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58175/2020-203064 | 主题分类: | |
成文日期: | 2020-03-31 | 体裁分类: | |
发布机构: | 区教育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见证这段特殊时光!一起来看寒假里的疫情小故事⑤
区教育工会自征集“寒假里的疫情小故事”活动以来,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热烈反响。活动征集到小故事、小感想、小体会共120余篇。今天我们献上的是宅家篇,教师们或手工、或亲子、或陪伴,满屏都是宅家不宅情呐。
“疫”地虽困,人间有“爱”
1月23号晚上零点开始,离武汉很近的黄冈封城了。刚刚回老家不久的孙利老师有点懵了──毕竟原本没打算回去;毕竟一家三口还是从上海转机回乡的。生性开朗的她来自镇海职教中心英语组,省级巾帼文明岗岗长,平时大大咧咧、爱开玩笑。可是,封城的日子谁经历过?在家待久了,再淡定的人也难免焦灼、不安。得找点事做,生活才有趣味。
在孙老师的提议下,一家人利用家里仅剩的面粉做起了馒头。揉面、发面、造型、上锅蒸,白胖的馒头很快就热气腾腾地上了桌。一家人吃着馒头、聊着闲话,看着对面人家飘忽在外已经将近一个月没有收进的衣服,感慨别人被隔离在外无法回家的苦恼。孙妈妈说:“咱家楼下住着个老人,估计这个年家人也没回来,只有一个人在家。”孙老师一听,心里咯噔了一下。她女儿也说,那他好可怜啊、好孤单呀!突然,祖孙三代人都停止了咀嚼,手中完好的馒头放回了碗里。孙老师母女俩对视一笑──我们送馒头去。
说干就干!孙老师和女儿戴上口罩,装了剩下的所有馒头,敲响了楼下的门,大爷含泪的眼睛和颤抖的双手让孙老师母女很是触动。后来,只要她们家做好吃的,就会记得给老人送一点,暖意也在孙老师母女心中不停涌动。开始上网课后,孙老师时不时会跟学生交流生活中细微的感动,希望他们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困难不可怕,危险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生活失去热情,对他人失去关爱。一场疫情,一次经历,一些思考,困住的是人,留下的是爱。
职教中心 孙利
超长寒假期间的家庭教育小妙招
我们利用家中已有的玩具和材料,陪伴孩子玩了各类游戏。比如堆积木,培养动手能力;捏橡皮泥,开发想象力;套圈圈,强化手眼协调配合能力;拼拼图,培养专注力;捉迷藏,锻炼观察力;你比画我来猜,变成了表演者;过家家,体验了编剧、导演与演员……不仅是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无比,我们成年人也通过陪伴孩子游戏的过程,重拾童年的快乐,往往比孩子玩得还要开心。
澥浦中学 庄颖 朱磊
午后的一抹阳光
在暖暖的午后,坐在客厅靠窗的榻榻米上,整理出孩子们已经不能穿的袜子。简单的裁剪几刀后,填充进PP棉,再进行缝补,做成自己喜欢的娃娃模样。孩子们喜欢得不得了,自己也收获到了旧物变新颜的喜悦。
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居家的日子因为有了这些有趣的手工而变得多彩而有意义。
建成学校 邢海霞
尝试竹艺——纯手工小椅子
抗疫这段时间,我陪同幼儿听《鲁滨孙漂流记》,感觉自己也是在孤岛余生,看着家门口翠绿的竹林,就萌生了做做手工艺活的想法,能调节生活,促进亲子关系,那就挑战一下传统手艺吧--制作竹椅。我负责设计图纸,我老公各个角落寻找可能利用的工具,小家伙负责选材,就是挑一根满意的竹子。启动日是周六,当天只做了一些周边,没有雏形,进程很慢,没有专业工作,都是用锉刀磨的,多多少少手上都受了点伤。最卖力的是小家伙,递工具,劈竹签,忙得有模有样,我和我老公真的是没怎么休息,到周末晚上9点钟加班加点完成。工程时间比我们预期的要长很多。
2天的体验,我们收获了很多,一家人协作,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努力,相互帮助,其乐融融。我们总结出:1.专业的事要专业的工具。2.做事要统筹规划。3.言传身教,大人的行为处事,小朋友总是效仿,我们手上擦出了血,小朋友手也掉了一块皮,却还乐呵呵,觉得自己是勇敢的孩子,为了做椅子受伤,不哭。
尚志中学 沈丽惠
非常“食”期
2020年注定是个不同寻常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挡了大家欢度假期的脚步。这非常时期摇头一变,成了一段非常“食”期。
