1个,目前,全区种植业“三品一标”认证面积3.67万亩,畜牧业“三品一标”认证规模24.5万头(只),全区食用农产品中“三品”认证比率达到73.6%。

2、积极开展美丽田园建设。强化农田生态补偿、耕地地力保护与产业扶持资金等相关政策挂钩,结合《镇海区秀美田园考核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的出台,打好都市农业“美丽牌”。一是围绕“整洁田园,美丽农业”建设,建立健全农业设施用房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常态化巡查监管规范耕地用途管控和农业设施用房备案管理,巩固整治成果。二是完善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体系,把农村清洁工程向田园动态保洁延伸,累计设置回收点位115个,回收废弃包装物近6.5吨,实现农药、兽药废弃包装物回收覆盖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100%。三是积极开展“肥药双控”,全区已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7万亩次,商品有机肥0.5万吨,应用配方肥150吨,不合理施用化肥减量45吨。四是以机械粉碎、秸秆快腐和建设沼气池为主要手段,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杜绝随意丢弃、露天焚烧,变废为宝,减少对农田和大气污染,目前秸秆利用率已达到90%。

3、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围绕解决“流入难”、“时间短”、“不稳定”等问题,积极鼓励委托整村长期流转,今年重点启动敬德、金东、朝阳以及沿山等片区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进一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善农田环境,提升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社会保障向农村老年社员群体覆盖。全年计划完成土地流转面积3000亩,已累计完成2630亩,其中敬德、沿山等粮功区流转1700亩,生态林带林相提升流转700亩,其他面上流转230亩。

(二)补齐治水短板,提升水环境生态质量

1、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升排涝能力。针对流域性、输入性及处于河网水系末端的水情特点,以“治水强基”为抓手,打好防洪排涝攻坚战。姚江二通道(慈江)镇海段工程围绕“2017年全线开工,2019年全面建成,确保部省优质工程和打造景观水利水文化样板工程”三大目标,澥浦闸站工程采用EPC设计、安装、施工总承包模式,已于2月初开工建设,至目前已完成水闸、泵站基础处理工程,计划12月初完成流道浇筑;九龙湖段堤防加固及沿线闸泵工程已于10月底完成招投标,计划11月中旬进场开工;大严至三七房段堤防加固、景观提升工程结合九龙湖休闲旅游和新农村精品线建设,现已进入招投标阶段;石化区段(澥浦闸站至澥浦大闸)堤防加固及沿线闸泵工程计划12月底前完成前期政策处理及招投标工作。继续推进镇海东排南线骆驼老城段工程,329国道以西已通水,累计完成主干河道治理1000米,治理支河约250米,大善寺港桥、永安桥主体已完成,大兴桥主体完成,东河港路桥完成盖梁浇筑;目前329国道以东段除贵胜堰桥外均无法进场施工,政策处理及施工进度滞后。2016年区实事工程张鑑碶闸站工程7月中旬已具备应急通水条件,计划年底前基本完工。

2、加大内河剿劣工作,改善水环境质量。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决不把建筑垃圾、污泥浊水和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要求,制定出台《镇海区剿灭劣Ⅴ类水体清淤专项方案》,在原计划投资1966万元清淤30公里42.77万方的基础上,新增河道清淤56公里78.09万方,村内池塘、河漕等小微水体297个,新增投资3595万元。至10月底,全区共完成河道生态修复6.3公里,清淤河道77.73公里107万方,小微水体治理366个,为顺利通过省市剿劣验收奠定了基础。完善区域河道常态化换水机制,制定出台《镇海区生态调水专项方案》,全年已累计从姚江生态调水2000万方,水库补水150万方,极大缓解了河道水质黑臭问题。同时,以清障清网为重点,加强水政执法巡查监管力度,提升8小时动态保洁监管水平,通过改进保洁装备、创建保洁示范河道、“星级”保洁员评选等工作,全面消除垃圾河。开展“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抓落实专项行动,通过捕捞权置换,实施骆驼渔业村渔民整体上岸,妥善解决内河渔业生产不规范的老大难问题,组建渔政(水政)协管队伍,通过向渔业村购买服务的方式,重点开展涉河违章、电毒鱼、网具渔具清理等执法行动,确保内河水环境进一步改善,助力“五水共治”、“剿劣”行动。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完成三圣殿水库、郎家坪水库、新泓口泵站等6处标准化创建工作,指导九龙湖镇完成小型山塘标准化建设,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向标准化、制度化转变。

3、推进面源污染治理,注重水岸同治。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面上治理工作扩量提质,按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覆盖率达到100%的要求, 2017-2018年投资3.32亿元,全面完成85个“早期治理的但收集率低、生态化终端处理效果差、规划拆迁但近二年不拆”等三类自然村,其中新建设村52个、改造提升村33个,新增受益农户2.4万户。2017年底前计划首先完成九龙湖镇、庄市街道和澥浦镇等40个自然村污水治理,截至目前,庄市有3个村基本完工,其他镇(街道)50个村正在建设中,已完成工程量的65 %,完成投资近1.1亿元。以水质达标、运行正常、收集管网完好为重点,强化农村生活污水监管考核工作,完善“一个标准、双层考核、三级分担、四级监管”设施运维长效机制,提高污水处理质量。此外,针对早期建设但终端出水水质仍然超标的点位,采用湿地翻新、曝气调试、厌氧池清淤等措施提升改造,根据运行情况和水质跟踪观测,全区39个监测点位的出水达标率(大肠菌指标除外)均合格。

