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索  引  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成文日期:

文件编号:

主题分类:

关于镇海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浏览量: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镇海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和“四驱动四提升”战略,以“深化改革突破年、项目建设攻坚年、基层党建全域提质年”专项行动为主线,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重点任务完成较好,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运行。

  2018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960亿元,同比增长3%;

  ——财政总收入126.24亿元,同比增长1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58亿元,同比增长11.5%;

  ——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648亿元,同比增长3.5%;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交通投资、民间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3%、43.7%、25.2%和6.8%;

  ——省市县长项目工程落地率50%;

  ——预计区属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强度3.45%;

  ——预计商品销售额1450亿元,同比增长 20%;

  ——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

  ——预计出口额231亿元,同比增长4.5%;

  ——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8%;

  ——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8%;

  ——城镇登记失业率1.96%。

  ——城镇调查失业率5%以内。

  从指标看,区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受炼化大规模检修及业务方式调整影响,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2项指标增速未达到预期目标。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局面,我区积极应对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建设、推进转型升级、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动能、防控各类风险,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了健康平稳的态势。

  2018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工业转型扎实推进。推进智能化改造“511”工程,确定192个技改项目、63个自动化(智能化)项目和4个数字化车间项目,新培育5家本土智能制造服务公司。中意液压等5家企业列入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初显成效,杜亚机电列入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落实上云企业1100家,培育2家省级上云标杆企业。整治“低小散”、“脏乱差”、“四无”企业200家。完成6个区级落后产能计划项目,淘汰落后产能38万吨。谋划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出台《镇海区小微企业园区建设指导意见》,新建小微园区2个。制定《镇海区工业领域行业准入特别管理措施》,把好项目准入关。建设“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区,发布“浙江制造”标准8项,新增“品字标”企业3家。加强企业帮扶,搭建8718企服平台。

  服务业发展量质齐升。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50亿元,同比增长7.8%。商贸经济表现活跃,引进中石化化销公司等行业巨头,爱琴海购物公园开业运营,举办宁波购物节等特色商贸活动。加大新兴业态培育扶持,全区15家新三板上市企业中服务业企业占60%。服务业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物流枢纽港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服务贸易取得新突破,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市级服务贸易特色园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预计实现跨境电商出口额7亿美元,同比增长239.8%。引进深圳爱淘城等优质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新建宁波启橙电商园区。航运业运力220.4万吨,居全市前列。预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5%。中交水利公司等大型建筑业企业落户我区。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市乡村振兴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打造乡村振兴镇海样板。建设朝阳花田果事、蛟川生态园等现代农业庄园、精品农业风景线和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综合体,推进农旅文融合发展。筛选出重点农业产业扶持项目34个,撬动社会资金近5000万元。早稻亩产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6个村271亩插花地清理。深入实施“机器换人”和“设施换田”。大力实施品牌强农行动,着力打造“镇蜜”牌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7家,累计培育发展121家,年销售收入突破1.5亿元。在全国首创农房新建“保险+服务”模式。

  (二)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力抓好环保督查整改落实。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大气环境优良率87.1%,较去年上升5.6个百分点,PM2.5浓度32微克/立方米,较去年下降7微克/立方米。六项常规因子中,五项(SO2、PM10、PM2.5、NO2和臭氧浓度)较去年均下降, CO浓度与去年持平。完成62家重点企业VOCs整治,年减排量2500吨。开展异味源头排摸专项行动,建立问题清单及销号机制,完成整改并销号103个。出台《镇海区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严格落实“控三尘、治四气”措施。

  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五水共治”,在全市率先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市控断面达标率为100%,交接断面清水浦考核良好。全面开展工业园区企业雨污分流、老小区雨污分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八大工程建设。完成澥浦闸站建设,推进新泓口水闸外移、姚江二通道堤防工程等水利项目。落实“河长制”,225条河道(段)实行三级河长管理。推进水减排工程,华清提标完成中试评审。累计完成电镀线整治256条。

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177个点位的农用地土壤采样,完成96家重点企业用地信息采集。完成阿克苏过氧化物退役场地的土壤修复,完成大地三期100吨/日危废焚烧项目等固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废弃矿山综合整治利用。

  (三)项目攻坚成效明显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5%,增速位列全市前列。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9.8%,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7%。投资结构调整优化,交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建安工程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增速分别为43.7%、33%、28.3%、25.2%、15.6%和6.8%。

  重大项目支撑有力。2018年安排区级重点项目89个,总投资1563亿元,竣工清理项目115个。完善重大项目区领导联系和协同推进机制,列入省市集中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市重点建设项目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区重点项目开工率80%以上。扩建项目顺利开工,镇海电厂迁建、宁波启迪科技园一期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炼化林德合资空分、岚山光伏太阳能、德欣环保着色剂等项目顺利投产。

