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忿窒欲

来源:庄市街道纪工委 发布日期:2018-12-06浏览次数:

镇海中学梓荫山后有一块摩崖石刻,上书“惩忿窒欲”四个大字,笔势硕壮浑厚,别有一番悠闲自得、浑然天成的野趣。自宋代以来摩崖石刻历经千年,仍留存完好。

“惩忿窒欲”,出自《周易·损》,“象曰:山下有泽,君子以惩忿窒欲”,意思是有了水泽的低注,才能对比出山体的高大,而君子看到这种现象之后,就要戒止愤怒,节制欲望。

俗谚云,怒是猛虎,欲是深渊。故惩忿窒欲为历代圣哲先贤和养生家所重视。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提到修身的具体标准是“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曾国藩曾在《求阙斋日记·颐养》写道:“养生家之法,莫大于惩忿、窒欲、少食、多动8个字。”

近年来,影响社会风气的暴力袭医、抢公交方向盘、虐童摔婴等事件时有发生,沉痛的教训发出生命的追问:该如何避免悲剧重演?该如何让生命不再被戾气吞噬?除了法制、政府要为之保驾护航之外,个人自身也要谨记“惩忿”,遇事理性平和、克制冲动,切忌暴脾气冲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而对于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重视群众诉求,妥善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怨气、减少戾气、增加社会和气;更要加强自身修养,“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群众要报以宽厚包容、尊重礼让!尤其基层工作,常会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干部有自己的情绪很正常,但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不要让戾气占上风,否则反而会加深社会矛盾,影响政府公信力。而且领导干部戾气重的背后后一部分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诚如人民日报所说,“年轻干部成长,好似炼铁成钢。炼钢需要脱杂、去气、调成分,年轻干部亦要去掉躁气、傲气、颓气、戾气,淬炼锻打,方可练就钢筋铁骨。”

而关于“窒欲”,今人虽不必如此极端,但寡欲却是必要的,尤其是对领导干部而言。节制欲望、为官从廉这一思想自古有之。荀子曾言:“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洪应明也提到:“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艾文礼、苏利冕、钱巨炎……无数案例警示我们若陷入欲望的泥淖、利令智昏,必然目无法纪、胆大妄为,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谨记“惩忿窒欲”四字,不逾越国法党纪之戒、公德自律之戒,保持权利的干干净净,真正为民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