坚持不懈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结合《镇海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出台,进一步消减养殖总量,除保留提升特色规模场外,基本达到禁养区无“脏、乱、散、小”养殖户,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源。2017年计划再关闭拆除畜禽养殖场(户)33家,其中猪、牛养殖场(户)15家。至三季度,已完成39个畜禽养殖关闭协议签订,其中关闭拆除22个畜禽养殖场,完成复耕复绿近1.95万平方米。严格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控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加强村镇两级日常巡查,严控畜禽异地返养。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对限养区、保留规模养殖场(户)全面排查,按照“养殖不能污染环境”铁律要求,对澥浦觉渡奶牛场、镇海欣腾养殖场和九龙湖镇周连江养殖场等3家保留规模化养殖场开展“美丽牧场”和“两化”项目建设,完善雨水收集处理设施,努力消除畜禽污染。

(三)践行“两山”理论,促进生态森林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平原绿化。加快“森林镇海”建设,强化生态林带体系保护,开展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完成生态林带新种提升672亩,种植赤皮青冈、榉树等珍贵彩色树种4.7万株,提前完成市下达的沿海防护林修复300亩、平原绿化新建提升200亩和珍贵树种2万株的年度任务。实施九龙湖森林彩化工程,环湖路已种植樱花、无患子等彩色树种1557株。推进重点河道绿化项目建设,完成镇海东排南线(郭家港-清排大河)11.83万平方绿化。围绕打造一批城郊都市型新村、田园宜居型靓村、生态文化型美村的要求,完成澥浦沿山村省级森林村庄、骆驼朝阳村市级美丽森林村庄创建工作。筛选2017年度森林基金项目7个,安排资金690万元,总绿化面积730亩,撬动社会资本2000万元。二是切实提升林带管护水平。全面开展区管生态林带确界测量工作,累计测量面积8900亩,完成新一轮市场化、专业化的林带管护单位招投标,落实镇(街道)属地管理职责,制定养护技术标准和养护绩效评价办法,建立“一周一巡查、一月一抽查、一季一考核”的监管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直接挂钩,加大林带“三乱”整治力度,实现科学养护与常态监管双管齐下。三是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监管水平。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本完成松材线虫病疫区拔点工作。做好进口定点苗圃的检疫监管工作,完成未进圃隔离案件的处罚。四是推进山林资源保护。强化封山育林,出台《关于加强山林生态保护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山林资源保护监管措施,实施涉林村生态保护运行和补偿考核机制。加强动态巡查及“爱森护绿”等森林文化宣传,严厉打击查处乱砍滥伐和毁林占绿等违法行为。提升森林消防水平,夯实山林防火群防群治基础,有效控制森林火灾发生率,实现清明、五一等期间火警、火情、火灾三无。

(四)深化农村改革,指导村级换届选举

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后,按照“权属合法,确权精准,登记完整,权证适用,信息管理”的工作要求,在搞活承包经营权的同时,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现全区29个需确权村已全部完成指界测绘,26个村已完成“两图一表”审核公示,其中24个村完成“两图一表”签字确认;26个村启动合同完善工作,其中20个村合同签字率95%以上,总体进度位于全市前列。协助开展股份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指导工作,全区已有54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五)服务港口经济,加强海域监管

一是做好港口经济服务保障。重点做好炼化扩建项目、镇海电厂搬迁和舟山500kv联网输变电工程等海域审批及招拍挂服务工作,确保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已基本完成镇海电厂码头和取排水管道海域使用权审批工作。已完成新泓口水闸海域使用权审核报批、海域使用金减免和登记手续。此外,已委托省水科院开展镇海炼化四个区块海域招拍挂前期工作。二是加强海域动态监管。根据制定下发的《关于加强加强海洋幼鱼资源保护促进浙江渔场修复振兴的决定》,全力打好“三战”剿灭战,为“一打三整治”工作拉高标杆、指明方向。一方面加强动管执法能力建设,新建100吨级渔政执法船在伏休期前装备入列,另一方面汇同市场监管、公安、商务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行动,累计出动巡查人员70余人次,出动执法艇15余航次,航程300多海里,共清理串网2000米,地笼网50余项,抓获违法捕捞渔船1艘,涉案人员7名全部移交公安处理,有效震慑违法行为。

(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四个意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举办5期农业大讲堂,着力解决工作发展“中梗阻”等问题,着力打造政治过硬、干事担当、干净自律的“三农”铁军;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干部任用导向,着重在创造条件,创造平台,创造环境上下功夫,加强年轻干部内外结合、多岗位交流培养。完成新一轮局中层干部聘任工作,同级交流续聘25人,新提拔5人;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推行“效能亮剑”和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开展“营造新风气、创造新业绩、树立新形象”为主旨的作风建设年活动和“连心解忧”及联村结对工作,聘请8位区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种养殖大户等作为行风监督员参与我局行风监督工作;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及“一岗双责”制度,强化纪律“底线”,强调“高压红线”,开辟廉政宣传阵地,建设机关廉政文化走廊,营造良好机关廉政文化氛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