  城乡统筹取得进展。完成“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开展《镇海区十三五城乡开发建设规划研究》等专项规划、片区规划研究。招宝山大桥连接线及定海路改建工程通车,宁镇路改造一期主线通车。配合推进杭甬复线宁波段一期、三官堂大桥及接线、北外环快速化改造、东外环快速化改造、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5号线一期、3号线二期等工作。全区征迁完成35.8万平米,完成清零地块30个。招宝山城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有序实施。蛟川街道推进整体空间发展规划研究,蛟川北区新农村建设稳步实施,优化炼化周边环境。骆驼街道全面启动棚改三期,推进骆驼老街和绿核地块建设。庄市街道城市经济加速发展。澥浦镇加快庙戴工业区等区块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镇。九龙湖镇加快新集镇中心建设,获评2018年全市“十佳美丽乡镇”。贵驷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城镇面貌明显改善。

  (四)改革创新持续深入

  重点改革稳步推进。大力攻坚22项重点改革。推进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园区及群团体制改革。深化完善“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覆盖率达100%。在全省首创项目审批“段长制”,完成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100天”目标。在全市首发全程电子化“零跑动”电子营业执照。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投融资改革、政府采购模式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破题起步。加快产业基金实体运作,设立全市第一支人才天使投资基金。深入开展“亩均论英雄”改革,开展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优化签约项目落地推进机制,提升项目落地转化效率。积极防控P2P和类金融机构风险,有序化解政府存量债务。

  创新动能加速集聚。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正式揭牌、西电研究生院明确落户镇海。引进中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哈工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等创业创新载体。推进石墨烯创新中心建设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磁性材料及应用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获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省级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换示范区建设。5个“国千”项目、8个“省千”项目入围答辩,13个个人及团队项目入选“市3315”等市级人才计划。设立全市首家区县级招才中心。区公共实训中心建成并入选市“155”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首次获评市技能创业孵化平台3家。编制产业地图。产业平台有序推进,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纳入甬江科创大走廊,腾讯云产业基地正式启用,创维双智双创产业园项目签约。中南高科镇海智造谷项目奠基建设。推进镇海i设计小镇建设,“物链港”小镇入选市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新增省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4家,省市企业研究院5家。实施“建而不快”“供而未用”“久拆不动”专项整治。推进普惠金融,深化双创大街示范点建设。推进企业上市,确定拟上市重点企业15家,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2家。

  开放格局持续扩大。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31家,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同比增长8%。重点推进法国法能、美国利安德、德国朗盛、德国林德等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区的投资项目。广交会、华交会等成交形势良好。深入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建立“浙江镇海(宁波)一带一路越南园区”,中交三航马来西亚关丹深水港码头等项目有序推进。

  (五)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民生保障显著增强。教育、社保等民生类支出66亿元,同比增长15.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1.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6%,保持在全市较低水平。推动就业精准帮扶,帮助1493名长期失业人员成功再就业。推进社保扩面提标,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64%和99.62%。实施“镇养通”智慧老服务项目,启用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新三宝服务社“爱心车轮食堂”被新闻联播点赞。提升精准救助能力,创新开展低保专项治理全覆盖。新增一条公交线路,完成全部372辆公交车移动支付改造。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物业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安装。在全市首次实现多层住宅小区三台电梯同时加装。稳步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七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优化调整学校布局,完成《镇海区学前教育设施(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启动修订新一轮《镇海区中小学校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推进教育项目建设,庄市中心学校迁建、区中心学校新城校区(暂名)等项目建设加快,立人中学、炼化小学等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推进翰林甲第、瀚宁府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工程。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区创建为“浙江省示范学习型城市”。稳步推进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推进智慧健康体系建设,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去胶片化”的区县。重磅打造宁波帮文化节。筹建镇海籍文化名人联盟,成立甬江两岸文化联盟。着力打造区域拳头文化品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进一步提升。扶贫协作有序推进。普安贫困发生率从8.94%下降到5.79%,“长毛兔产业扶贫”镇海模式入选全国扶贫协作案例。龙游科技大市场正式开业。助力新疆库车脱贫攻坚。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体育、民族宗教、气象、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同步协调发展。

  社会管理不断加强。推进“平安镇海”、“法治镇海”建设,开展“七五”普法。获评全国法治区创建先进单位和全省首批无信访积案区,成功创建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推广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建设。提升突发事件预防处置和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全面开展“镇海无欠薪”创建工作。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攻坚年活动,优化升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深化“质量强区”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省级食品安全区创建,在全市率先实现省级放心农贸市场全覆盖。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城市管理养护水平,落实“行走甬城”专项行动,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三改一拆”等。在全市率先实现小城镇整治100%达标。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仍较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较高,要素制约未得到根本缓解;产业结构不平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快,经济转型、结构优化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热情有待激发,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化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群众要求还有差距,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风险防控任务还很艰巨等。对于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改进和解决。

