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儿童零食标准出炉,教你如何给孩子选零食
今日镇海
2020-05-29

5月17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首次提出“儿童零食”的定义,区别于普通零食,给出了3—12岁儿童食用零食的建议,新标准将于6月15日起实施。

据了解,儿童食品有6000多亿元的市场容量,其中,健康零食需求将近千亿元市场规模,但是,行业缺乏代表性儿童食品品牌。日常生活中,孩子常吃的包括方便面、火腿肠、蜜饯、果冻、冰激凌、饼干、奶茶、口香糖和薯片等零食含添加剂普遍较多。

《儿童零食通用要求》首次给出了“零食”的定义,即指正餐外,用于补充营养(或平衡营养)、放松悠闲、愉悦心情的食品;并首次在营养健康和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明确规定,从物理安全性、化学安全性、生物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细致规定。

新标准在营养健康方面,提出儿童零食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辐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灭菌工艺,能延长产品保质期,但是对产品营养素有影响,某些情况下对蛋白质也有影响,如方便面蔬菜包);提出少添加糖、盐、油的规定,并规定了氯化钠、蔗糖、脂肪的限值。

在安全性方面,新标准提出婴幼儿辅食不允许使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产品物理层面食用安全性的感官确保安全,如规定产品的组织形态不能有明显尖锐突出物,产品的口感不崩牙,包装结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不应对儿童产生割伤、误食等伤害风险。此外,新标准强制儿童零食标出过敏原信息。

相比较普通零食,未来符合新标准的“儿童零食”就可以放心购买、撒开嘴吃了吗?营养专家们表示,并不是这样。

零食中限盐限糖、不含反式脂肪酸,在健康程度上是有进步的,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儿童零食就能变成健康食品。和成人一样,儿童每日的盐、糖也都有限制。以盐为例,成人每天从食物中获取的盐应少于5克,考虑到儿童能量需求低,钠的需求量更低。而和成人一样,我国很多儿童日常盐摄入量也已经超标了,所以即便零食中减盐减糖,仍然会出现超标的情况。

此外,新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6月15日起实施之后,是不是意味着今后商超的零食区将分成普通零食和儿童零食两块,不合规的零食不能售卖给儿童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份新规在本质属于团体标准,不具强制性,只是一种推荐标准,有需要的企业可自行选用。该标准对儿童零食的市场规范和行业健康发展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随着儿童零食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发展,儿童零食标准体系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