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镇海 / 专题专栏 / 往期专题 / 六争攻坚建港口强区 三年攀高造品质之城 / 新闻头条
镇海中学英语教研组:不知春秋 领雁奋飞
字号:

优秀教师个体和教师团队,可以说是“领雁”和“群雁”的关系。教育作用的发挥,是多位教师通力合作的结果,小到一个班级的建设,大到一所学校的发展,都是如此。优秀教师个体作为“领头雁”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融入团队,单靠个体单打独斗,是发挥不了多少作用的。反之,团队成员的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可以促进优秀个体的成长,培育更多的“领头雁”。镇海中学英语教研组就是这样的一支队伍。

20余人的教学团队,50%以上是区级及以上名优教师,90%以上曾获省市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市区教坛新秀一等奖等荣誉。当这些教师集中一起就组成了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团队——拥有省“三八”红旗集体、市高中英语学科基地、区模范集体、区工人先锋号和品牌学科等荣誉,也成了在省市具有影响力的“拳头学科”。这其中究竟有何奥秘。85后的英语教研组组长应常伟说:“团队从来都不畏惧让年轻人上!”

应常伟至今仍记得刚入职那一年,就被团队选上,代表镇海中学参加宁波市新课程教学能力评比镇海地区选拔。拿到区一等奖的他,代表镇海区参加市里比赛。由于备赛时间紧,考查范围广,现场应变能力要求又极高,刚大学毕业的应常伟一时忐忑不安。

时任教研组长的王潞涓便牵头组内市教坛新秀和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一同助其备赛,从教案设计到模拟说课再到教学磨课,让他提前体验了一把全方位的“考验”。比赛前一晚,组内名优教师又对他进行面试提问训练。比赛结果是激动人心的,这位不到三年教龄的年轻教师以全场最高分获得宁波市一等奖第一名。赛后,他动情地说:“其他参赛老师绝对想不到的是,我这个一等奖的身后站着三位教坛新秀优质课一等奖,十多位名优教师啊!”

说起王潞涓,应常伟说了个小故事。由于急性胆囊炎发作住院,可心系学生的她没过两天就出现在了办公室的座位上,同组老师关切地问她:“这么快就出院了,你确定身体痊愈了?”还未等她回答,她的手机响了:“喂,是杨医生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就是回家来拿点东西……没什么反应,您请放心,请放心。”大家这才知道她是刚从住院部“溜号”回来的。当时办公室所有的同事听了都急了,对她进行了严肃的“教育”和“声讨”,硬是把她“押”了回去。为了让她安心养病,同一备课组的老师就自发承担两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并批改所有学生作业。

“当你启程前往,但愿你的道路漫长”,这是希腊诗人卡瓦菲斯的句子,王潞涓曾将它送给了自己2012届毕业的学生们,并在后面加上了“愿你有足够的勇气”。每一次面对即将离开自己开始新旅程的孩子们,王潞涓说,我不祝你们一帆风顺,我只愿你们能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未来的风风雨雨。而这,也是像王潞涓这样的老师,从教的初心。

从王潞涓手里接过组长这一棒的应常伟,自是不敢怠慢。他和组员一起,倾全组之力打造的外语节,已形成“英语书写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大赛”和“我爱记单词比赛”等一系列特色品牌活动。外语节以“使用英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目的,通过“听说读看写”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外语学习渠道,营造了浓郁的外语学习氛围,彰显了镇中学子的外语能力。

参与了三届外语节的杜同学感触颇深,外语节把原本只拘泥于课本知识的她拔高到文学艺术的层面,从遣词造句到音韵起伏,从而使“提高英语水平”的方向可视化,英语不仅仅是工具,更承载着人文和人性的力量。

新高考写作题型中的“应用文写作”,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全体组员群策群力,分工协作,经过数十次的大组研究和备课组讨论,就不同文体结合学生实际,整合数年积累的素材,编写了《常见应用文》手册,切实体现校本自编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全员参与,阅读大量英语文学原著,参考大量文献,编制了高质量、高水平的《高中英语新高考续写素材本》。这两本手册与之前的自编优质校本学习资料等形成镇中特色的学教资源方阵,保证了新高考镇海中学外语学科的超高分人数和平均分的绝对领先优势。

Gently ambitious,quietly brilliant.应常伟说这是镇海中学外语组的座右铭。这个团队扎根教育,合力推动教科研,他们乐学思善;不分昼夜,不知春秋,他们领雁奋飞。当数以百计的学生荣获省人民政府“走进欧洲”英语大赛一等奖,21世纪英语总决赛全国第五名等国家级荣誉,镇海中学每年的高考英语成绩名列全省前茅,一群群18岁少年意气风发走出小城,迎来大成时光,我们明白了他们努力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