  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从国家层面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减税降费的规模进一步增大,营商成本进一步降低,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等领域的改革将持续深入。但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指标面临下行压力,中美经贸摩擦并未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的矛盾依然存在。从省市看,浙江“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全面展开,宁波2049城市发展战略加快谋划。从我区经济增长形势分析,受炼化等检修企业恢复正常产能,林德气体等10个项目投产,技改项目和企业小升规等工作推进带动,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较快。近年我区加快重大项目推进,预计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经摸排挖潜,商品销售额、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建筑业产值都有新增长点,对经济发展都将发挥拉动作用。创新驱动、城市化建设、重点改革等不断深入,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在集聚增多。但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可售房源减少等因素也将对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我区潜在经济发展水平,建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商品销售额增长20%;

  ——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以上;

  ——出口额增长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

  ——节能减排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三、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为全面实现上述目标,2019年需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聚焦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层级。

  推动工业提质增效。探索践行《镇海区工业领域产业准入指导意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施170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40家工业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改造、4家企业数字化车间。加强区“三领”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实施130家以上企业的管理诊断和50家企业的管理提升,培育5家管理示范企业。安排20家重点用能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组织实施节能项目50项以上,年腾出用能空间10万吨标准煤。推进“两化融合”,新培育“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3家,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评审3家。加快三星工业园、庄市工业A区、B区、金属园区等更新速度,重点启动光明工业园、长石工业园提升改造。推进“低散乱”整治。推进小微园区建设,加快建设中南高科镇海智造谷和镇海高端新材料产业园(摩士地块)等工程,推动小微企业入园。

  提升三产支撑能力。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年攀高计划,打造智能化港航物流及大宗商品贸易产业集聚区块、绿色石化服务业集聚区块、科技信息和研发设计产业集聚区块、新城高端商务商贸集聚区块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块。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初创期和成长型企业培育工程。建设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园区。推动消费升级,加快银泰城等重大商贸项目建设,做好宁波(镇海)购物节等品牌消费活动,培育特色夜市街区和商业特色街,推进社区商业邻里中心建设,促进汽车后市场有序发展。启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制定建筑业新一轮扶持政策。

  发展绿色都市农业。全面实施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152211”工程,启动九龙湖、湾塘岚山片区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规划编制,积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九龙湖特色农业强镇,建设骆驼清水湖敬德片区等3个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打造家圆农场等2家现代农业庄园,推进朝阳花田果事等3个田园综合体建设,实施农业产业项目20个以上。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完成插花地清理调整200亩。推进土地长期连片委托流转,新增土地流转面积800亩。推进“机器换人”和“设施换田”工作。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二)聚焦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开展大气环境治理。实施“散乱污”企业整治提升。开展机械轴承行业有机废气整治。推进镇海电厂煤电机组搬迁和清洁化改造。持续落实煤尘、扬尘抑尘措施。实现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上升。开展水环境治理。深化“五水共治”,巩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成果,市控断面达标率达到100%。加快推进北区三期15万吨/日扩建,督促华清环保完成3万吨/日出水提标。深化电镀行业整治及电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开展土壤环境治理,区级层面试点小产废单位固废第三方统一收集管理,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详查并建立信息共享,开展受污染土壤治理及风险管控。

  完善环境监管体系。保持“零容忍”的无缝执法模式。全面实施特色小镇、省级开发区“区域环评+环境标准”的审批制度。对约70家企业核发国家排污许可证。完成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超标(预警)督办系统的开发并投用。完善区 VOCs立体监控系统。建设噪声在线监测设备。深化石化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建设。关停金属园区全部金属拆解企业。

  健全生态保护机制。全力冲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落实党政机关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任务。完成《自然资源负债表》和《绿色发展报告》的编制,探索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试点。

  (三)聚焦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确定国企改革路线图,出台配套制度,打造4-5家定位清晰、主业突出的国有控股集团。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现所有工业企业全覆盖,重点在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征前减免”和差别化电价、水价等方面寻求突破。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和交易平台建设,组建区公共资源监督管理中心。深化招商体制改革,在区级层面统筹土地 (厂房)和项目资源。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培育创新动能。培育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5家。加快实现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争创国家级企业工程中心。推进绿色生态石化产业和区机械基础件(紧固件、轴承、液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培育和创建。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落实研发经费税前抵扣等优惠政策。建设镇海科技市场,探索科技市场运营机构股份制改造,组建科技成果拍卖公司。区属R&D经费占区属GDP比重达3.5%以上。中官路双创大街高标准推进“三谷一区”建设,争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推进科创平台提质发展,打造“一平台一产业特色”,推进中石化新材料研究院、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中电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中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石墨烯国家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的建设,西电研究生分院实现招生。推进镇海i设计小镇、“物链港”小镇建设。开展“数字镇海”建设。推进企业上云,培育省、市、区上云标杆试点企业8-10家。

