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公报
2017年镇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字号:

  2017年是新一届党委、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区人民在中共宁波市镇海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四驱动四提升”战略,大力推进“一区两带三园”建设,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创业创新动力增强,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8.72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666.13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236.12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之比由2016年的0.8‥73.6‥25.6调整为2017年的0.7‥73.3‥26.0(见图1)。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33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5.82万美元)。

图1:三次产业构成

  财政收支。全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14.44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48亿元,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见图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14亿元,增长85.3%;住房保障支出3.14亿元,增长25.4%;节能保护支出2.11亿元,增长66.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9亿元,增长17.5%。

图2:财政收支及增速

  市场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8%(见图3)。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现“七涨一平”格局,其中,居住类上涨4.6%,医疗保健类上涨3.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0%,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7%,食品烟酒类上涨0.3%,衣着类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与上年持平。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106.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113.0%(见图4)。

图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图4: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重点领域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去产能取得实效,全年淘汰市级落后产能项目5个,腾出用能空间3.9万余吨标煤,盘活存量土地164亩。商品房库存持续下降,全年商品房待售面积48.9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3%。企业杠杆率不断降低,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企业成本继续下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三项费用比上年减少0.8元。“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面推行,审批效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_page_break_tag_

  二、农业、农村

  农业生产。全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农业产值9.38亿元,增长3.8%;林业产值0.34亿元,增长4.7%;畜牧业产值0.86亿元,下降11.4%;渔业产值0.11亿元,下降21.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5亿元,增长8.4%。农作物播种面积14.09万亩,比上年增长6.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49万亩,增长1.9%;蔬菜播种面积4.59万亩,增长5.3%;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73万亩,增长12.2%。粮食产量1.98万吨,比上年增长2.9%。蔬菜产量8.96万吨,比上年增长5.4%。

  农业基础设施。全年全区农田基本建设开工1处,建成1处,累计完成土石方22.47万立方米,兴建防洪渠道10条,疏通河道82条。农业机械化保持较高水平,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16万千瓦,其中,大型拖拉机43台,小型拖拉机及手扶拖拉机164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586台,联合收割机56台。机播面积9.25万亩,机割面积3.16万亩,机耕率、机割率和机灌率均达99%以上。

  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配套设施加快建设,环境卫生持续改善。美丽乡村分类创建有序开展,新增示范乡镇1个、市级示范村2个、合格村6个。“亲水河头”“九龙问茶”“梦里水乡”三条风景线建设扎实推进,秦山民宿村、蛟川生态园、永旺花海等成为特色旅游项目。

_page_break_tag_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3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4%(见图5);工业增加值(生产法)516.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1%;利润总额22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企业梯队培育继续加强,年末全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5家,其中,工业总产值超1亿元、5亿元和1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182家、40家和20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6家、7家和5家。工业结构更加优化,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年绿色石化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96.18亿元和91.5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11.8%。

图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及增速

  建筑业。全年全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3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建筑业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38.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20.2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2.8%。年末全区拥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71家,比上年增加5家。

_page_break_tag_

  四、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78亿元,比上年下降16.5%(见图6)。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79.28亿元,比上年下降16.5%,其中,工业投资79.09亿元,下降16.7%;第三产业投资211.49亿元,比上年下降16.5%,其中,房地产投资70.25亿元,增长5.8%。

图6: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

  城市建设。宁波中心城区北部商贸商务中心加速形成,宁波植物园运营良好,新城吾悦广场建成开业,瑞丰国际商博城投入运营,银泰城和1688新青年广场开工建设。招宝山、蛟川加快融合,招宝山城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施,镇海电厂搬迁、文化广场改造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澥浦民俗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全面启动。

_page_break_tag_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旅游

  国内贸易。全年全区实现商品销售额121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046.64亿元,增长14.1%;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67.60亿元,增长10.8%。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49.54亿元,增长8.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3.67亿元,增长13.8%。年末全区拥有限额以上贸易企业281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68.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利润总额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7%;拥有12个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全年实现成交额125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实现成交额913.00亿元,增长22.2%。物流枢纽港提升发展,保税物流中心品牌效应初显,液化品保税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对外经济。全年全区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475.0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进口总额254.15亿元,增长20.5%;出口总额220.94亿元,增长17.7%。全年全区引进外商投资项目27个,比上年下降12.9%;总投资额7.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9%;合同利用外资3.6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1.1%;实际利用外资2.5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2.0%。

  旅游业。年末全区拥有星级宾馆8家,旅行社5家,A级旅游景区(点)5个。全年全区旅游综合收入68.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6.73亿元,增长19.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937.13万美元,增长13.4%。接待国内旅游人数972.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接待入境旅游人数6.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5%。招宝山旅游风景区、九龙湖旅游度假区、宁波帮文化旅游区、十七房景区和宁波植物园接待游客人数分别达到159.95万人次、134.50万人次、92.63万人次、54.61万人次和49.94万人次。

_page_break_tag_

  六、交通、邮电、电力

  交通业。年末全区拥有营运性公路运输工具5782辆。航运业总运力达到154.57万吨。路网体系更加完善,三官堂大桥及接线建设进度过半,轨道2号线二期、5号线、招宝山大桥连接线、宁镇路改造等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交通出行更加便捷,优化公交线路2条,新增新能源公交车50辆;年末全区拥有公交线路38条,公交车350辆,营运出租车101辆,公共自行车4700余辆,共享单车约7000辆。交通治堵取得成效,建成专用停车位8389个,完成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217个。

  邮电业。全年全区邮政业实现业务总量9561万元,比上年增长22.8%;邮政业务收入7148万元,比上年下降10.8%;发送信函量59万件,比上年下降28.0%;报刊订销量2613万件,比上年增长3.8%。全年电信业实现业务收入6.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2.2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1.96万户,互联网用户20.01万户。

