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入海人文渊薮 宁波帮博物馆的传承印记
镇海,是宁波帮的重要发源地,也是浙江著名的侨乡。这里,走出一大批名扬四海的鸿商巨贾;这里,孕育了开拓创新的宁波帮精神。如今,宁波帮的情感地标、精神家园——宁波帮博物馆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推出“商帮文化传承在镇海”栏目,弘扬宁波帮精神,助推港口强区、品质之城建设。
“多俊生东浙,去来天下通。帮帮经济竞,代代绩荣隆。”自号“江南靖士”的中国诗人陈志岁,慷慨激昂写下了歌颂宁波帮的诗句。
宁波帮,这个肇始于秦汉时期,形成于明末清初的中国近代商帮优秀群体,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重工兴商,开拓奋斗。他们从旧属宁波府的镇海、鄞县、慈溪、奉化、象山、定海六县诞生,从荒芜逼仄的乡间、偏处一隅的小镇、桨声欸乃的水路走向了世界,经久不衰,生生不息,推动了中国近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
1984年,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发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宁波帮报效祖国和家乡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2009年10月22日,全世界宁波帮的目光投向庄市街道思源路255号。从当日起,它成为全世界宁波帮的情感地标、精神家园——宁波帮博物馆。海内外400万宁波帮人士选择将根留在家乡。
百年之前,贫困与坚强造就了第一代宁波帮人士。百年之后,血脉乡情凝聚了二代三代宁波帮人士。宁波帮精神代代传递:赤子情怀,树高不忘根;开明思想,大海容百川;诚信品德,至实而无妄;互助风格,励业重义理。宁波帮精神,渗透着中华民族精神精华,融合了宁波城市精神,鲜明、独特。
思源路南面不远,是宁波帮反哺乡里的地域性标志——宁波大学,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率先捐资创立。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思源路北面不远处,则是古朴的包氏故居。清末民国初的建筑风情里,记载着包氏后人的人生经历。作为公正不阿的宋朝“青天”包拯后人,包玉刚先生捐建学校、图书馆、饭店,设立专项留学生奖学金等,堪称“宁波帮,帮宁波”的第一人。
起源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间的庄市街道叶氏义庄,由宁波商帮著名商人叶澄衷先生筹资创办。后陆续改为叶氏中兴学堂、中兴学校等。号称“五金大王”的叶澄衷先生创办了18所五金分号,同时乐善好施,出资为乡人办善事无数。
就在叶澄衷先生创办的学堂里,培养出了一大批如包玉刚、邵逸夫等优秀学子,与后来的宁波帮商界巨贾。
同样在庄市街道,人称“六叔”的香港影视界巨擘邵逸夫,其祖籍也在此。经历曲折,在香江闯出了名头的六叔积极反哺乡里,用中国地图上的近三万座逸夫楼馆,构筑了一个关于文化的大梦想、大情怀。
百川入海,人文渊薮。
弯弯的中大河淌过古朴的庄市老街。镇海——这片被母亲河滋养的土地,作为宁波帮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在庄市街道集中了包氏故居、叶氏义庄等诸多宁波帮的遗存,更有宁波大学、镇海中学、仁爱中学、龙赛医院、应行久外国语实验小学、张和祥小学等一大批宁波帮反哺故里的见证。没有比这更深沉的爱,对家乡真情实意的大爱。博物馆选址镇海,得其所归。
200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选址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建设宁波帮博物馆。它被列入市“十一五”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交由镇海区承建。博物馆毗邻宁波大学,占地70亩,建筑面积约24000平方米。
宁波帮博物馆馆长王辉参与了为期两年多的筹备工作。他在热切的期待中,目睹“精神家园”从奠基到落成到顺利开馆,心中激荡不已。“这是一处丰厚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研究宁波帮的载体、这是一座展示宁波的文化工程。”王辉说,透过博物馆,回溯风云激荡的历史,见证宁波帮由肇始到鼎盛的过程,在意义非凡的史料、实物中,细细体味儒商一体的浙东文化气息。
龙入蛟川,四海欢腾。
天下宁波帮,归心于此。