作为一名吃货,平时喜欢吃的奶茶、蛋糕、烧烤、火锅都没有,只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于是便打开网上的教程和家人一起做了饺子、包子、油条,特别是油条,一根根炸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平日早餐店的烟火。妈妈又买来了糯米饭,配上榨菜,最喜欢的粢饭团就做好了,用一句地道的宁波话评价就是:米道交关赞。
镇海区中心学校 魏晨璐
致我最可爱的女儿
女儿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50多天,“停课不停学”,我终于能停下脚步走入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她一起早读、上课、阅读。早上8:30女儿准备好了书本、笔和笔记本,电视大屏幕上播放着语文老师上课的视频,上的是一节二年级下册《找春天》。15分钟的课结束后,女儿看着书中的摘记,用那稚嫩的声音问道:“刚刚老师提问描写春天的诗句还有哪些呢?我想出了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妈妈能说出几首呢?”我说:“我们去阳台上寻找春天吧。”我和她来到阳台上看着楼下的春色美景,花开得正艳,我终于想到了一句“万绿丛中一点红”,她看着伸出阳台之外的油菜花,开心地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节短短的线上微课学习却开启了属于我和女儿的诗词大会。春意盎然,鸟语花香,即使不能出去在田野里寻找春天,但春天已经在我们心中绽放。
镇海区立人中学 刘桂花
我的居家“花式”抗疫
疫情期间,口罩、酒精和消毒液成居家战略物资,在实体药店和网店都买不到的情况下,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买来半成品,跟着老妈学手艺,还解决了口罩之荒,出门买菜再也不怕飞沫了。
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 庄丽
培养孩子自制力,克服拖延症
2020,一次次被充值的假期,让我们又爱又慌。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却把要做的事一拖再拖。
几天之后,我们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开了个家庭会议,进行了分工,明确了作息。早上起床去运动(后来疫情严重,外出跑步已经不可能了,就在室内做一些运动和游戏),我负责一日三餐,妈妈负责孩子功课检查监督,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开始有序的生活。到了晚上8:00,就是家庭娱乐时间,可以一起看影片或下棋等。很快学校开展了停学不停课的线上教学,这样我们3人就各忙各的,每天忙碌着但却越来越快乐,我们约定每天先把自己最不想做的事做好,克服拖延症。
中兴中学 胡宝国
疫情下的烟火气——餐桌上的家乡味
今年的春节,我们所有人都窝在家里,是母亲用柴米油盐调节着一家子的紧张生活。
清晨,在老南瓜白米粥香浓的气息中醒来,上桌就能啃上新出锅的白面馒头,就着年前腌好的酸菜,沉睡了一晚的毛孔就在这氤氲的热气中打开;晌午,母亲把一堆沾着水珠的蔬菜放在锅里煮,我只是好奇地站在一旁,看看他们最终会变成什么样的颜色;傍晚,华灯初上,来份香煎糯米丸子,“噼里啪啦”,硬是把单调的生活弄得热闹异常。待所有人入座,擎一杯年前屯好的黄酒,端坐桌前,窗外是纷飞的小雨,眼前弥漫着浓郁的菜香,闲话家长里短,如此这般让人贪念的烟火气。
疫情期能购得的食材相当有限,能让每种蔬菜都扮演好它最美的角色确实要费一番功夫。童年的记忆总还是停留在那一汪清澈的绿水与青山之间,取青蔬与河鱼置于盘箸之间,浑然天成,而未有不恰当。如今仅有秋天新收的稻米,母亲教我同老南瓜一起,煮得糯糯的,分外香甜,满蕴着成熟的气息。冬季一直不断的当数白菜和萝卜,经霜后的菜蔬自身即有一股甘甜,拿小火炖豆腐加白菜,百吃不厌。
窗外偶尔吹来的风中,满是春天的气息。我们创造着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暖洋洋的家,然后提醒自己:灾难之中,平凡就是幸运;珍惜当下生活。
镇海区炼化小学 丁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