  完善要素服务保障。落实区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常年受理、多期评审”工作机制,引进高端创业项目20个以上。加大高层次人才引智力度,引进院士等顶尖人才及团队1个以上,顶尖人才5名以上。加大专技人才培育力度,加快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加快土地出让,全力消化批而未供用地,先行先试开展二级市场试点。建设普惠金融,构建新型银企对接平台,发挥政策性担保公司作用。落实“凤凰行动”镇海计划,力争1家企业上市,2家企业报会。引导企业境外上市融资。落实第三轮科技金融合作方案。促进产业基金加快投资进度和规范运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三联三促”企服行动,落实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80条”新政和我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意见》。

  (四)聚焦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后劲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深入推进“项目攻坚”行动,计划安排重点项目100个,计划总投资1850亿元,以抓开工、抓产业为重点,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继续实施区领导联系项目等“四个一”制度,协调解决扩建项目、中金PTA、镇海电厂搬迁等一批重大项目推进问题,全力保障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炼化炼油老区乙烯改造、轻烃综合基地等30个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杭甬复线澥浦互通连接线工程等19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度,积极保障国科大材料工程学院等9个重大科研平台,统筹推进蛟川北区棚户区改造二期等19个重大民生保障项目。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围绕打造宁波主城区北部中心定位,加快“1+4+10+X”规划编制,做好甬江科创大走廊(镇海段)、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绿色石化产业拓展区、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等重点区块谋划。完善综合交通路网,加快棉丰路、逸夫路、新长邱线和大件运输通道建设,做好轨道2号线二期、3号线二期、5号线一期及西延征拆、杭甬复线镇海段等工程的政策处理保障工作,加强7号线规划对接,推进三官堂大桥及连接线、北外环、东外环快速化改造工程。扎实开展征迁攻坚行动,推动蛟川北区棚户区改造三期地块、中医院西侧地块、原区政府地块、骆驼棚户区改造E1、城中村新兴、朝东弄地块、工业A区改造地块II、天衡制药搬迁地块等征迁清零。推进乡村振兴,完成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四季九龙”田园小镇等项目,打造2-3个精品村。推进湾塘、岚山村庄搬迁,做好后续安置地块的谋划落实。启动庄市老街开发。开展老旧小区环境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围挡提升”“垃圾革命”“厕所改革”等专项整治行动。

  提升经济合作水平。全面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抓好外资、市外内资、浙商回归等招商引资工作,用好新材料科技城政策的红利,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平台型贸易公司及财源型企业招引力度。提高贸易摩擦应对能力,加大对欧美日主要市场与“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的拓展力度。全面深化中东欧合作,帮助企业参加“一带一路”等境外展会,提升广交会等境内重点展会组展实效。以萌恒集团总部大厦落户我区为契机,打造外贸公司集聚楼宇,培育外贸公司上规模。推进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增强出口商品竞争力。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加强与驻镇大工程单位联动发展。

  (五)聚焦共建共享,发展社会事业。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保持就业形势稳定,落实城乡一体化政策,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推进户籍人口参保扩面工作,实现应保尽保。推进建设施工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做好社保征缴职能划转工作。启动第三代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试点工作。推进居家养老,完善社会救助新机制。办好缓解停车难行动等民生实事项目。帮扶普安县2019年实现整县脱贫,推进与衢州龙游的山海协作和新疆库车的结对帮扶工作。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学校项目建设,立人中学、炼化小学等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加快小区配套幼儿园项目建设,推进翰林甲第、瀚宁府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工程。全力创建浙江省体育“四提升四覆盖”区和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区,加快体育设施建设,举办九龙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全面推进健康镇海建设,加快医共体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落实职业卫生监管。实施新一轮“厚德镇海”三年行动,提升“宁波帮”文化节品牌,深化“书香镇海”建设。推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加快文艺精品创作,推动文化融合发展,挖掘传承传统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平安镇海”、“法治镇海”建设,开展“七五”普法。进一步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打好扫黑除恶攻坚战。推进“三治”融合,创新基层治理,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推进公共法律援助体系建设,提升突发事件预防处置和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深入开展“无欠薪镇海”创建行动和“无违建”创建活动。探索“城市管理网格+社区单元网格”的城市治理模式。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治。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推进人口计生、民族宗教、群团、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同步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