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镇海 / 专题专栏 / 往期专题 / 六争攻坚建港口强区 三年攀高造品质之城 / 热点聚焦
镇海招商不坐不等敢抢敢争
字号:

  今年元宵节,对镇海新城管委会招商中心主任张秀萍来说,注定难忘。即便发着高烧,张秀萍还是跟着新城招商小分队,辗转北京、上海,拜访客商与企业,推进美国甲骨文软件产业园、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的引进、落地相关事宜,又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区生产性服务业专场推介会暨招才引智恳谈会。

  扬鞭催征马蹄急!正月未出,全区招商系统派遣驻外招商人员,组织产业招商小分队,奔赴北京、深圳、上海,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和“抢人才、抢项目、争一流、拼作为”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开展精准招商招才工作。

  “上海和镇海一衣带水,老一辈‘宁波帮’人士在上海的奋斗历程,使得两地‘亲上加亲’,有一种天然的感情基础。”2月21日,镇海区驻沪招商工作组驻地,区招商中心主任张蔚以此开场,表达出热烈又诚恳的招商态度。

  这场推介会暨招才引智恳谈会上,来自中国四达、香港优通、宝钢特钢以及上海镇中校友会、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等的50多名知名企业家、校友客商代表应邀参加。区招商中心、镇海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就镇海投资创业环境、生产性服务业政策、配套服务等进行推介、解读和交流。

  在沪期间,招商小分队拜访了入选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立项计划的张森博士团队,推进“固态紫外光源高Al组分氮化物薄膜的外延及产业化”项目尽早在镇海落地。小分队还拜访了阿里巴巴集团易果生鲜旗下的安鲜达物流科技、博康集团和优得新能源等重点客商,推进在谈的芯片光刻机、新能源投资、冷链电商总部等项目加快落地。

  “我期待与镇海企业能有深入合作的机会。”好消息从深圳传来。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赵珂禹被区招商中心副主任卢伟带领的招商小分队的诚意打动,有望来镇,促进科研成果在镇海的转化、落地。

  对卢伟来说,这算是“首战告捷”。原来,卢伟到区招商中心“报到”还不到一个月,虽是经济战线的“老兵”,但却是招商战线的“新兵”。“我来到招商岗位,责任重大。在办公室如坐针毡,一刻都等不了,必须‘走出去’。”卢伟说。

  正是有了这样的冲劲,卢伟与小分队一到深圳,便马不停蹄地拜访康佳集团、深圳宁波商会、深圳四川商会、深圳北大校友会等客商,详细了解对方基本情况、发展计划、投资重点以及工作要点,并与其探讨产业发展方向,寻求合作机会。

  不管是张秀萍,还是卢伟,镇海招商人不是在谈项目,就是在去谈项目的路上,诠释着新时代追梦人的新形象。除了在外马不停蹄的脚步,他们“苦修内功”,促进“以商引商”“以才引才”工作和原有产业提质增效、新旧动能转换。

  与宁波市清华大学校友会、宁波启迪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联络沟通,对接第四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宁波赛点比赛主办相关事宜;发布2019年上半年区“雄镇英才”计划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和团队公告;接待国家核电产业创新平台——烟台氢能研发中心客商考察镇海新城,重点围绕新能源产业科研及技术转化、生产制造、产业开发项目等,达成在我区设立氢能源建立研发中心初步意向;接待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客商,探讨交流骆驼机电园区的产城融合项目方案;深夜在微信群里联系海外的镇海中学和清华校友等高层次人才回乡创业……

  据不完全统计,节后两周以来,全区招商系统累计外出小分队招商6次,拜访各类客商和人才30多人次,搜集项目信息12个。接待来镇考察客商10余批次,对接高层次人才创业计划申报项目18个。

  今年以来,我区已引进市外内资19亿元,同比增长32%;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完成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94%。预计一季度全区共引进市外内资28亿元,同比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提前三个季度完成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开门红”。

  目前,由区招商中心负责引进的第三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顺利通过全区高层次人才创业计划评审答辩,进入尽职调查环节。项目计划将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第三代锂电池阳极材料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并组建锂电池研发与生产中心。

  项目靠磨,人才靠盯,成绩靠拼。全区招商系统将继续以全过程、一站式、无缝化的“妈妈式服务”,做好招商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