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过后,就连空气中都氤氲着年的味道。大人们开始置办年货,小孩子则最喜欢跟在大人后面吵着要自己的过年零食。金团、冻米糖、糖雪球……这些传统过年点心,不但香香甜甜,而且承载着我们独特的情怀。
做金团
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各色各样的点心。在镇海,过年吃金团是必需的,春节期间,一家人聚在一起,老人们会拿出金团,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在手里,满手都是黄粉,用嘴巴咬上一口,嘴唇上也粘了黄色的粉,味道好得很。
金团又圆又软带着馅儿,比手掌稍大的黄色面团饼,表面滚上松花粉,所以称为金团,又叫松团。
听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说,在镇海,六七十年前,每家每户过年时都要做金团,直到现在,有些农村居民仍保留着此种习俗。农家自家做金团,一般在农历腊月二十到廿八,村里每家每户都各自裹好金团谢年,也寓意着合家团团圆圆。
在九龙湖横溪龙悦农家乐,陈月波正跟家人一起做金团,现在会做金团的人少了,所以像陈月波这样做手工金团的生意就好起来了,每到年底,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从前过年时家家都要做金团,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的花样也多了,制作金团比较麻烦,如今在镇海,没有多少人会做金团了。”陈月波说。
陈月波做金团的手艺是跟婆婆学的,除了农家乐,这门手艺也是全家人的另一份收入。
根据多年的经验,做金团首先要选好糯米和粳米,三七配比。首先,米要放在桶里用水浸上三四天,淘洗干净,然后磨成水磨粉。磨粉工序复杂,现在一般都到代加工点进行加工。
接下来要做馅子。馅子传统的就是芝麻、豆沙、黄豆,做起来也很麻烦,如红豆馅,先要将红豆浸泡在水里,浸软了,再研成粉末,然后再在大灶上和黄糖一起煮,边煮边拌,煮熟透了,搓成核桃样团团。
准备好面和馅之后,就是做金团了。
第一步,水磨粉蒸熟后,开始拌面,工夫要到,米面越熟口感越滋润。
第二步,摘团嵌馅。把米粉揉成条状,摘成面团,要均匀得体,个个相似,然后把馅裹在中间,搓圆。
第三步,加印模。金团印模一般为圆形木盘,内刻有花鸟虫鱼各式图案,把裹好的面团放进印模后,盖上与木盘同样大小、上有浅浅模槽的盖子,稍用力合上,即压出上有各式图案的金团。
就这样,一个个金黄的软糯的龙凤金团做好了。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今年陈月波还将艾草加入了面中,这样白面团里有淡淡的青色,咬一口,口感比传统的金团更加清甜。
山楂糖雪球
冬天一来,天儿一冷,总想吃点酸酸甜甜的东西,糖雪球是很好的选择。糖雪球和冰糖葫芦同样都是糖和山楂的搭配,模样却相差很多。糖葫芦晶莹剔透,糖雪球则周身雪白。白糖结成晶,包裹在山楂表面,就像是给山楂穿上一件漂亮的“雪衣”。
春节将近,“镇栗旺”的生意红火起来,虽然糖炒栗子是招牌,但是他家的糖雪球也非常受欢迎。不少老顾客买了一袋糖炒栗子后又会稍带一些糖雪球,酸里裹着甜,甜里带着酸,让人回味无穷。
老板钟春花是个热心肠,笑起来眼睛弯弯的,给人一种亲切感。她说,糖雪球比冰糖葫芦更好吃,因为糖雪球外表没有那么硬脆的糖,吃起来柔软细腻,还可以论斤称,一颗颗吃起来也更方便。她家的山楂都是从东北进货的,个头小,裹上糖霜后甜度适宜。
做糖雪球说难不难,但要学会处理细节。第一步,清理山楂就是个精细活,用清水把山楂洗净,摘去山楂的梗,然后再用食盐水清洗一下。第二步,生火起灶,烧一锅开水,准备制作糖霜,一定要控制好火候,把糖霜里的水分充分蒸发,糖霜做得好不好,决定着山楂糖雪球的味道。
做糖葫芦的时候,糖浆烧到大泡消失都变成均匀的小泡,同时颜色稍微变黄,就可以把串好的山楂放进去滚一圈,粘上糖浆拿出,放凉;而做糖雪球的时候,糖只要全部溶解在水里变成糖稀就立即关掉火,然后将山楂倒进去和着糖浆一起翻炒冷却。
糖浆会随着翻动,慢慢降低温度。糖浆冷却后,就会粘在果子上。等到能看到表面的糖已经结成了白色的晶体,这时候差不多可以关火了。但是不要掉以轻心,而是在关火的那一瞬间,还要继续手上翻动的动作,然后就可以出锅开吃了。
店里做一次糖雪球就是一整篮,红白相间的山楂果让人垂涎欲滴,忍不住买上一点。甜甜的味道在嘴巴里弥漫开来,像是提前感受了年味,简直太让人心情愉悦了。
冻米糖
年关将近,年味渐浓。过去每年这个时候,不少人家便开始做起了冻米糖。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冻米糖是许多人甜蜜而温暖的惦记,现在亦如是。那渗入了感情的甜蜜味道,勾起了人们心底的温情,更勾起了对家乡的怀念。
1月13日一早,记者走进郑氏十七房景区,“老刘冻米糖”的老板刘国文已经在忙碌。店里升腾着浓浓雾气,冻米糖的香味扑面而来。走进厨房,电控温的不锈钢炉灶上驾着一口大锅,刘国文正拿着手中的大勺,不断搅拌锅中的糖浆。
炒米糖,既讲究技术也要求火候,搅拌的力度要恰到好处才行。把事先准备的冻米倒进锅里,跟糖浆搅拌,动作要快,更要花力气。刘国文一手一个锅铲, “嘁嚓,嘁嚓”是铲子在锅里翻动的声音,不一会儿糖稀和米粒便被搅拌成了一体,每颗米粒都包裹着均匀的糖浆,像一个个甜甜的白胖子。
最后是压模切片,趁热压模很重要。将拌好的冻米置于长方形的模具中铺平,下力气反复滚压,切糖时才不会松散,米花和糖才能完美结合。刘国文熟练地将压好成型的冻米糖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手起刀落,糖砖被切成余温尚存、厚薄匀称的片状冻米糖。送一块刚切好的冻米糖塞入口中,唇齿留香,瞬间带来了甜甜的过年记忆。
制作冻米糖看起来简单,实则是个技术活。从选米、浸泡、蒸焖、晒制到熬制拌料、上架切片……道道工序,非常讲究。刘国文说:“每个环节都要做好,否则会影响冻米糖的品质。”刘国文一说起冻米糖的制作便滔滔不绝,这门手艺的传承,技艺需要反复练习,坚守更需要岁月的磨炼。
因为每天都有不少人光顾购买,刘国文制作冻米糖常常从早忙到晚,有时一下子来一拨人,购买数十箱,有的是寄给外地的亲朋好友,有的则是送给那些不能回家过年的家人。春节前,买冻米糖的顾客更多了,一天要做个千把斤。
“他们家的冻米糖是全手工制作的,味道很香,很好吃,我每年过年前都会来买一些。”一名前来购买的市民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制作冻米糖的手艺人日趋减少,但镇海人钟情于冻米糖这一甜蜜的年味,从来没有改变。刘国文的店里有不少回头客,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人,“年味”便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