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较真”才能守住食品安全
外出吃饭吃出“异物”,不是方女士一个,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并不少。正是方女士的“较真”,诉至法院,我们看到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免了单,还获得10倍赔偿。
方女士的胜诉,启示广大消费者,在面对侵权行为时不应一味沉默或忍气吞声怕麻烦,而是应该敢于“较真”,也完全可以通过合法手段以最低成本顺利维权。
这些年,坑害消费者的事件不断上演,这固然与不良商人的从商观念、商业道德滑坡有关,也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有关,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消费者普遍缺乏一种“较真”精神。
在生活中,消费者被侵权的事件层出不穷,但抱怨叫嚷的多,付诸行动的少。大家你不声张,我不投诉,选择忍气吞声,正是消费者这种不与之“较真”的无所谓态度,助长了不良商家的侥幸心理和嚣张气焰。
在维权上,我们缺乏方女士这样“较真”的劲头。如果一个人的权利受到侵犯,自己都不站出来捍卫,又怎能指望别人和社会来维护?我们不但要依法维权,还应善于维权,将有关证据(如照片、视频、购物小票、医疗费发票等)固定下来,依法要求赔偿,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选择追责是消费者的权利,消费者认真维权,只会让商家更遵纪守法、本分经营。也只有每个消费者都敢于维权,才能有助于有关部门强化监管,进而让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才能打造公平的市场经营秩序,消费者的权益才会得到根本保证,这样才能真正守住食品安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