  电力。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4.3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6%(见图7),其中,第一产业用电0.15亿千瓦时,增长13.8%;第二产业用电73.39亿千瓦时,增长2.8%,在第二产业中,工业用电73.01亿千瓦时,增长2.8%;第三产业用电6.60亿千瓦时,增长8.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18亿千瓦时,增长8.3%。电力日最高负荷145.3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7%。

图7:全社会用电量及增速

_page_break_tag_

  七、金融、证券

  金融业。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币各项存款余额675.51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01.67亿元,增长2.1%;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57.48亿元,增长10.6%。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币各项贷款余额68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住户贷款余额201.97亿元,增长42.7%;非金融企业等贷款余额480.10亿元,增长1.9%。

  证券业。全年全区证券机构证券成交总额1013.71亿元,比上年下降14.7%,其中,股票成交额749.84亿元,下降21.2%;基金成交额10.83亿元,下降52.3%。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2.79亿元,比上年下降40.9%。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数4.80万户,比上年增长2.8%,其中,A股4.69万户,增长2.9%。

_page_break_tag_

  八、科技、教育、人才

  科技创新。重点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加快,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入围省级首批“双创”示范基地,镇海i设计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单位,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初创园获评第二批国家级双创基地。创业创新环境持续优化,首届“科技成果供应商”大会、第二届全球创新设计大会、第三届“奇思甬动”中国创客大赛成功举办,腾讯云产业基地、太火鸟科技等项目成功落户。年末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15家,区级科技(科普)示范基地15家,科技型企业216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16家。全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60次,获得专利授权1871项,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20项,引进高新技术项目50项,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238份。年末全区拥有省名牌产品25个,市名牌产品32个。

  教育事业。教育名区建设扎实推进,年末全区拥有幼儿园56所,在园幼儿14189人;小学23所,在校生24293人;初中8所,在校生9677人;高中4所,在校生5039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2500人。幼儿入园率达99.96%,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100%,高中入学率达99.6%,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高考一段上线率达47.3%,镇海中学高考再创佳绩,在全省前10名中占据5席。教育设施加快建设,尚志中学、赫威斯肯特学校建成投用,新建校舍面积3.67万平方米。

  人才开发。高度重视人才培育引进,全年全区新引进国家“万人计划”人才3名,市“3315”人才6名,引进落户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11个;组织各类人才招聘活动131场;引进和培养博士22人,硕士及副高以上253人;接收各类大中专毕业生2625人,其中,硕士生98人,本科生1549人。年末全区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088人,其中,高级1824人,中级9082人。

_page_break_tag_

  九、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建设。“厚德镇海”建设深入人心,1人获评“中国好人”,2人获评“浙江好人”,7人获评“宁波好人”。“书香镇海”建设持续推进,招宝山街道入选省首批“书香城镇”。文化“创优工程”再出成果,5部作品获省、市“五个一工程”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区拥有镇(街道)文化站6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05个。全年组织大型文化演出活动132场,群众性文化活动468次。年末累计开通有线电视用户9.7万户,其中,农村3.25万户。全年新开通数字电视小区6个。

  卫生事业。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中医院挂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宁波分院,龙赛医院新门(急)诊楼投入使用。医疗资源优化提升,与上海、杭州等地医疗机构合作全面加强,三级医院分类创建深入推进。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医疗服务机构239家,其中,医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6家,村卫生室83家,门诊部12家,疾控、卫生监督所1家,妇保机构1家。全区共有医院病床2314张,拥有专业卫技人员3514人,其中,医生1310人,护士(护师)1470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98.3张,医生55.7人。

  体育事业。成功举办第三届九龙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全年全区获得国家级金牌26枚,银牌10枚,铜牌1枚;获得省级金牌38枚,银牌13枚,铜牌19枚;获得市级金牌53枚,银牌51枚,铜牌51枚。全年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302次,参与人数5.6万人,新增和更新各类健身路径130套。

_page_break_tag_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年末全区按户籍口径统计的总户数93279户,人口235294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85‰,死亡率4.90‰,人口自然增长率4.95‰。全区女性初婚人数702人,一孩率55.0%。

  居民收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482元,比上年增长7.9%。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43元,比上年增长7.9%。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817:1。年末全区私家车(9座以下)拥有量87554辆,比上年增长12.1%。

  就业和再就业。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632人,开发(保持)公益性岗位1005个,帮助失业人员、被征地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实现再就业7298人,其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50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14%。

  社会保障。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区属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21.30万人、22.30万人、16.28万人、18.59万人和14.80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9%、4.9%、5.0%、14.9%和5.5%。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区拥有各类福利机构7家,床位2040张,福利企业19家。全年支出各类救助金5191万元,募集慈善捐款2935万元,纳入低保对象人数937人,发放低保金963万元。

_page_break_tag_

  十一、生态环境、社会安全

  生态环境。“五水共治”深入推进,水环境中氨氮浓度比上年下降35.8%,总磷浓度比上年下降24.3%,全域剿灭劣五类水整治工作通过市级验收;完成河道生态修复10公里,清淤89公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6.8%。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全面实施,全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1.5%,PM2.5年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森林镇海”建设持续推进,镇海东排南线、姚江二通道(慈江)等重点河道绿化建设项目稳步实施,全区森林覆盖率28%;年末城市绿地面积2899公顷,绿地率45.5%;公园绿地面积33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5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7.9%。

  公共安全。“法治镇海”和“平安镇海”建设成效明显,社会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全年全区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9起、死亡19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3.0%和24.0%;发生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24起、死亡15人,均比上年下降16.7%。

  说明:

  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公报各行业总产值绝对数和增长速度均按当年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

  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企业;

  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00万元及以上的餐饮企业。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