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刚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侧记
他少年立志,用一生缔造过无数商业传奇,是香港第一位在国际享有盛誉的商界巨子;他赢得了“世界船王”的称号,却“弃舟登陆”,一样成就非凡;他报效桑梓,赤诚报国,在家乡创办宁波大学。玉汝于成,至大则刚——他就是海外“宁波帮”的杰出代表包玉刚。
1918年,包玉刚出生在镇海;100年后,在包玉刚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日子,上百位海内外人士齐聚包玉刚故居,缅怀他艰苦创业、自强不息、赤诚报国、爱港爱乡的崇高品质和感人事迹。
“包玉刚的一生,始终贯穿了他对家乡的爱,对祖国的爱。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包先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炽热情怀,他是镇海的骄傲,是宁波的骄傲,也是浙江和祖国的骄傲。”在16日举行的包玉刚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的一席话引起与会者共鸣。
宁波是一块充满工商灵气的热土,自古就有“无宁不成市”之说。千百年来,“宁波帮”敢为天下先,敢争天下强,从宁波成为五口通商城市起,一代又一代的宁波商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闯荡世界,历经风雨,他们最终在金融业、运输业、影视业等众多行业中独占鳌头,产生了包玉刚、邵逸夫等“宁波帮”的杰出代表。
100年前,从甬江到汉江,从镇海到香港,包玉刚始终坚持“环球航运”这一理念,在上世纪80年代,他的船队总吨位达到2100万吨,比美国和苏联的国家所属船队的总吨位还要大,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船王”。
尽管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但数十年来,包玉刚始终秉持着这样一个理念:“一个中国人,决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我们能为国家现代化、为国家发展旅游业,作出一份微薄的力量,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当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喊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1984年10月,阔别宁波40年后的船王重新踏上故土,欣然为家乡题词:“开发宁波,振兴中华”。那次故乡之行,他作出了捐资创办宁波大学的决定。
两年后,宁波大学顺利建成开学。此后,包玉刚先生及其家族还为宁波其他多个社会公益项目捐款,有力推动家乡社会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有志者,当学包船王”。 包玉刚创立海上航运王国的拼搏故事和报效桑梓的感人情怀,已成为激励新时代广大青少年追求理想、勇于奋斗、报效祖国的不竭动力。他们在包玉刚故居宣告:“以包玉刚为榜样,努力成为将来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